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士睿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礦物資源的消耗量逐漸增加,選礦工程得到高度重視。在選礦工藝中,通常采用緩沖箱、儲罐、溜槽等完成運輸、儲存等工作,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便是矩形結構。本文將采用Solid Works軟件建模,對模塊進行有限元分析,并分析矩形常壓容器的靜力學原理,從分析結果中可知,加強筋與耳座之間的連接方式,能夠有效控制容器的重量,為容器優化提供了極大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選礦工程;矩形常壓容器;強度;優化設計
在以往的選礦工程中,只是單純的對矩形常壓容器的壁厚進行計算,沒有考慮到外載荷、容器形式對設備強度產生的影響,在實際選礦工程的應用中,需要通過查圖的方式,對壁厚應力、撓度等相關系數進行計算,準確性難以得到切實保障,而采用有限元法則能夠將復雜的強度分析問題簡單化,使結構形式、各項參數變得更加明確,從而使設計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1選礦工程案例
本文以某選礦工程中的浮選車間總尾礦箱結構為例,對該矩形結構進行分析和研究。已知,該礦箱的基本參數為:長度為2500mm、寬度為1000mm、高度為2000mm,材料使用的是Q235。該容器主要用途為礦漿緩沖槽,根據具體的工程狀況可能會滿漿,密度為1.9t/m3。本文后續的研究均在其處于滿漿的前提下進行,對容器的內部壓力進行計算。在箱體壁板中,實際厚度包括名義厚度、鋼板厚度負偏差、腐蝕裕度等,本文的研究以名義厚度為準,構建模型進行分析。
2矩形常壓容器的有限元分析
2.1加強筋的經濟性
在NB/T47003標準中規定,在對容器壁厚進行選擇時,應在剛度校核不合格的前提下,增加加強筋結構,而沒有探討加強筋的使用對強度產生的影響。事實上,加強筋的引入必然會影響到容器的強度,因此需要在此基礎上采用有限元法,在需要提升強度的基礎上,對增加壁厚或者增加加強筋兩種方式的經濟性進行對比研究。
加強筋對強度的影響、截面膜量之間呈現正比例關系,為了最大限度控制加強筋對最終結果產生的干擾,則需要盡可能的使用截面模量偏小的加強筋,其截面尺寸最終選擇為8mm×50mm。為了更好的分析和研究,需要對模型進行精簡和優化,使其對結果產生的干擾進一步減小。引入Solid Works軟件進行建模,分別在壁厚、加強筋數量均不同的情況下構建模型,同時加載相同的載荷,獲取到對應的應力值。
測試結果表明:當壁厚為8mm時,在無加強筋的情況下,殼體的最大應力為197/MPa,在有加強筋的情況下,最大應力為164/MPa,加強筋的最大應力為201/MPa;當壁厚為10mm時,在無加強筋的情況下,殼體的最大應力為130/MPa,在有加強筋的情況下,最大應力為92/MPa,加強筋的最大應力為137/MPa;當壁厚為12mm時,在無加強筋的情況下,殼體的最大應力為94/MPa,在有加強筋的情況下,最大應力為71/MPa,加強筋的最大應力為101/MPa;由此可見,結構均能夠充分滿足強度要求。將加強筋引入以后,殼體的應力值不斷的下降,并且加強筋的應力只是略超過無加強筋情況下的殼體應力,并且較為集中。本次研究的工程模型中,箱體總重為1500kg左右,壁厚每增加2mm,則箱體重量提升259kg,而增設加強筋的作用只有48kg,能夠節約14%的材料,且能夠呈現出十分良好的剛度與強度。因此,適應加強筋結構的經濟性較為顯著。
2.2容器連接方式
在選礦工程中,通常情況下采用的連接形式是將底板放置在平臺上,與耳座相互連接。為了盡可能減少加強筋對實驗結果產生的干擾,采用有限元模型將加強筋去除,當耳座較為靠上時,則有以下幾種連接方式:
方案一:將容器處于平臺表面,固定好底板,最大壓力位于側壁板與底板的連接位置,且應力數值為130MPa,最大位移距離為1.2mm;
方案二,將土建梁與耳座連接,最大壓力位于側壁板與耳座的連接位置,且應力數值為96MPa,最大位移距離為0.5mm;側壁板與底板間的最大應力為45MPa;
針對兩種連接方式進行對比分析發現,由于結構上存在差異,使兩種方案中的最大應力不盡相同。在方案一中,由于底板與平面固定,受到箱體自重影響使側壁板的底部應力增加,加之受內部壓力的影響,底部的應力值更大;在方案二中,最大應力出現在耳座附近,且較為集中,對周圍應力的影響較弱,側壁板底部產生的應力與方案一相比較小,因此總體來看變形較小。因此,采用方案二的方式進行連接,能夠使容器強度、剛度等參數得到有效的改善與優化。
2.3外載荷對容器強度的影響
在選礦工程中,矩形容器主要作用在于緩沖與儲存,需要接入其他管道,由此產生力矩。載荷是在選礦工程中,外界管道彎矩與管道軸向間的拉伸力,分別對排礦管不受載荷、排礦管受載荷且容器較窄、排礦管受載荷容器較寬三種情況進行有限元分析:
情況一:箱體中的最大應力位于寬側底部,數值為132MPa,排礦管根部應力不夠集中;
情況二:箱體中的最大應力位于寬側底部,數值為135MPa,排礦管根部應力集中,數值為30MPa;
情況三:箱體中的最大應力位于寬側底部與排礦管間,數值為180MPa;受到排礦管底部集中區域的最大應力影響,使最大應力數值得到顯著提升。
3結論
通過本文的研究可知,將加強筋引入到選礦工藝中,能夠有效提升強度,具有較強的經濟性;耳座連接形式的選擇能夠使剛度、強度得到明顯提升;外載荷與內壓相比,對箱體強度的影響較小;采用有限元法對選礦工程的各項參數進行計算,能夠更加清楚直觀,計算效率更高,能夠為選礦設計提供更多幫助。
參考文獻:
[1]初強.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矩形渡槽槽身結構優化設計及穩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
[2]丁江寬.矩形頂管工作井圍護結構施工力學分析及優化設計[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