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岳色
摘要:水土流失問題的有效解決必須依托在生態修復的基礎之上,為能夠達到更好的修復效果,同時提高生態環境建設效果與水電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基本水平。本文就生態修復在水電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中的應用展開探究,并總結出生態修復在水電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態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生態修復;水電水利;工程;保持;建設;應用
一、水電水利工程項目水土流失的特點
1.線狀的水電水利工程中的水土流失特點
線狀水利水電工程主要以輸水渠道及灌溉工程等為主,其主要的工程特性即是具備遠距離的工程特點,由于距離涉及較遠,在此過程中,為提高其基本的輸送穩定性與效果,必然會對所經過的區域進行部分的工程改造與處理,這便對自然環境造成影響,同時也間接的給予了水土流失問題產生的條件。所以線狀水電水利工程的水土流失問題不容忽視,是影響水土保持工作開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點狀的水電水利工程中的水土流失特點
點狀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形成,主要以大型水利設施建設有著必然的聯系。受我國地質環境復雜的影響,部分地區的水利工程建設需要進行大規模的地質環境修整,在此過程中,地質結構與生態結構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此時,若未能及時的進行規范與管理,則不僅水利工程的施工廢料等易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同時也導致了較為嚴重的水土流失情況發展。久而久之便成型了點狀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情況。
二、生態修復在水利中水土保持的作用
1.使得洪澇災害發生的概率明顯的降低了
生態修復波及范圍較廣,同時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這便使得其在防范洪澇災害的過程中起到了較為明顯的效果。通常生態修復主要采用增加植物數量及提升植被生存能力為主。繼而讓植物根莖能夠將混土層有效的固定,此時即使受到汛期洪水的沖擊,仍能夠確保土壤結構的穩定,這便有效的抑制了洪澇災害的發生。
2.使得水電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增加
水土流失對水電水利工程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河流內泥沙的大量淤積,使其在通過水電水利設施時,不僅對設備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同時也增加了相關工作的開展難度。其次生態修復能夠有效的確保生態環境及自然環境的穩定,而水土流失問題則加速了自然環境問題的產生,使水電水利的安全穩定運行時刻受到威脅,這便導致水電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有所下降。水土流失的發生,極大的降低了水利水電工程設備的基本運行效率,長此以往,必然會對水電水利工程的基本經濟效益產生一定的影響。生態修復則有效的避免了該情況的發生。
3.使得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降低
生態修復的在泥石流、沙塵暴及水患災害等方面的治理有著較為良好的作用,使土層結構密度更高,此時即使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也不易產生結構形變。繼而使自然災害的發生不具備其必要的實際條件,進而對自然災害頻發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
三、生態修復與水電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生態建設
1.加強對于生態修復重要性的宣傳工作
雖然生態修復效果相對較好,但卻未能有效的在我國多個地區有效的推廣與應用,其主要原因是生態修復宣傳工作的不到位。因而在未來相關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對生態修復技術的宣傳與推廣,并在我國各個地區建立完善的生態修復管理機構,使生態修復技術能夠在全國范圍內有效的得以應用,進而使其在水土保持方面發揮其重要作用。
2.做好治理區域不同區域的劃分工作
我國現有地質環境較為復雜,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地理環境特點,所以在生態修復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根據區域的實際情況擇優選擇適宜的修復技術,以此達到最佳的修復效果。區域的劃分需要根據其基本的水土流失情況及自然天氣等因素。對情況相對嚴重的區域要及時的進行專項整治工作,以便于其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的發揮出生態修復的重要作用。從而使生態修復技術的適應性及實用性得到顯著提升。
3.做好退耕還林工作,打開生態修復工作的突破口
退耕還林工作極為必要,是生態修復工作現代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退耕還林工作開展過程中,首先需考慮農業發展問題,在確保農業基礎產量及農戶基本利益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開展生態修復工作,繼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與糾紛。而后相關技術人員要根據退耕還林區域的實際土質及環境情況對相關區域做好勘察工作,以此根據不同的土壤狀況來選擇適宜的退耕還林方法,繼而以便于提高退耕還林的基本效果。
4.對于水土流失問題的生態修復進行科學的規劃
生態修復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問題是其相關工作開展需要考慮的首要要素。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較多,所以在生態修復過程中。首先要明確造成水土流失情況產生的主要原因,通過分析其水土流失的基本構成,來為生態修復工作創造有利的修復條件,以此提高實際的生態修復效果。在水土流失整治過程中,需將部分區域進行封禁處理,避免外來因素對生態修復工作的有效進行產生不必要的影響。
四、實施生態修復應注意的事項
1.強化機制,加大投入
在生態修復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生態環境修復機制,并確保其能夠有效的在多個地區的生態修過過程中發揮其的重要作用。同時在資金投入方面,要做好實際的資金使用規劃,在保障每一項資金項目應用均能收到良好應用效果的前提下,不斷增加對生態修復工作的基本資金投入,以此使生態修復工作的效果及質量均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2.進一步提高水土保持意識
進行水土流失問題的治理時之所以選擇生態修復的方法進行就是因為其主要是對于生態環境的修復、改善,對于生態環境有益無害,符合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實際的工程建設中,建設人員應當嚴格的按照水土保持的相關政
策法規進行建設,從意識上認識到水土流失問題的重要性,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在進行工程建設時應當盡量的減少對于施工區域土地的破壞,對于工程所在區域的碎石、渣土的制造應當降到最低。
五、結語:
生態修復工作對于水土保持的生態環境建設而言至關重要,是提高我國生態環境穩定性及保證水電水利工程有效應用重要方法。不僅能夠進一步的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面化發展,同時在降低自然災害發生概率方面也有著積極作用。因而在未來階段相關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的地理情況,做好生態修復研究工作,使其能夠切實的在水電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中發揮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