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研究員 韋順
5G漸行漸近精選標的布局長遠
本刊研究員 韋順
近期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指導意見》,其中特別提到了,“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5G)標準研究、技術試驗和產業推進,力爭2020年啟動商用”。市場預計2019年會是5G試商用元年,2018年起三大運營商會陸續展開5G網絡建設,根據市場測算,前期三大運營商總投入不會低于3000億元,中遠期5G將直接拉動超萬億元規模的投資。
從時間接點看看,5G商用的步伐越來越近,概念炒作會提前開啟。5G前期投入主要在基站建設和網絡構架上,基站天線和射頻器件受益明顯,容易被市場炒作。基站天線建議重點關注通宇通訊,射頻器件主要留意濾波器,相關標的有信維通信和麥捷科技。
根據國家規劃的時間,5G將于2017年進行場外測試,并且在年底完成標準初稿,2018年第一版標準落地,開始規模試驗,2019年進入試商用階段,2020年正式商用。國內三大運營商正按政策規劃推進5G計劃,最終商用時點只會比2020年早。
我國2012年開始進入4G時代,2015年4G建設進入高峰期,目前還處于享受4G紅利階段,此時提出發展5G技術并不算早。首先從技術的角度看,移動互聯網技術10年就會有一個更新周期,從更新到成熟運用是20年一個周期。2010年是國外4G建設元年,對應10年周期是2020年;其次我國已經擁有全世界最大的移動互聯網網絡,但過去我國移動互聯網技術一直處于追趕狀態,由2G時候的跟隨,3G的突破,4G的追趕。5G將讓中國同步走在世界移動技術前列,甚至有可能超越。5G技術是我國科技戰略的重心,目前美國已經完成了5G規范標準,2017年開始進行商用部署,從正式商用節點看,中國與歐美基本上可以并駕齊驅。另外5G是實現萬物互聯的基礎,也是新產業競爭的核心。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產業要有突破,需要更快更穩定的移動信息技術。
最后,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5G會是繼房地產、汽車、互聯網之后的又一個萬億級產業,將直接拉動國內經濟增長。5G的投入相比4G規模翻倍,拉動的經濟產出也大幅提升。2013-2020年國內4G的投資金額高達7800億元,預期未來7年內5G的投資則將超過1.2萬億元。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數據,到2020年國內5G拉動的直接和間接經濟產出分別高達1.2萬億元和0.5萬億元,到2025年會迅速提升至6.3萬億元和3.3萬億元。
從產業鏈的角度看,5G網絡及終端軟硬件升級將給產業鏈帶來深度的格局變化,從過去通信歷史規律看,新通信技術每10年更新一次,但從更新到成熟期是20年一個周期,也就是說到2030年5G投資周期才有可能走完,這決定了5G網絡的建設會是一個循環漸進的過程,從前期的基站建設和網絡架構,到中期的終端設備上量,再到后期的網絡運維及應用。未來15年內5G都會是信息與通信領域最重要的投資方向。
國內三大運營商對5G前期投入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參照4G,5G建設前期基站建設和網絡架構的投資規模會迅速攀升,并在全面商用當年達到建設高峰,換言之2020年前基站建設和網絡架構將是最為受益的兩個市場。
撇開國內兩大主設備商深入來看,我認為前期最直觀受益的細分板塊主要有兩塊,射頻器件和基站天線。
1)基站天線,主要受益于大規模天線陣列(Massive MIMO)和基站數量的增長。毫米波技術的使用是整個5G技術的基礎,利用毫米波可以提升頻譜效率,最大限度提高傳輸速度。由于頻段增加,5G對天線的要求更高更復雜,Massive MIMO通過增加天線數量提升信道容量,使頻譜效率成倍增加,5G基站天線數量將由4G時代的8-16根提升至64-128根甚至可能到256根。另外,由于毫米波波長較短,需要大規模超密集組網才能實現5G高密度的通信要求,因此增加基站數量也是解決方式之一。不過由于基站投資成本巨大,未來微型基站可能是新趨勢。
2)射頻器件,主要看濾波器的增長。射頻器件是無線連接的核心,5G環境下無線連接終端的數量激增,預計2020年5G商用后,全球無線連接器的數量會達到250億個,無線連接器成倍增加將給射頻器件更多機會。
與4G相比,5G最直觀的感受是傳輸速率的提升,而移動數據吞吐量每次的增長都是通過射頻器件性能的提升來實現。射頻器件主要包括PA芯片(功率放大器)、濾波器、雙工器和天線開關。其中濾波器受益5G最為明顯。濾波器是對信號有處理作用的器件,據測算,每增加一個頻段將新增兩個濾波器。由于5G要求的高頻與高密度通信,無線頻段數量會出現大幅提升,濾波器也會隨著頻段數量增加而出現指數級增長。
若2020年5G進入全面商用階段,那么參考4G的炒作路徑,未來一年會是概念炒作的第一階段。具體到投資標的,這里首先要提一下,設備商是前期基站建設和網絡構架最受益的領域,A股受益標的就只有中興通訊。全球四家設備商兩家在中國,兩家在歐美,從收入和凈利潤來看,今年上半年華為和中興收入同比增速均維持雙位數增長,而諾基亞和愛立信則出現小幅下滑,凈利潤更是雙雙出現虧損,造成這種格局主要在于亞太地區電信運營商持續加大基礎投資建設所致。未來隨著國內5G商用開啟,中興和華為的經營環境會得到持續改善,有望進一步提升中興通訊在全球主設備商的地位。
天線方面建議重點關注基站龍頭通宇通訊,通宇是A股基站天線龍頭,國內排名第二(第一名京信在香港上市),從2014年開始公司業績雖4G建設不斷下滑,但今年2季度也有止跌跡象,公司業績低點已過,未來隨5G開啟將迎來新一輪高增長。該股已在底部整理多時,雖為次新股,但2019年3月前已無解禁壓力,另外也可關注盛路通信;射頻及濾波器方面,建議重點關注信維通信和麥捷科技,其中信維是龍頭,麥捷彈性更大。

表:5G部分概念股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