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瑜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在全國范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6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遵循。
當前,扶貧工作已然成為各級黨組織的頭等大事,各方面都行動起來了。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得到較好落實,貧困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善。但是我國脫貧攻堅任務仍然十分艱巨,脫貧攻堅戰已經到了關鍵時刻。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是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標志。現有貧困大多集中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更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在我們黨的堅強領導下,深度貧困是完全可以戰勝的。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的減貧目標,將有力地向世界彰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脫貧攻堅戰體現出我們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習近平總書記說: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面對事關黨的事業全局的大事,我們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集中全社會的資源,動員全黨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多次專題研究討論扶貧工作,并親自前往貧困地區調研,深入貧困戶家中。就像汶川地震救災、舉辦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重要工作一樣,面對大事難事,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總能得到充分體現,總能攻堅克難。這是西方國家無法做到的。所以,我們有理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充滿自信,也更有理由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充滿信心。
脫貧攻堅戰體現出我們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三大優良作風之一,是我們黨贏得群眾信任、鞏固執政基礎,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法寶”。扶貧工作的目的是幫助群眾脫離貧困,實現共同富裕,對于黨的自身建設來說,更是一項深入基層、了解基層、服務基層,踐行群眾路線的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說:黨的干部必須做人民公仆,忠誠于人民,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通過親身參與扶貧工作,走出辦公室,了解基層群眾的想法,幫助基層群眾解決困難,聽取意見建議,這是我們黨保持同群眾血肉聯系的最有效的方法。
脫貧攻堅戰體現出我們黨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扶貧舉措實不實,扶貧工作有沒有成效,群眾心中有桿秤。扶貧工作考驗的是我們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作為黨的思想路線,它始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和靈魂,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
基層干部要有實實在在的舉措,讓貧困戶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對于那些把扶貧工作變成“填表工作”的現象,不僅得不到群眾的支持,也得不到基層黨員干部的支持。扶貧工作倒逼基層干部,轉變工作作風,出實招、求實效,才能讓群眾滿意。
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黨的執政基礎和國家長治久安。面向未來,堅持為民造福,解決全部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將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定人民群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就能更加牢固。
(作者單位:中共上海市寶山區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李艷玲 高天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