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顏利
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提出不僅在理論上有利于批判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而且在實踐上有利于提升人的綜合素質并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要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就要將文化作為目的而不僅是手段,并在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過程中,把握文化發展的內在規律,將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自信”貫徹落實到增強文化軟實力的具體實踐中,不斷促進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一、準確把握文化軟實力與文化自覺和自信的關系
首先,增強文化軟實力有利于文化自覺與自信。這是因為增強文化軟實力的過程,必然也是文化自覺與自信不斷推進的過程。其緣由在于,文化軟實力是文化自覺與自信的土壤和重要載體,沒有文化軟實力的增強就不可能具有真正的文化自覺與自信。
其次,文化自覺與自信也有利于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文化自覺與自信是文化軟實力提升的前提與基礎,也是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的根本動力。離開文化自覺與自信,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新世紀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主流價值在不少地方不少部門被邊緣化,有的道德底線下滑(個別人甚至沒有道德底線),社會誠信缺失的現象令人觸目驚心,我們必須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覺與自信,否則,很難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
再次,把握增強文化軟實力與文化自覺和自信的關系,應注意文化本身有其內在的發展規律。文化自覺與自信要以人為本把握文化發展的內在規律,要明確其根本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們只有不斷地通過對文化資源的理性整合,使優秀先進的文化成為廣大社會成員普遍接受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才能說我們有真正的文化自覺與自信。
最后,把握增強文化軟實力與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關系,還要處理好文化發展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先進文化的建設能夠為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要以文化體制改革為基礎和推動力,在積極發展文化產業的同時,更要注意文化創新,還要把中華優秀文化與國外先進文化相結合,更好地立足中國、面向世界,使中華文化成為真正的世界先進文化。
二、如何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自信不斷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增強文化軟實力,首先要統一認識,制定規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其次要大興科教,文化強國建設的基礎就是科技教育。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增強文化軟實力必須充分認識到自身文化的不足,要在堅持實事求是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再次要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相適應,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边@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目標與要求。要準確把握這個目標和要求,還需要把握文化與經濟的關系。即文化是整體,是物質財富、經濟財富的總和,經濟只是其中之一。
文化自覺與自信是一個艱巨的過程,增強文化軟實力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要通過文化自覺與自信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增強文化軟實力;要意識到文化強國建設和文化軟實力的提升都是一個長期性、持久性、艱巨性的工作,不能奢望一蹴而就。正如費孝通所言:“文化自覺是一個艱巨的過程,首先要認識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觸到的多種文化,才有條件在這個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確立自己的位置。經過自主的適應,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長補短,共同建立一個有共同認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與各種文化能和平共處、各抒所長,聯手發展的共處守則?!?/p>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