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龍德
近日,《廣東造船》編輯來到珠海專訪了江龍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晏志清。他為人謙和低調,身上散發著樂觀堅忍和睿智進取的特質。正是在他的帶領下,江龍船艇一路健步走來,生產經營不斷上臺階,并于今年初成功在A股創業板上市。據介紹,該公司員工隊伍團結穩定而積極向上,今年整體經營穩健,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輝煌背后,不僅彰顯了晏志清極具敏銳的市場嗅覺力,而且展示了他高人一籌的治企方略。
從國企中層到自我創業
1987年,晏志清大學畢業后分配到江西江州造船廠從事設計工作。由于工作積極、能力突出和成績顯著,他于1992年就被提拔為中層干部。上世紀九十年代,正是我國改革開放風起云涌時期,創業大潮此伏彼起,大時代氣息深深地感染和吸引著晏志清那顆年輕而躁動的心。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經過無數次思想斗爭,終于在1997年辭掉了公職,跑到深圳江輝造船廠擔任設計師,開始了打工生涯。他說:“當時的想法挺簡單,就是想出去闖一闖,證明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哪怕不成功也無怨無悔。”
特區的氛圍更加強烈地燃燒著晏志清的創業激情,也進一步堅定了他的決心。2003年,他再次作出人生選擇,跟朋友在珠海成立了珠海江龍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當問及創業艱辛時,晏志清坦然一笑:“不值一提,每個創業者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哪有創業不辛酸?關鍵是怎樣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創建初期,他事無巨細,從設計生產、架構管理到營銷拓展……都要操心操勞。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晏志清不氣餒不退縮,以自己的才智經驗和堅韌不拔精神,帶領員工一步一個腳印地沿著心中目標奮勇前行。事實上,公司也按照他的設想和努力不斷取得了進步,從當初名不見經傳的小船廠發展為今天引領行業的江龍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更名),在船艇制造業上書寫了輝煌而璀璨的一筆。
心無旁騖只造船
晏志清出身于造船,擅長于造船,所以也一直熱愛和專注著造船。他經歷過造船行業的徘徊、火爆、衰退,也見證了其它產業的異軍突起,但他一如初心地扎根造船,不為他誘。他深有感觸地說:“前些年,房地產異常紅火,其實我完全有機會介入,但我沒有這樣做,我此生只堅守造船。我的專長、興趣和夢想在造船。我只希望造出好船,把江龍船艇打造成一個響當當的民族品牌。我相信,苦苦堅守總會有回報。”正是這一份執著,不僅使晏志清一直對事業保持著高度熱忱,而且造就了他的清晰洞察力和前瞻思維。
他的堅守從來都是主動的,這從他的市場預判力就可略窺一斑。他說,公司一直堅持“公務執法、旅游休閑”的產品定位,想方設法在這個產業鏈上做優做強。雖然目前造船市場整體低迷,但這個細分市場正處于向上趨勢,具有很大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在具體的生產經營上,晏志清倡導并堅守三大底線: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誠信做人、踏實做事。經過多年發展,江龍船艇不僅在珠海平沙游艇工業區、中山神灣設立了分公司,而且與“澳大利亞Austal”合資成立了“澳龍船艇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務執法、客運交通、旅游休閑等船艇領域聲名鵲起,成為具有競爭力的高性能船艇制造企業之一,而且市場口碑好,產品遍布全國30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亞非等“一帶一路”國家。
走持續創新之路
晏志清格外重視技術創新,并以此作為企業發展壯大的核心動力。他說:“公司能在惡劣環境里屹立不倒乃至逆勢成長,技術創新是很重要的內在因素。”在玻璃鋼只應用于游艇的時候,江龍船艇最早開發了玻璃鋼執法船和玻璃鋼客船。隨著玻璃鋼船艇日益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晏志清加大研發力度,帶領技術團隊克艱攻關,于2009年又在業內率先推出了鋼-玻復合船艇。其后,該公司還陸續研發出鋁合金-玻璃鋼、鋼-鋁合金等復合型船艇,成為國內為數不多可同時生產玻璃鋼、全鋼質、全鋁合金等船艇及多材質復合船艇的企業。其創新產品也贏得了諸多榮耀,被評為廣東省名牌產品,其中“珠江水晶”號全通透高性能新型游船曾被譽為“珠江上的移動地標”。晏志清說:“我們剛推出復合船艇時,業內一時還不能接受,但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和產業帶,其低耗高速等優良性能越來越受船東喜愛。”
翱翔在造船世界里,晏志清本身就愛動手搞發明,并卓有建樹。為了使公司技術長新長優,晏志清不僅重視技術人才的引進、培養和任用,全力構建一流科研機構,而且實行“多勞多得、有能力多得”的薪酬政策,重金獎勵有科研成果的人才,近幾年更是為科技人員配置公司原始股激勵,促使福利收入向有技術有貢獻的員工傾斜。2013年,江龍船艇開始推行“科技人員每年每人至少上報一項發明專利”的制度,并明確獎罰規定。目前,該公司已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擁有廣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工程技術中心、廣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研發平臺。
接地氣的舵手
晏志清是有能力和定力的企業家,更是接地氣的企業掌門人。凡要求員工做的,他首先要求自己做到。只要不出差,他十幾年如一日,總是最早到公司而又走得最晚的人。他工作非常認真細致,在放權的同時并沒有放任不管,而是時時關心和過問公司大小事務。平時不管多忙多累,他都要堅持每周開例會,廣泛聽取管理層意見,對企業和各部門遇到的問題快速拿出解決辦法,絕不允許擱置推諉。對于船舶研發建造項目的重視,晏志清從來都不是只停留在口頭,而是身體力行地參與其中。如今年的甲醇船舶研發項目,他不但親自掛帥研發組,而且經常帶領技術人員外出考察,與他們一起開展技術攻關。
嚴格執行制度是晏志清的一面,而處處為員工著想又是他的另一面。對于犯錯的員工,晏志清經常會寬容而人性化地告誡他們:犯了一些小錯不要緊,改了就好,但一定不能在一件事情上犯同樣錯誤。采訪中,有些員工私下告訴編輯,晏志清總是站在員工立場思考問題,在他手下干活覺得舒服。在談及公司上市時,他說:“公司利用兩年多時間就快速實現了上市,這自然是好事,但我們并沒有把上市當作一種目的刻意去做,而是作為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我們之所以選擇上市,是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江龍船艇,使公司能為社會、員工、股東帶來更多回饋。”
江龍船艇的愿景是努力成為最具創新能力的船艇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晏志清充滿信心地說:“公司未來仍是立足主業,而自己作為企業一分子,必須服從企業需要,一如既往地帶領江龍船艇走向新發展。”企業家的高度就是企業的高度,晏志清的夢想必將照進江龍船艇的現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