中午時分,昏厥的農婦終于睜開了眼睛。“大媽你醒了!哦,你住哪里?我送你回家……”小保姆阿玲是在屋檐下發現她的,主人急著上班,臨行前交代阿玲,等迷路的大媽醒后送她回去。此刻,小保姆見自己給老人灌下的半碗稀飯起了作用,十分欣慰。
“家,我、我沒有家……”聽小保姆提起家,大媽神色黯然,竭力回避。小保姆傻了眼,她不知如何安置老人,只得等主人回來再說。
傍晚,做建材生意的主人洪自強一進門,阿玲便據實匯報了老人的狀況。洪老板略一思索,示意小保姆留老人暫時先住下,再想辦法幫她聯系家人。
眨眼3天過去了,迷路的大媽慢慢恢復了元氣。但她除了自稱姓林外,仍是閉口不提家事。這不成了“濕手捏干面——粘上甩不脫”?洪老板家里已有了小保姆,老婆也是全職太太,說什么也用不著再請幫工了啊!夫婦倆商量后,決定和老人攤牌。
“什么,你是被兒子趕出來的?……”洪老板夫婦的開誠布公,讓林大媽再也不能隱瞞逃避,只得透露了自己在外漂泊的緣故,并提供了兒子史宗禮家的電話號碼。洪老板哪敢耽誤,立馬打電話和林大媽的兒子聯系。
誰知史宗禮接了電話,得知老娘被洪老板收留在家,哼哼哈哈了好一會,連個謝字都沒有,接老娘的事更是只字不提。也許史宗禮真有難言之隱,洪老板只好再細細盤問老人。
從林大媽口中得知,她兒子史宗禮是個包工頭,手下打工仔就有20多人。兒子一家住在寬敞的小樓里,還把母親居住的老屋出租了賺房租,并非家境拮據無力贍養老母。洪自強氣憤難抑,拍案而起,表示愿意出錢請律師,幫老人討個公道。“不,我不能告他,他,他是我親兒子啊……”無奈,林大媽怎么也狠不下心來和兒子打官司。
兒子不養娘,老娘又不肯對簿公堂,這花甲老人總不能在這里“落葉歸根”吧?洪老板夫婦倆一籌莫展。“給電視臺打電話,讓黑心兒子曝曝光,看他管不管娘……”還是小保姆阿玲頭腦靈活,想到了應對的措施。
面對媒體的介入,史宗禮振振有辭,說自己確實有空房出租,也不差老娘多吃這一碗,可吃的糧、住的房都屬他私人財產,都是有價值的,不讓沒用的人白吃白住是自己的自由,與旁人無關。不孝子把娘趕出門,還故意混淆概念,說什么法律保護公民財產權益,為自己遺棄親娘開脫。
電視臺播出的這條新聞,讓觀眾動了義憤,當場就有人給電視臺打電話,譴責不孝子的行徑。打進電話的市民除了把史宗禮叫作“死重利”外,還對收留老太太的洪自強表示了敬意。
整整3天,花甲老人被親兒趕出家門的事,在街頭巷尾傳得沸沸揚揚。看來這也是提高收視率的好機會,臺領導決定趁熱打鐵,以此事件為切入點,策劃、發起和諧社會和家庭關系的論題,并開通了熱線電話,請市民參與、互動。
周一上午,市電視臺“百姓話題”欄目組,特地去洪老板家實地采訪。面對伸到眼前的話筒,林大媽雙目迷茫,喃喃自語。“干嗎讓沒用的人白吃……沒用的人……”從小保姆處得知,林大媽自從看了那天的新聞后,不是坐在那里發呆,就是反反復復嘮叨這幾句話。漂亮的主持人青荷禁不住濕了眼眶,把老娘當成沒用的人掃地出門,如此冷酷無情的兒子,真讓人寒心。
主持人青荷決意做好這檔節目,可林大媽精神恍惚,頗不配合。青荷只好退而求次,把采訪的重點放到了洪老板夫婦身上。洪老板幾次推辭不成,只得答應周四晚上去電視直播現場做嘉賓。
“收留老人給她吃的,是因為我知道餓的滋味……”直播準時進行,滿臉憔悴、一頭白發的老人,讓觀眾頓生憐憫,而好心人的這番開場白,讓人知道了洪老板也曾有過露宿街頭、饑寒交迫的經歷。
10年前,洪自強在南方打工,接到母親病重的消息急返家鄉。不料在中途轉車時遭了賊手,離家還有百八十里,身無分文的他再也沒錢買車票了,只好步行回家。一路上撿瓜皮菜葉果腹,喝涼水解渴,終于老家所在的縣城遙遙在望了,但他又冷又餓昏倒在農家的一個菜窖旁邊,是好心人的一碗南瓜粥讓他起死回生的。
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只是洪自強昏厥時神智模糊,緩過來后記掛母親又連夜上路,只曉得是縣城附近,實在不記得是哪個莊哪個村。受過人恩惠的洪老板,從此不管落難的還是要飯的,只要走上門來都會給予援助。
“一間破窩棚給我擋了風雨,一碗南瓜粥救了我的命,讓我趕上了見我娘的最后一面。呶,就是這只碗。結婚前我給老婆看過,兒子周歲時我給他摸過,等兒子大一點我還要告訴他,一碗南瓜粥能救人一命,做好事不一定要腰纏萬貫。我也要讓他做好事做好人……”如今,作秀炒作的人多,洪自強聲情并茂的敘說,似真似假,很多人不置可否。這會兒,見他當場從挎包里摸出一只做工粗拙還豁了一個口子的舊碗,不管是坐在直播現場的還是電視機前的觀眾,人人瞪大了眼睛。
“這,這是盛南瓜粥的碗?你,是你帶走了碗……”不知咋的,唯唯諾諾的林大媽一見洪老板手里的碗,渾身一震撲了上去。“百姓話題”欄目的編導,臨場發揮的本事確實不錯,見老太太一把抓過碗,左看右看神色怪異,忙把攝像機鏡頭對準了她。
林大媽目光呆滯,語無倫次:“小虎子,你、不不,我、我……”老太太的反常舉動,讓人不知所措。洪自強聽得“小虎子”3字,心里打了個激靈。當初他曾問過好心人的名字,對方自稱小虎子。洪自強料理了母親的喪事后,四處尋訪過,只因沒具體的地址,農村又習慣用小狗、小虎什么的起名,叫小虎子的男孩方圓近百里不勝其數,最終沒能確認下來。他雖然不知道此虎是否彼虎,可好歹也是條線索,哪肯輕易放過。
“小虎子?大媽您原先住在哪里?您也認識一個叫小虎子的?快,請您快告訴我!”60多歲的林大媽身心俱傷,渾渾噩噩,面對洪自強的連連追問,答非所問:“碗,碗……報應,報應!”林大媽捶胸頓足,仰天悲呼。突然,一口氣接不上,竟癱軟了下去。
旁邊的主持人青荷,一步沖上去扶住了老人。從林大媽顫抖的手里接過那只破碗,青荷心頭猛地一跳,她突然發現碗底的幾條亂紋,似乎就是個錢字。“啊!大媽,這只碗是您家的?小虎子就是、就是您兒子?”林大媽沒說一句話,兩行老淚滾了下來。見老人雙眼發直,踉踉蹌蹌,直播只得草草結束。林大媽被送進了醫院,雖然這期互動節目做不成了,但林大媽欲言又止的神態,分明是另有隱情,媒體自然欲罷不能。
3天后,市電視臺和《都市晨報》聯手的追蹤報道出來了。洪自強尋訪未遇的好心人小虎子,正是把老娘趕出家門的黑心兒子史宗禮。其實,史宗禮從小也是個善良、懂事的孩子。他12歲時,做泥水匠的父親不幸摔傷成了殘疾,生活貧困,求助無方,母親漸漸變得暴躁、易怒。那天發現兒子把一碗南瓜粥送給了過路人吃,她一時懊惱,狠狠地責罰了兒子。
小虎子第一次挨打,真的嚇壞了。而母親邊打邊哭邊教訓的那幾句話:“一碗南瓜粥也是辛苦賺來的,也是有價值的,干嗎要給沒用的人吃……”深深地印在了12歲孩子的心底。自此,他變得自卑、敏感、多疑、自私。史家的家境早已今非昔比,但兒時母親的教誨,仍讓他刻骨銘心。凡事看價值,成了史宗禮的座右銘,直至把沒有用了的母親趕出家門……
據說,洪自強那只破碗的歸來,喚醒了史宗禮的良知,他終于把母親接回家去。又據說,林大媽自知被兒子嫌棄,是當年一碗南瓜粥的因,結了如今的果。她痛定思痛,悔不當初,悄悄離開醫院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