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鵬濤++馬東武++郝文進
摘要:為了土木工程行業長期的發展,需要注重對于施工技術的創新發展。施工技術的創新發展可以有效增加企業綜合競爭實力。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包含鋼結構施工技術、地基施工技術以及混凝土施工技術。不同的施工技術需要不同的創新方式與創新理念。預應力技術運用、灌注技術與支護技術的創新有效提高了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水平。通過不同的技術創新案例分析,有效提升施工技術創新水平,進而提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水平。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
引言
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將人們帶入了科技化、信息化時代。這也是人們改造自然、創造環境的具體體現。土木工程建筑技術作為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為人們提供了最基本的需求和保障。土木工程施工在當今的社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國家的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效的促進了我國土木工程項目建設的發展。然而,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給我國的土木工程建筑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今,土木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需求已經遠遠高出了我國現有的土木工程技術領域。因土木工程建筑技術創新的思考是解決這類窘境的唯一出路。
1土木工程施工技術
1.1鋼結構施工技術
在鋼結構施工技術環節中,需要在安裝鋼結構構件之前情理施工現場。不僅如此,還要在運輸中保證道路暢通,做好鋼結構構件吊裝工作。精準控制起吊力度,準確運送鋼結構構件到施工位置。另外,需要保持施工平臺與工地的整潔性,提升作業效率,保障施工技術順利實施。
1.2地基施工技術
根據國家頒布的《樁基施工規范》,在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中,地基施工技術是最基礎的一環,也被稱作樁基施工。地基施工技術一般分為兩種類型:端承型和摩擦型。摩擦型指的是采用樁磨阻來承載垂直方向的負載。端承型樁基指的是在地基施工環節中,采用端莊側阻力來承載垂直方向的負載。
1.3混凝土施工技術
混凝土澆筑是傳統混凝土施工技術中最主要的環節。混凝土澆筑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現場澆筑法,指的是在混凝土攪拌完成后將混凝土第一時間在施工現場進行澆筑,突出表現了混凝土澆筑的實時性。這也是我國使用最多的一種澆筑方法。二是預制法,指的是提前將混凝土攪拌好以備使用,這需要在事前對混凝土需求有著明確的了解,從而提前進行施工技術工作。
2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分析
2.1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運用
2.1.1預應力技術創新。預應力創新指的是在預應力鋼防護之后,采用環繞包裹的方式對混凝土構件進行防護,利用設備運行該技術。技術人員要考慮預應力在極限狀態下的表現,根據負載需求進行預應力結構設計,避免土木建筑工程構件發生裂縫情況或變形,從而保證建筑項目的施工質量。預應力技術創新在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2.1.2灌注技術創新。灌注技術創新是土木工程施工技術重要組成部分。灌注技術創新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鉆孔技術創新。鉆孔技術創新指的是在鉆孔技術施工環節進行之前,對鉆孔樁周邊環境進行清理,運用精確測量工具對鉆孔位置做測量確認,保證鉆孔統一。第二是,在鉆工程序之前,為保證作業流暢,技術人員應該事先調試鉆孔機。
2.1.3支護技術創新。在高層建筑施工中,為了保證土木工程質量,需要不斷創新深基坑支護技術。深基坑支護技術指的是在土建施工中,采用灌注樁和預應力錨桿來增強施工效果。技術人員要考察巖土與地下水分布參數,考察包括周圍地下管道、光纜等埋設分布,考察深基坑施工技術可能會存在的障礙。其次,在支護結構設計時,需要與深基坑技術方案契合,包括連續墻等內外圍護支撐。
2.2施工技術創新案例分析
創新按照需求分類,可以劃分為主動創新和被動創新。以需求為導向的是主動創新,例如懸索橋、斜拉橋等工程項目。而,以問題為導向的是被動創新。面對不同的施工條件、施工環境,需要不同的創新方法,下面介紹幾個在土木工程中的技術創新案例。
2.2.1深基坑工程。本工程位于某市的場地地貌單元,屬丘陵地貌,經人工挖填后,現場地地勢較平坦,地形北低南高,地面高程94.54~96.07m,相對高差1.53m。據鉆探揭露,在最大鉆探深度60.00m 范圍內,場地地層主要由人工素填土和粉砂質泥巖、含礫砂巖、泥質粉砂巖、粉砂巖。現場踏勘,在場地最南端西側約8~10m處有山體崩塌現象,屬于不穩定場地。但已經進行邊坡固化抗滑處理,擬建場地場南側及其周圍未發現活動性斷裂等不良地質現象。基坑支護方案選擇排樁、錨索支護、連續墻支護施工技術。由于擬建場地地基巖土部分地段以含礫砂巖分布較厚,基坑支護施工時支護樁孔和錨桿孔較易出現塌孔現象,施工前宜在現場進行必要的施工參數試驗,以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
2.2.2巨型展覽館。1947—1949 年意大利結構工程師奈爾維和建筑師巴托里設計的意大利都靈展覽館的巨形拱頂就是仿葉脈肌理而建造起來的;美國結構工程師富樂是另一位有創造性的人物,他從自然界中的結晶體與蜂窩的棱形結構中獲得啟示,創造了一系列驚人的大空間結構作品,1958 年他在美國巴吞魯日建造的聯合油罐車公司大樓的巨大彎頂,直徑達115.2 m。
2.2.3開挖地下管線。在某小區地下室工程項目中,對于大量開挖過程中遇到的地下管線懸吊等問題,借鑒了大量的橋梁結構形式來解決大跨度的懸吊難題。比如,針對10 kV 地下電纜跨越(85+25)m的溝槽,借鑒了懸索橋的結構優點,確定了懸索懸吊的方式;跨越25 m 溝槽的2 根雨水管線的懸吊,借鑒了拱橋的結構優點,創新性地確定了三角拱橋的懸吊方案;對于一般小型的、跨徑不大的管線,確定了鋼管桁架拱的懸吊方案等。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不斷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各項具體事務。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科學化、規范化和創新化是未來我國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趨勢之一。加強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以此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首先,在進行施工技術工作過程中,要不斷學習該行業的先進經驗,確保道各項技術工作順利開展。其次,工作過程中要正視存在的問題,提升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工作的質量。最后,最重要的是呼吁有關政府部門與建筑單位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條例法規,規范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施工工作。
參考文獻:
[1]史光輝.土木工程施工技術重要性與創新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2): 245-2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