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璟愷++王建偉
摘要:隨著城市的發展,交通量越來越大,現有道路已滿足不了交通要求,對現有道路進行提升改造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這也促使了許多現狀橋梁進行拼寬改造。拼寬改造即在能滿足整體要求的前提下,原橋結構盡量不動,對原橋兩側拼寬并對原橋梁板加固處理,以避免管線遷移帶來的諸多問題,這種拼寬設計可以加快工程進度,保證交通不中斷,降低工程費用,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關鍵詞:橋梁工程;拼寬改造;施工;應用
1 橋梁拼寬加固的基本要求
(1)在橋梁的拼寬加固中,應注重橫向拼裝中上部的結構形式,盡量與現有橋梁保持一致,否則在橋梁使用中可能出現局部開裂或坍塌等安全事故。在橋梁下部結構拼裝中,應與現有橋梁的墩臺保持協調、一致的外形,而且要考慮到基礎形式的選用問題,減少對于現有墩臺的影響,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采用鉆孔灌注樁的基礎形式,以確保墩臺及上部結構的安全性、牢固性。
(2)在橋梁的拼寬加固中,還應注意以下基本要求,以確保工程項目的整體建設效率與質量:①合理控制新老橋之間的連接接縫構造;②橋梁拼寬加固后,應注重對于新舊橋梁實際受力特性變化情況的分析,其中包括:橋梁拼寬加固后舊橋的實際受力性能,新橋與舊橋之間的沉降差、收縮徐變差等,以及對于新舊橋整體與接縫局部受力特性的具體分析等;③在橋梁的拼寬加固設計中,應考慮到施工材料的采用、入場與使用,以及施工期間可能出現的影響交通問題等,以確保施工現場左右的有序開展和進行。
2 橋梁拼寬常用拼接方法
2.1 新舊橋梁上、下部結構均不連接
這種拼接方式常見于單邊新建橋梁的型式,縱向拼接部位采用伸縮縫或填縫連接。采用這種方法,需要相應地拓寬橋梁的墩臺,或者靠近舊橋另外新建橋梁墩臺。優點在于新舊橋之間不傳遞內力,互不影響,但缺點也比較明顯,無法提高舊橋的負載,由于基礎沉降不同,在拼接部位容易出現裂縫,影響行車。目前,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工程中有不少橋梁拼寬均采用這種拼寬方式。
2.2 新舊橋梁上、下部結構均連接
這種拼接方式常見于拼寬部分橋寬較小(<3m)的情況,上部連接通過植筋、澆筑濕接縫等方式進行連接,下部結構對應的橋墩蓋梁、橋臺臺帽也通過植筋方式把新舊橋基礎澆筑成整體。優點在于可以減少在新舊橋連接處的扭拉變形,拼接后橋梁結構整體性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點,新舊橋基礎沉降差會引起較大的內力,容易導致上下部結構拼接處產生裂縫。這種拼接方式在目前工程實例中使用較少。
2.3 新舊橋梁上部結構連接、下部結構不連接
這種拼接方式常見于舊橋上部為預制結構的拼寬設計,采用橋面部分進行拼接。采用這種方法,同樣需要相應拓寬橋梁的墩臺,或者靠近舊橋另外新建橋梁墩臺。優點在于通過在縱縫上設置鋼筋連接,重新進行橋面鋪裝,橋面平順,行車舒適;且由于下部不連接,產生的附加內力較小。缺點也同樣存在,無法提高舊橋負載,需對舊橋承載能力進行重新驗算。
3 工程施工實例
3.1 工程概況
某橋梁拓寬改建工程,橋梁為三跨簡支梁橋(15m+25m+15m三跨)。25m跨的為寬99cm、高1lOom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空心板,15m為寬99cm、高80cm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橋梁設計荷載為汽一2O、掛一100。原橋梁寬度為36m,快車道寬度8.5m(兩車道),現將橋面拓寬至53m,拓寬后快車道寬度為12m(三車道),原先的機非隔離帶成為拓寬后的快車道。原橋梁的北側機非隔離帶下有12孔電信干管,南側機非隔離帶下有DN220煤氣管道。現狀橋梁機非隔離帶下梁板均為邊板,兩塊邊板的懸臂長度為30cm,懸臂端之間的實際縫寬L為45cm(兩塊梁板除懸臂部分,凈距為105cm)。
3.2 拼寬設計
拓寬方式為,保留現狀橋梁,保持現狀橋梁板位置不變,在原橋兩側拼寬新橋拓寬。改建后的橋梁按城一A級荷載設計。橋梁拓寬后,橋梁荷載由汽一20變為城一A,荷載值增加。為安全起見,通過調整橫向分布系數法對原橋梁板進行加固,在不更換橋板的前提下以適應城一A荷載。
(1)梁板加固。首先,將原橋梁機非隔離帶下兩塊邊板懸臂部分進行聯結。技術方案為:鑿開懸臂部分混凝土并露出鋼筋,與新布置的14結構鋼筋焊接,然后現澆C50混凝土濕接縫。其次,在全幅梁板頂面采用粘貼鋼板法進行加固,鋼板采用厚15mm寬400mm的A3鋼板,沿橋橫向按間距20cm布置,A3鋼板與空心板問用C50環氧砂漿(環氧樹脂摻量10%)粘結牢固。A3鋼板上面按梅花型焊接長20cm的25鋼筋,問距為20cm,以增強鋼板與橋面鋪裝層的粘結力。再次,采用C50混凝土(摻鋼纖維1%)進行橋面鋪裝。
(2)橋梁拼寬加固后的沉降控制措施,結合本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嵌巖樁的沉降相對較小,為了有效控制可能出現的不均勻沉降現象,新橋橋梁的橋面應盡早采取相應的鋪裝與壓重措施。本工程的局部地基為軟土層,沉降相對較大,設計中經過實際勘察,設計人員將其沉降分為四個部分,其中包括:樁身壓縮變形、樁尖承載力引起的樁底土層壓縮變形、樁側摩擦力引起的樁底土層壓縮變形、樁尖刺入變形。針對不同的沉降部分、原因及類型,設計人員分別采取了預壓、加大樁長等方法,以有效控制沉降的問題。
3.3 拼寬加固后的效果分析
橋梁道路拓寬為雙向6車道后,對梁板的橫向分布系數和承載力分別進行了計算,根據實測數據與計算數據的對比發現,新、老梁板所分擔的活載內力基本一致,均滿足承載能力的要求。橋梁加固設計時,車道數由兩車道變為三車道,荷載由汽一20變為城一A,對梁板受力不利。但現狀梁板頂面經粘貼鋼板法進行加固后,梁板懸臂部分有機連接,l號梁橫向分布系數有所減小,受力得到有效調整,從而避免了部分梁板受力偏大而部分梁板受力偏小的現象,且該加固方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橋梁的整體剛度。可見,采用粘貼鋼板法加固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橋梁拼接技術質量直接影響著行車安全及橋梁使用壽命,因此,在橋梁的拼寬設計中,設計人員必須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實際情況與影響因素,特別是在使用時間較長的橋梁進行拼寬加固設計時,必須對于現有橋梁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的監測與實驗,確定現有橋梁的綜合性能,以此作為拼寬加固設計的主要依據,來保證橋梁改造效果。
參考文獻:
[1]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橋梁拼寬關鍵技術的調研[J].鄧學軍.北方交通.2013(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