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
幼兒教育逐漸成為了社會的焦點話題,隨著虐幼事件頻發現象的產生,人們逐漸重視起幼師素質能力問題。對于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人們也開始考慮如何優化幼兒教育的相關內容。越來越多的眼睛注視到了幼兒教育,對于幼兒教育開啟了更深的考量,在筆者看來,對于其價值思考還是應該基于對現階段幼兒教育存在問題的分析。
一、幼兒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
1.幼兒教師隊伍問題
隨著教師隊伍的不斷壯大,幼兒教育規模的擴大開展,幼兒教師的數量也呈現快速增長,并且幼兒教師的學歷層次也已經有了整體上移的趨勢,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程度也有了顯著提高,但是幼兒教師中的問題也是普遍存在的。如:幼兒教師社會地位及待遇普遍偏低,與小學教師相差較大。雖然幼兒教師與小學教師學歷相差無幾,但是職稱差異卻頗為顯著。并且幼兒教師薪酬較低,屬于中低層水平,社會地位與待遇總體偏低的情況下,還存在著內部其實及分配不公平的狀況,即使同在一個幼兒園中工作,卻有著同工不同酬,專業發展機會不平等等現象。很多幼兒園中還設置了代理幼兒教師職位,其待遇是更低。在薪資偏低的情況下,又背負著重大工作壓力,部分教師就產生了倦怠心理,從而在教育教學方面責任感也明顯降低。
2.幼兒教育中的內容及方法存在問題
(1)教學內容超綱
隨著生活工作節奏的加快,人們對幼兒的期盼也快速增長,當前不論是從學校還是從家長方面,都認為教育要盡早抓,幼兒時期如果拓展知識面不夠,那就等于輸在了起跑線,也因此,幼兒教育過程中的教學內容,已經不再局限于幼兒時期了,教學內容出現復雜及偏難的現象。
(2)教學形式死板
當前我國的幼兒教育的形式依舊是課堂教學為主,教師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幼兒在課堂中出現搞小動作,貪玩溜號的現象,這也說明了幼兒還沒有達到足夠成熟的程度去安靜地坐在課堂一直聽教師枯燥的講課。如果長此以往,幼兒勢必會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出現厭學的心理。
(3)家庭作業方面
幼兒的家庭作業布置的內容往往偏多,甚至出現較難的現象,導致幼兒獨立完不成作業,這同樣會使幼兒對學習的態度有所轉變,將學習視為一種負擔而失去興趣。并且幼兒不能獨立完成的作業,有的孩子家長就只好替其完成了,這也達不到對孩子的鍛煉。
二、幼兒教育的策略
1.尊重每一個幼兒所存在的個體差異
在過去傳統的幼兒教育當中,幼兒教育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團體中的一部分,每一個孩子所受到的教育也并沒有什么不同,但卻會因為孩子天生個體差異、家庭環境與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同,使得一些孩子總會看起來顯得比別的孩子要“差”一些。在過去傳統幼兒教育當中幼師們解決這種問題的主要辦法,就是想方設法的加強對“差”生的教育,以確保“差”生能夠盡快跟得上其他孩子的進度,卻忽略了實際上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幼兒教育也不是集中養殖,這種教育方式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
就如同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樹葉一樣,在這個世界上同樣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個人,即便是雙胞胎看起來長得很像,可依然是有著很大的不同是我們不能用肉眼觀察到的。在幼兒教育當中我們或許會看到有的孩子“聰明”些,有的孩子“笨”一些,但即便如此在進行教育時也必須要保證對每一個孩子一視同仁,而不是戴著有色眼鏡去區別對待不同的孩子。
2.家庭與幼兒園的結合為幼兒構建良好環境
在過去的幼兒教育中,很多時候幼兒園的最大作用并不是體現在教育上,而是為了讓孩子父母能夠放心工作的“寄養”機構,送孩子去幼兒園的目的就不是學習,而是讓孩子能夠在他們工作時間里得到照顧,確保孩子的安全,所以在幼兒園當中孩子能夠得到多少教育并不是家長們會特別關心的,而即使有家長會在意教育效果,也更多認為幼兒教育應該是由老師來做,與自己并沒有太大關系。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以此來強調幼兒在家庭當中所受到的影響甚至可能高于在幼兒園中教育所帶來的影響,因為相較之幼師來說,每一個孩子的眼中父母是無可取代的,在他們的眼中父母是“全知全能”的代表,所以同樣的一句話幼兒的父母說出來也要比幼師要更有效,所以在現代幼兒教育當中,幼師們也應當充分考慮這一問題,將幼兒的家庭與幼兒園做到有機結合,通過帶動幼兒家長讓他們明白幼兒教育本身的重要性,并讓他們參與到教育當中,以確保幼兒教育能夠更為連貫的進行下去,使幼兒即使在家中也能夠持續接受教育,通過耳濡目染的方式逐漸培養出幼兒各方面能力和習慣,讓幼兒教育能夠更高效的進展下去。
3.用無私的投入換來孩子的健康成長
傳統幼兒教育當中,幼師與孩子之間的關系似乎總有一層隔閡,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就是單純的師生關系,所以在幼兒教育進行時幼師很難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自然也就很難把孩子們當做是自己的孩子去對待,很難有足夠的耐心去對待孩子們。而之所以孩子們在家庭當中接受教育時效率會更高,并且更愿意接受教育,實際上就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為無私的,也正是如此他們才會有足夠的耐心,孜孜不倦、不厭其煩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學走路、學說話,而這種賞識教育也正是幼兒教育中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作為幼師想要給幼兒帶來更好的幼兒教育,首先要確保的就是把學生當做是自己的孩子,將孩子的一切都放在心上,去和孩子們成為朋友,讓孩子們從根本上接受老師,把老師當做是孩子王看待,并通過長時間的接觸與了解,探知孩子們的優點與缺點、特長與短板,給予孩子更具針對性的教育,并通過被孩子們認可,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幼師們的建議,使幼兒教育真正有效的得到施展。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那么幼兒教育就是國家未來的基石,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幼兒教育也逐漸更為科學,希望筆者的淺見能夠讓更多的幼兒教育從業者參與到討論中來,將自己對現代幼兒教育的不同見解與他人互通有無,為我國的幼兒教育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我國的孩子們帶來更優質、更科學的幼兒教育。
參考文獻:
[1]巫俐群.試論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新趨勢[J].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14(02).
[2]蔣文飛,楊歡聳等.幼兒園課程小學化的現狀及分析.[D].2014,12:146-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