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忠民
當前,“逆全球化”攪動世界格局。面對這種復雜局面,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特別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治國理政偉大實踐相結合,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中國方案引領全球化發展的正確方向。
一、解決“逆全球化”難題呼喚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釋放世界意義
逆全球化背景下,讓中國化馬克思主義釋放世界意義、為世界當代發展提供啟示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責任擔當。
第一,自覺運用唯物史觀深刻認識和反思逆全球化現象。其一,冷靜應對復雜的國際局面,把握主要矛盾并從中發現彰顯自身基本價值的機遇。其二,積極應對、主動出擊,充分發揮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優勢。其三,因時而變、因勢而為,讓馬克思主義凸顯中國力量和中國智慧的世界意義。
第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讓馬克思主義“說中國話”,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其一,習近平同志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經驗,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其二,實踐證明,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有能力引領中國走上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也同樣有能力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可以借鑒的選擇。其三,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讓馬克思主義“說中國話”,在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有效推動了當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蓬勃發展。
第三,牢牢把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方向,充分發揮其對于全球化發展正確方向的引領作用。其一,中國共產黨人建黨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的偉大實踐,續寫著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篇章并釋放出強大正能量。其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給當今世界各國做出了現實而又有力的示范。其三,當前逆全球化浪潮中,中國作為一個迅速崛起的負責任的大國,以中國方案解決世界難題成為重大而又現實的課題。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推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中彰顯世界意義
逆全球化背景下,彰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意義,尤其要落實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之上。
第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解決人類當前面臨的困境貢獻中國智慧。其一,中國的成功經驗為世界提供了全新選擇。其二,我們要更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歷經艱辛開創的這一正確的道路,并不斷豐富和發展之。其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辟了人類新文明類型的光明前景并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指明了方向與希望。
第二,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把握和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牢牢堅持,為世界特別是其他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基本發展路徑提供中國經驗。習近平同志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把握以及對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牢牢堅持,不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福利的使命,更是對世界各國人民解決自身發展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第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為世界各國的健康發展方略提供中國參考。其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開啟了倡導人類文明多元發展的價值取向,開辟了和平發展的人類文明新道路。其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和“五位一體”戰略布局為世界解決日趨嚴重的資源和環境問題,提供了可供參考的理念與經驗。其三,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引導著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的建立和公正合理全球體系的建設。
三、中國方案引領全球治理正確方向的思想理念與實踐路徑
逆全球化背景下,開創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意義,關鍵在于自身不斷自我改革,將理論創新與具體實踐相結合,不斷為全球治理提供正確的指引。
第一,從總的指導來說,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發展實踐相結合,對馬克思主義理論作出了豐富、發展與創新。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融合了人類文明優秀成果;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走群眾路線;三是注重黨的自身建設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四是正確處理國際關系而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
第二,從理念層次講,構建全球治理體系,需要向世界提供嶄新的價值理念及其指向。其一,中華文化一直以來重視“和合”理念,既要“和而不同”,也要“求同存異”。其二,推動全球治理理念創新發展,繼續豐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主張。其三,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理念。
第三,從具體實踐層面上,中國以實際行動在世界舞臺上貢獻著中國力量。其一,中國積極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全球治理機構改革,推動和維護自由貿易。其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讓世界更好分享中國發展的機遇。其三,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夢想同心同向同行。在推進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新成果新成就的道路上,中國將繼續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和中國經驗,盡情彰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意義。
(作者為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