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國偉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機動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交通的需求量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城市交通供給量的增長速度,而交通對于一個城市的發展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城市交通擁擠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以鄭州市為例,通過對城市交通擁擠問題的相關理論進行梳理,并對鄭州城區內交通擁擠問題的原因進行探討,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解決思路。
關鍵詞:城市交通擁擠;治理研究;鄭州市
1.城市交通擁擠治理的理論概述
(1)基本概念界定
1.城市交通與城市交通系統
城市是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空間形式之一,交通是城市的命脈,是實現城市交通功能的載體。廣義上講,城市交通應該包括解決城市居民為了從事正常的生產、生活、教育文化活動等產生的人流、物流的一切輸送活動。它既包括地面、地下的道路交通,也包括空中、水上運輸,可以分為城市之間的交通和城市內的交通。本文所提及的城市交通主要是指狹義上的城市內交通,所研究的內容也主要是城市道路交通。
2.城市交通擁擠
目前,對于交通擁擠的定義世界各國尚無統一的標準。本文交通擁擠是指某一時空由于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給產生矛盾引起的交通滯留現象。
其中,交通需求是指出于各種目的的人和物在社會公共空間中以各種方式進行移動的要求。交通供給是指為了滿足各種交通需求所進行的基礎設施和服務的提供。交通需求與供給是一對錯綜復雜的矛盾,受到經濟、社會、制度等多方面的影響,當交通供給難以滿足交通需求時就會出現交通擁擠現象。
3.城市交通擁擠疏導決策理論
經過不斷的實踐,人們逐漸走出了依靠增加道路來滿足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量,轉變到期望利用高新技術來疏導城市交通。城市道路交通擁擠疏導理論就是在此背景下產生的,主要有四大原理交通總量消減原理、交通量均分原理、交通連續原理和交通分離原理。當交通擁擠發生后,管理者的責任應該是盡快恢復道路的正常通行能力,及時疏導擁擠,可以從提高道路供給能力和控制交通流量需求的兩個方面采取相關措施,可采取的疏導擁擠的控制策略主要有事件控制、行為控制誘導控制、網絡控制強制控制。
4.綜合交通理論
隨著信息傳遞技術的發展,電子化信息傳遞的成本迅速降低,這就減少了人們對有形運輸方式的依靠。綜合交通理論產生就是產生于此背景下,并處于不斷地發展完善之中。綜合交通理論主張將運輸和通信有機結合,它認為交通現象是一種經濟地理現象,造成影響經濟地理現象的因素主要有三類地理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和科技因素,而地理因素的變化,會對交通問題產生巨大影響。將這種理論引入治理交通擁擠的出發點在于提高無形傳輸的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有形位移,將會大大改變出行需求,減少道路交通量。目前,綜合交通理論對治理城市交通擁擠問題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但是這種基于現代通信技術的城市交通管理方式將會逐漸介入我們的生活,影響著城市交通的發生狀況。
2.主干道路交通擁堵現象嚴重
鄭州市交通發展史上的各個階段都不乏道路擁擠現象,盡管“四橋一路”開通以后,交通狀況有了一定的改進,但是隨著近年來城市發展速度加快,東西向、南北向的主干道路依然存在不小的溝通和銜接問題,道路擁堵現象極其嚴重。東風路、金水路、農業路、中原路等城市主干道路的通行能力低下。號稱鄭州“堵王”的文化路,行車速度僅為21公里/時,按照車流量每增加1%,車速平均下降0.72%計算,如果機動車繼續按年8.4%增長,那么10年后文化路交通高峰期
3.停車設施及道路資源分配不合理
城區內停車設施極度缺乏,大量臨時停車位占用了大量的道路資源;道路資源分配不合理,絕大部分資源被分配給機動車,造成行人與慢車無路可走,只能走到機動車道,反而又對機動車行車秩序造成影響,降低了行車速度。缺少合理的步行系統和慢車系統,不能做到各種出行方式各行其道。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也沒有明顯界限,一些道路如花園路、人民路、南陽路、東風路等主干道既承擔著交通性道路的任務,又承擔著生活性道路的任務,沿線布置了大量的商業設施,車流不僅過于集中,而且??繒r間長。交通秩序混亂,管理水平較低,人為的造成一些交通擁擠。
近幾年,由于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外來人口越來越多,而且主要以農業人口為主,相對于同級別城市來說,非機動車輛對道路資源的需求要多于同級別的城市。這更加劇了道路資源的供給不平衡。
4.交通設施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交通量
機動車增長過快,道路資源的增長尤其是立體交通設施的增長長期滯后,欠賬較多。鄭州市每年標準運營車數增幅約為22.2%,客流量增幅12.7%,而道路長度增幅僅為2.4%,道路面積增幅2.9%。交通設施的建設速度遠遠趕不上運營車輛與客流量的增長,導致道路的承載量逐年增長,承載能力相對下降,加之主干路網標準低,斷面不統一,造成交通阻塞嚴重。
解決鄭州市交通擁擠問題的措施分析
(1)注重長遠規劃,減少短期行為
城市的規劃建設應當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兼顧短期目標與長遠效益,為市民營造一個和諧的工作、生活環境。
(2)革新公共交通系統的發展思想
將系統工程思想應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研究中,通過對城市公交發展的背景、現狀和需求的深刻把握,結合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態勢,對有限的城市空間資源和時間資源進行最優化利用,利用集成整合的系統思想,把分散的私人交通,個體交通和集團交通以公共交通為核心有機地統一起來,利用技術的、經濟的、政策的力量來構建一個流暢的交通環境,為城市交通規劃提供思路。
通過本文對鄭州市交通阻塞問題的現狀分析,可以發現,宏觀上的城市格局、經濟發展,中觀上的交通規劃,微觀上的道路設施,都是影響交通服務水平的重要因素。傳統的規劃建設概念,往往只注重微觀交通元素的組合,或者是區域交通的管理,沒有整體協調發展的意識,更沒有深刻剖析交通體系與城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市民生活現狀的發展聯系。在新的城市建設與經濟刺激下,交通規劃與設施建設的任務日趨繁重。必須革新觀念,引入系統工程的思想來解決交通體系的一系列內部矛盾,同時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加強軌道建設、快速公交系統建設,改進道路現狀,優化交通網絡,加強交通管理。這樣,才能在根源上解決鄭州市交通阻塞問題。
參考文獻:
[1] 徐吉謙,陳學武.交通工程總論[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