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姍老師,你好!
我媽是一個性格強勢的人,她從不懂什么叫溫柔體貼。我家是多子女家庭,我有兩個姐姐。父母需要出去做生意,那時就帶了我一個小孩在身邊,姐姐們在老家,直到我到了上學的年紀才回去。兩個姐姐從小沒待在父母身邊,對他們的感情自然不像我這樣。媽媽經常會和姐姐們吵架,起因都是一些很小的事,可是吵起來卻是各個聲嘶力竭,感情被大大傷害了。媽媽的說話方式是讓人不舒服的,比如進行語言上的人身攻擊;覺得她自己是對的,我們都是錯的;不管什么情況,就是對我們一頓責罵。現在,兩個姐姐和她的關系很不好,這個充滿爭吵的家讓我很失望、抑郁,我很不愿意回家。最可憐的莫過于我的父親,一輩子忍受她的壞脾氣。我媽最擅長說的就是挖苦諷刺人的話,而且可以翻新,不重樣。可是她在外人面前倒是可以輕聲細語的。不明白這是什么原因。我看過一些文章說,“母親對孩子的成長有深刻影響”,我喜歡和人平等友好相處,待人尊重,我擔心她的態度會對我有影響,我不想變成她那個樣子。我希望她能真正認識到自己性格中的不足,這樣她和家人之間的關系才會改善。我有時候看到姐姐們對她態度很不好,心生可憐,可我自己也不想去親近她。老師,我的哪些擔心是多余的,又該以什么樣的態度來面對這些呢?
蕪湖 張小姐
張小姐,你好!
看起來,你對母親的情感很矛盾,既關心,又生氣。關心她,是希望她能改變,和家人有一份良好的關系。同時,對她的壞脾氣、語言上的攻擊又非常不滿意。你是這個家的觀察者,觀察到家里的不和睦,擔心自己受母親影響,擔心其他的家庭成員不快樂,而你覺得這一切是因為母親造成的。
我們可以換一種角度思考,一個母親養育了三個孩子,經濟狀況又不是很好,這么大的家需要她操心,作為一個女人,又要做生意,又要操持家事,她愛發脾氣,聲嘶力竭的背后是否有一點不堪重負?你同情你的父親,認為他一輩子忍受她的壞脾氣。那么,這個男人有沒有支持到這個情緒臨近崩潰的女人?如果你的老爸是一個很有責任感,有擔當的男人,能給老婆一個溫暖的依靠,能給孩子一份力量和關愛,你的母親就會更像一個女人。你的母親如果受到了丈夫的寵愛,孩子們的尊重,她心中的那份善意和溫柔就會被激發出來。
生活沒有假設,沒有對錯。一個人到今天所有的表現一定是她的生存環境,人生體驗以及和親人的互動模式鑄就的,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愿意追求別扭和不自在的。如果這個人能讓人如此的不快樂,至少證明一點,她過得也不快樂。一個人不懂得尊重別人,至少說明,她也沒有被真正地尊重過。在生命里沒有學會或者獲得的東西,是沒有辦法給與別人的。
所以,去看到母親的不容易。有些人貌似很強勢,對別人有很大的攻擊和指責,實際上她的內在很脆弱,也許她所做的一切都沒有被真正看到,她作為一個女人內心的需要從來沒有被滿足過。當然,有些強勢的女人,不大善于表達自己的脆弱,或者更善于用發泄情緒性的說話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要,結果只會讓親密關系漸行漸遠。
你希望家庭和睦,希望母親先有所改變,這可能行不通。因為母親又會覺得是她有錯,她會更加地防御和有攻擊性。人與人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我們總覺得她如何如何影響我,可能沒有看到,自己情緒性的反應對對方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所以,總有人需要走出第一步去打破原來不合適的互動模式。你能做的第一步是,放下讓母親改變的愿望。問問自己,我能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母親做點什么?也許你未必能改變母親,但是通過提升對母親的包容度,來緩解你對母親的焦慮情緒,不再太受母親的影響,然后過好屬于你自己的生活。心情好,有能量的時候,聽聽母親的抱怨,適當給母親一些建議。而往往因為關系好,你的話才有效果。當能量不夠的時候,關愛好自己,經營好自己的婚姻家庭,那么,對于你的家庭和子女,你是個更負責任的妻子和母親。也許將來的某一天,因為你的小家庭的其樂融融,給你那個大的家族的融洽帶去新的改變和希望。
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