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禾
遼寧自貿區振興東北新引擎
文:宗禾

沈陽片區。(東方IC 供圖)
隨著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成,遼寧已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承擔建立開放、新型的經濟體系并承擔起重大改革和開放的責任。我們應樹立戰略思維和全球視野,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倡議。
——遼寧省委書記李希
一張時間表記錄了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遼寧自貿區”)建立的過程:
2013年,遼寧正式向國務院上報申請設立自貿試驗區的請示;
2014年,遼寧成立自貿試驗區專題研究推進小組,負責自貿區專題研究論證工作;
2016年4月,遼寧成立自貿區工作領導小組;
2017年3月25日,自貿區總體方案上報國務院。
2017年4月1日,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
遼寧自貿區包括了大連、沈陽、營口三個片區,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和對外開放水平成為自貿區制定的兩個重要目標。
而從三大片區的功能劃分,也可以感受到遼寧在振興東北與開放中的期盼與急迫:大連片區——推動東北亞國際航運、物流中心建設,形成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沈陽片區——提高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城市、東北科技創新中心發展水平,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營口片區——建設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和高端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構建國際海鐵聯運大通道的重要樞紐。
遼寧努力以自貿區為載體,推動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著力為東北振興注入新動力。
6月26日,李克強總理來到了遼寧自貿區大連片區的大連冰山集團,這家企業也是眾多東北老國企的代表。冰山集團前身為始建于1930年的一家東北老字號國企——大連冷凍機廠,然而在度過了一段輝煌期后,由于我國機械行業國家投資政策發生變化,企業的市場逐步縮小,舉步維艱,大連冷凍機廠也在很長一段時間陷入困境中。
一直到2008年終于出現了轉機。2008年,大連冷凍機廠通過兩次混合所有制改革,變更了廠名,擴大經營層持股等,激發了企業和員工活力。改制帶來的是希望,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機遇。據悉,目前企業以三七開分成鼓勵員工創新,催生了大量創客團隊,1.2萬員工中活躍著2000多名創客。企業效益、產品質量和員工收入均大幅提升。而在自貿區建成后,該企業更是得到了更多政策和資金支持。
看到老國企煥發出了新活力,更帶動了東北其他老國企的改革步伐。李克強總理給予了肯定并強調,東北基礎雄厚、資源富集,有了自貿區這個平臺,關鍵是要不斷注入改革開放新內涵,使之成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新引擎。自貿區帶來的不僅是貿易的便利化,更重要的是對原有體制機制的再造,這正是遼寧自貿區的首要任務。
在遼寧省商務廳廳長宋彥麟看來,遼寧乃至東北的問題歸根結底是體制機制問題,治本之策要靠深化改革。破除這些深層次矛盾,自貿區是有力抓手。以國企改革為例,資金體量大、引資渠道少成為擺在東北國企改革面前的一道坎,自貿區的成立無疑在吸引資本、拓寬渠道、輸送經驗方面提供了新風口。

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服務大廳。(新華社 供圖)
來自哈爾濱的投資者姜春宜,前不久拿到了名為“沈陽俄斯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皬慕衲?月起,我們就多次來沈陽考察。作為專門從事中俄貿易的公司,沈陽片區的保稅區功能對我們很有吸引力。我們提交材料后,用了一個工作日,就拿到了執照。”姜春宜說。
沈陽片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國地稅“聯合辦稅窗口”、行政審批“綜合窗口”和多規合一“審批窗口”四大功能區,共計32個辦事窗口。完整的服務鏈,讓企業在這里就可以享受一站式的便捷服務。很多企業代表表示,只要材料齊全,辦理所有手續一天就可以完成,非常簡便。
沈陽片區政策法規負責人張世成向記者介紹道,自掛牌以來,沈陽片區著力推進105項改革措施,制度創新形成的企業聚集效應已經顯現。截至6月20日,沈陽片區新注冊企業5053戶,注冊資本408.46億元人民幣。
“自貿區最大的特色是開放,開放可以倒逼我們加快改革、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和國際投資貿易環境接軌?!鄙蜿柊l改委總經濟師倪慶東說。
其實,三大片區改革的步伐早在2016年9月就開始了。
沈陽片區全力做好實施方案及規劃編制、綜合服務大廳建設等各項籌備工作。出臺了六大方面105項首批試驗任務,幾乎把只要國家允許復制的上海自貿區經驗都拿了過來。
作為口岸城市,大連在全國率先建立了“三互”大通關工作機制,加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區域通關一體化建設;在全省率先公布權責清單,行政職權清減46%。
而營口更是史無前例地實行“17證合一”,凡是涉及企業的,比如開戶許可、機構代碼、公章刻制備案等,都可以一窗受理、信息互認,同時努力打造出了一條“通關高速路”。營口自貿片區掛牌運營以來,大連海關先后復制20項上海等自貿試驗區創新制度,入區企業適用“先進區、后報關”“批次進出、集中申報”“區內自行運輸”“簡化無紙通關隨附單證”等。
李克強總理在遼寧自貿區考察時說:“自貿區面子很重要,但里子更重要。而人才則是最重要的里子。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落戶遼寧,集聚到自貿區工作,要不惜重金求人才?!?/p>
6月12日,在自貿區大連片區(金普新區)重點產業人才招聘會上,主辦方可謂一擲千金求人才。對新引進的國內外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等,最高給予600萬元安家費補貼;對獲得大連市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支持計劃的創新團隊,給予3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補貼;對獲得大連市高層次人才創新支持計劃支持的高層次科技人才,給予200萬元一次性獎勵補貼。
而同時,遼寧政府更另辟蹊徑,在鼓勵引才薦才方面,最高給予薦才獎勵30萬元/人。在人才培養方面,給予用人單位最高300萬元的育才獎勵,填補了大連市在存量人才方面的政策空白。
為了加快引進人才的腳步,8月1日,遼寧省召開了全面支持自貿區及沈陽全面創新改革示范區發展實行七項出入境政策措施新聞發布會。這場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七項出入境政策措施,范圍包括遼寧自貿區的沈陽片區、大連片區、營口片區3個片區,以及沈陽全面創新改革示范區。主要服務于四類外籍人員,即外籍高層次人才、長期在華工作人員、外籍華人、外籍留學生和外籍學生等群體。
遼寧自貿區初建已近半年,從簡政放權到重金引才,作為東北重鎮,遼寧的改革開放步伐愈加迅速。面對新機遇,遼寧省委書記李希擲地有聲:“我們要扎實推進遼寧自貿區改革創新,努力打造對外開放新引擎、提升振興發展整體競爭力,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堅決完成中央賦予遼寧的任務?!?/p>
(資料來源新華網、人民網、《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