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利
2017年母親節這天一早,當鄒翃燕在湖北武漢市的家中收到兒子從美國發來的祝福信息時,她不由感慨萬千,雙眼一陣潮濕。鄒翃燕的兒子叫丁丁,今年29歲,正留學于美國哈佛大學。丁丁不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他是一個腦癱兒,剛出生便被醫生診斷為終身殘疾,是鄒翃燕用20多年的心血和付出將一個腦癱孩子培養成了一所世界名校的留學生……
命運弄人
兒子成腦癱
鄒翃燕25歲時,她有了身孕。

1988年7月18日是鄒翃燕臨產的日子,天還不亮她就被推進了產房。醫生們為加快生產速度,決定采取人工破膜放掉羊水,偏偏又趕上早上交接班,她被扔在了產床上!等接班的醫生發現,鄒翃燕肚子里的胎兒已在子宮內處于窒息狀態。孩子剛落地,醫院便接連發出了5張“病危通知單”。從醫生的話語中,鄒翃燕感覺到連醫生們都覺得這個孩子沒多大治療價值了……
終于,丈夫丁強(化名)漸漸動搖了:“要不就聽醫生的建議吧……”然而,想到幾個月來孩子的小腳丫一直很有力地踹著自己的肚子,他的心臟也和自己的心臟一起跳動,鄒翃燕又怎么能狠下心放棄這個幼小的生命呢?晚上,在醫生特許下,鄒翃燕留在了重癥監護室,她一直看著孩子喃喃自語:“兒子,你一定要好起來呀……”
也許是聽懂了媽媽的呼喚,小家伙竟然在第二天發出了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聲哭啼!但醫生說:“孩子能哭了,只表明他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可往后到底會成癱子、傻子還很難判斷。”聽了這話,丁強更加連連勸鄒翃燕:“冷靜點……我是孩子的爸爸,我難道會不愛他嗎?可醫生說他往后不是癱子就會是傻子,你難道忍心看他一輩子生活痛苦嗎?”
丁強和鄒翃燕是大學同學,自結婚后,他對妻子就格外體貼和照顧,他也是個十分顧家的好男人。鄒翃燕怎么會想到他此時也有了動搖,竟想要放棄兒子了呢?“不管兒子往后會是什么樣,他也是我身上掉下的肉啊,我不能放棄……丁強,我們賭一次吧,說不定孩子長大會有出息呢?” 鄒翃燕哭著說。
有詩寫道:“伐木丁丁,鳥鳴嚶嚶。”鄒翃燕便給兒子取名叫丁丁,希望他長大后也能像成材的樹木,即使被伐倒也要發出巨大的轟響,將來離開時也會在這個世界上留下點響聲……
然而,鄒翃燕的堅持,卻讓丈夫不滿:“你要留下孩子就自己去養吧,跟我沒一點關系,往后有什么問題也不要來找我。”面對沒有 “將來”的兒子,丁強的內心是絕望的。
丁丁6個月大時,鄒翃燕帶他去了湖北中醫院,經專家們測試發現小家伙在智力上沒任何問題,只是他的小腦受到了嚴重損傷,流口水、渾身癱軟等癥狀,與腦癱兒的特征全都相符。即便這樣,鄒翃燕還是欣喜欲狂。她認為孩子只要在智力上沒問題,長大后就有希望學會一技之長。
回到家,鄒翃燕便興奮地對丈夫說:“專家說了,咱們兒子在智力上沒問題。”可丁強聽后冷冷回答:“智力上沒問題,可身體上呢?”鄒翃燕無言以對,她知道丈夫還是不肯接受兒子。
專家說丁丁在智力上沒問題,鄒翃燕便開始閱讀一些有關幼兒智力開發的書籍,還在家里掛滿了各種顏色的氣球,常常抱著丁丁指著氣球教他辨別不同的色彩:“這個是紅氣球,那個是黃氣球……”沒多久,鄒翃燕驚訝地發現,小家伙能辨認出不同顏色了,因為每次問他紅氣球或黃氣球在哪里時,丁丁就會用眼睛看著那個氣球!要知道丁丁畢竟是個腦癱孩子,這樣小就能做到這一點,連醫生們也感到是個奇跡。
引導孩子自強自立
然而,丁丁1歲多時,他還是沒辦法站立,甚至雙手連捏握的動作也做不了,讓鄒翃燕突然明白兒子身體上的殘疾有可能比自己想象中更嚴重。她堅持讓兒子做康復訓練。丁丁2歲多終于能艱難地站起來,之后又學會了扶住東西慢慢行走,鄒翃燕便決定要加大對兒子的康復訓練,開始隔天送丁丁去做按摩。
每次做按摩,丁丁都會疼得哇哇大哭,鄒翃燕也會心痛欲裂,但她更明白,要是不忍心讓兒子受這樣的苦,他就真會一輩子癱在床上啊!每次聽見兒子撕心裂肺的哭叫聲,鄒翃燕便只能在心里默默說:“丁丁,堅強些,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忍住……”不久后,鄒翃燕又自學了按摩技術,有時間還會在家里給兒子做按摩,并一次次引導兒子說:“丁丁,你大聲哭叫是不是就不疼了呢?”丁丁搖頭回答:“不,還是疼……”“是啊,要是大聲哭叫就不疼了,媽媽也陪你一起哭一起叫。”鄒翃燕沒想到,她多次這樣引導后,丁丁再做按摩時竟真的不哭了,很多叔叔阿姨都豎起大拇指,稱他是個“勇敢的孩子”。
聞慶漢教授是丁丁的主治醫生。有一次,聞教授給丁丁做治療時,使用了一臺八卦治療儀,小家伙很快產生了興趣:“爺爺,這個東西是做什么用呢?”“治病用啊。”“可它怎么給人治病呢?”“通上電就能治病了。”誰知道聽了聞教授這樣的回答,丁丁眨了眨眼睛又問:“電很危險,通上電后會不會把人電死啊?”聞教授一愣,然后大笑著撫摸丁丁的頭說:“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長大后一定會成為很有出息的人。”這件事發生后,丁丁在康復中心就有了一個新名字,大家全都喜歡叫他“為什么小朋友”。
丁丁漸漸長大了,但因為行走不穩,只要一絆上東西就會摔倒,家里的住房又不寬敞,鄒翃燕不得不把很多物品賣掉,連坐的木凳也沒有多留下幾個,盡可能把房屋騰出更多的空間,不僅可以減少兒子絆上東西的機會,也讓兒子有更多能夠煅練和活動的空間。
丁丁畢竟是因小腦神經受到損傷引起的腦癱,不僅雙腳行走時會一跛一拐,他的雙手也常常不由自主發抖,不受控制,更不能很好做配合,甚至吃飯時連筷子也用不了。鄒翃燕一次次訓練兒子使用筷子。
一天吃飯時,鄒翃燕剛把筷子放在兒子手上,丁丁抖動的右手好不容易拿住筷子,連一口飯還沒扒進嘴里,筷子便從他的手上滑落了。“慢慢來,不用著急。”鄒翃燕重新把筷子撿起來遞給兒子,但丁丁還是沒扒上幾口飯又把筷子掉了。這樣反復幾次后,丁丁失去了耐心,他索性把媽媽再次撿起來的筷子往地上一扔說:“媽媽,我不想用筷子了,我學不會。”丁丁外婆聽后就要把匙子遞給他。丁丁剛要去接,鄒翃燕竟一巴掌把匙子打落到了地上:“你不用筷子,今天就不用吃飯了。”
丁丁“哇”一聲哭了,丁丁外婆急忙護住他:“燕子,你這是做什么?孩子的手不好,能用匙子吃飯就已經很不錯了。”鄒翃燕回答:“可他長大怎么辦?要是一大桌人吃飯,就他一個人不會用筷子,不是會讓其他人好奇嗎?媽,我現在訓練他學會了用筷子,就是不想讓他往后因為不會用筷子而在自尊心上再受傷害啊。”
鄒翃燕的苦心,母親終于理解了,老人俯下身對丁丁說:“孩子,聽媽媽的話吧,媽媽這樣做也是為你好啊。”于是,在鄒翃燕嚴格訓練下,丁丁硬是用一年多時間學會了用筷子吃飯,鄒翃燕卻因此在周圍很多人眼里變成了“虎媽”。
留學美國
母愛創造生命奇跡
丁丁上小學時已7歲多了,期末考試竟考了全年級唯一的“雙百分”!這件事,讓鄒翃燕更相信了一個道理:上帝雖然對兒子關上了一扇門,但也一定會為兒子打開一扇窗……
2001年,丁丁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了武漢一所重點初中的奧賽班,還獲得了學校全額免費的獎勵。然而,鄒翃燕沒想到,一場風波很快發生了。
學校軍訓前,鄒翃燕找到負責軍訓的老師提出,希望丁丁在軍訓中如果有些動作做不好,不要過于苛求他。果然,丁丁軍訓時不僅踢腿和走正步完全達不到要求,連轉身也會比別人慢上半拍,但每次出現了差錯卻不會受到懲罰。這樣一來,有些學生就開始不滿了,紛紛起哄說:“為什么他一次次出錯都不受懲罰,我們只要有一點錯就會被懲罰呢?”
教官是一名年輕軍人,他聽學生們的不滿聲越來越多,有一次就脫口而出道:“他是腦癱兒,你們難道要和他比嗎?”這一下,學生們便全都知道了丁丁的身體情況,又紛紛說:“丁丁原來是個苕呀。”在湖北方言中,“苕”有傻子的意思,丁丁聽見后十分委屈。但對他更大的傷害是,軍訓后回到學校,每天班上有些頑皮的學生不是把他的書包藏起來,就是將他的文具盒扔到教室外,還有男生甚至會揪住他的頭發拍打他的臉。終于,丁丁不堪欺凌了,他有一天打電話對鄒翃燕哭著說:“媽媽,我不想再上學了……”
鄒翃燕是美術教師,正帶學生在貴州寫生,她立即意識到兒子一定是在學校里遇到了問題。鄒翃燕請假后馬上坐火車趕回武漢。課間休息時,她征得班主任同意,走上了丁丁班上的講臺。鄒翃燕站在講臺上,第一次講起了兒子生病的情況,希望這些孩子能對丁丁多些理解和包容,并在黑板上寫下了自己的手機號:“要是丁丁往后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好,你們可以隨時給阿姨打電話,阿姨一定會批評和教育他。”說完,鄒翃燕又向學生們深深鞠了一躬,安靜的教室里一下子響起了掌聲,幾十個學生竟全都站了起來。
鄒翃燕的雙眼濕潤了。晚上,她和兒子做了一次促膝長談:“別人說你是個苕,你難道就是個苕嗎?你要怎么做才能證明自己不是個苕呢?”看見兒子低下頭,鄒翃燕接著又說:“就算你不讀書了,難道就可以讓別人不再小瞧你?兒子,你要證明自己并不比別人笨,唯一的辦法就是多讀書,用優秀的學習成績和良好的做人品質來贏得同學們對你的尊重呀。”媽媽的這番話,丁丁思考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他大聲對鄒翃燕說:“媽,放心吧,我一定不會讓同學們再小瞧我。”
初一期中,丁丁又考了年級第一名,從此以后果然再沒有人嘲笑他是個苕了。此后三年,丁丁的成績一直在年級組名列前茅,加上他又樂于幫助同學,他和同學們相處得越來越融洽了,良好的人際關系也讓他在學習上更有信心。
丁丁上高中后,鄒翃燕又鼓動他向中國的最高學府發起沖剌:“媽媽當年就是上學不認真才沒考上北大,你能不能幫媽媽實現這個心愿呢?”丁丁想了想后很認真地回答:“我努力吧,但要是考不上你可別怪我。”“媽媽當然不會怪你……”
從此后,鄒翃燕便發現丁丁在學習上更努力了,她又時不時為兒子減壓:“能考上北大是好事,考不上也沒關系,你還可以上武大、湖大啊。要是武大、湖大也考不上,那就上媽媽教書的學校,媽媽一定會張開雙臂歡迎你。”正是鄒翃燕這樣有張有弛的引導方式,為丁丁在學習上營造出了良好的氛圍,也讓他更加收放自如。
2007年,丁丁一舉考上了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四年后又被保送上了研究生。可讀研時,由于身體原因,丁丁只得轉入了北大國際法學院就讀,即使這樣他仍然十分出色地完成了研究生學業。畢業時,導師曾建議丁丁申請美國留學,但被丁丁婉言拒絕:“我10歲時媽媽就和爸爸離婚了,她一個人拉扯我,我希望能夠早點找份工作,掙錢讓媽媽過上好生活。”
丁丁又一次實現了他的這個心愿,順利應聘到了一家大公司的法務部工作。然而,接下來一年多,丁丁雖然在工作上依然兢兢業業,也有了不錯的收入,但每逢周末和節假日,他便會顯得很無聊,幾乎全是窩在家里看電視。
鄒翃燕又不安了。畢竟丁丁的年齡不小了,鄒翃燕又何嘗不盼著兒子能早點交上女朋友,然后成家立業呢?可每次和兒子談起這個話題,丁丁便會苦笑說:“媽,如今哪個女孩子會看上一個有殘疾的男人呢?”鄒翃燕覺得兒子的話也有道理,于是又鼓勵丁丁:“要是不想談女朋友,那就繼續去讀書吧。”并建議丁丁申請哈佛留學。
媽媽的這個建議,丁丁最初認為根本沒有可能。鄒翃燕說:“你不試試,怎么知道不可能呢?”丁丁沒想到,他在媽媽的再三鼓勵下向哈佛大學提出了留學申請,真的被這所世界一流大學錄取了!然而,入學通知書寄來后,丁丁又一度猶豫——去美國上學要花很多錢,他不想讓媽媽在經濟上再背上很大壓力。
“兒子,一個人的眼光和格局不應該受金錢的困擾,媽媽大不了就把房子賣了,絕不能讓你錯過了這樣好的學習機會。”隨后,丁丁被媽媽送上了去美國的飛機。丁丁到美國后,竟很快獲得了哈佛大學提供的4.5萬美元獎學金和2萬美元助學金貸款,他因此不用擔心媽媽會賣房子了。
丁丁去美國留學一年了,他不管遇上了什么心事,還是會在第一時間打電話給鄒翃燕,母子倆常常在電話上一聊就是好幾個小時。在丁丁眼中,鄒翃燕不僅是給予了自己生命的母親,更是引導他在人生路上不斷前行的導師:“如今很多家長對孩子不是溺愛成性就是缺少耐心,不會用平等而嚴肅的方式和孩子討論問題。這點上,我的媽媽就不一樣了,意見不一致時,她只會引經據典來讓我心悅誠服,而不是粗暴地用媽媽的身份來讓我服從。”
對此,鄒翃燕十分認可。正因為這樣,談到兒子的未來時,鄒翃燕才會再次有了開放的態度,那就是不管丁丁將來會回到國內發展還是留在美國工作,她都會尊重兒子的決定。鄒翃燕說,作為成年人,丁丁應該有他作出獨立思考和選擇的權利,她不會干涉太多。丁丁有屬于他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