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昊
【摘 要】經濟的全球化是一種十分客觀的存在趨勢,可以對國與國之間的關系造成十分重要的影響,對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國家以及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有所改變,對國際的政治格局也帶來了很大的改變。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國家關系;影響;國際政治格局
一、引言
如今,世界發展的主題為發展與和平。發展與和平之間的關系是相互離不開的。因為存在著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所以成為了解決發展以及和平問題的一個主要障礙。世界的發展之下,不能讓發展中國家一直存在于落后、貧窮的局面之下。隨著國家形勢的變化以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深,給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不僅是發達國家之間,還有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以及發展中國家自身。因此,本文從這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針對經濟全球化的問題談一下國家與國家關系的影響。
二、經濟全球化的特征
第一點,出現全球經濟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現代科技技術的進步。先進的科技技術加快了使用技術體系和生產體系的進程,將國際互聯網作為載體以及不斷發展的交通運輸技術,這兩者結合的操作方式,將世界的距離拉近,增加了全球的經濟活動聯系,同時也加強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聯系。
第二點,多種多樣的國際組織以及跨國公司的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就是跨國公司,隨著世界的不斷進步,已經變成了主導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發揮著紐帶的作用,實現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緊密合作,讓國家和國家之間走的更近。
第三點,隨著市場經濟被不斷認可以及結束了兩極分化的格局,經濟的全球化才發展的越來越快。在冷戰期間,有兩個平行市場的存在,但是冷戰時期過去之后,這兩個市場就消失了,市場經濟開始發展起來,促進了全球經濟化的發展。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在1992年10月的致辭中說:“第一個真正的全球化的時代已經到來”。
因此,經濟全球化是一種歷史趨勢,不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三、經濟全球化對國家關系之間的影響
1.經濟全球化將發達國家之間的依存關系進行了強化
經濟全球化的開始也是兩極格局的結束,在冷戰時期過去之后,美國和歐盟沒有了需要一起進行對抗的敵人,所以之間的矛盾就開始體現,尤其是西歐國家越來越想要獨立,所以加快了政治和經濟之間的聯合關系。但是矛盾的出現還沒有將西方國家之間的利益關系進行打破。西方國家因為制度規范和政治文化背景十分相似,所以面對全球經濟化,他們雖然有矛盾的存在,但是也可以經過談判或者是溝通進行矛盾的緩解,對各方之間的利益進行維護,強化了發達國家之間依存的關系。
2.全球經濟化緩和了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
在冷戰期間,因為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意識形態以及政治制度的不同而導致有分歧的存在,雙方經濟不來往,兩個平行的經濟體系就這么產生了,將社會主義的發展進程進行了阻礙,不能很好的體現社會主義的作用。隨著社會主義國家對歷史教訓的總結,開始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看待世界。因此,社會主義國家開始抓住機遇,將自己的國家地位不斷的提高,并緩和了與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緊張關系。
3.經濟全球化進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進一步加大
在二戰時期過去之后,第三世界民族獨立國家開始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在美國、蘇聯兩極對抗的格局之中,其成為了中間的力量,對這兩大力量進行了平衡,維護了世界的和平。隨著兩極格局的結束,以及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發展中國家的地位也在不斷的改變著,不能很好的發揮在全球中的作用,特別是那些欠發達的國家,導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越來越明顯。但是,經濟全球化的同時還有機遇的產生,同時也面臨著更大的風險以及挑戰。若是想要參與到經濟全球化之中,第一點需要解決的就是發達國家之間已經形成的那些規則、體系等。但是,在全球經濟化之中,發達國家獲得了更多的利益,發展中國家則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大。
四、全球經濟化之下國際形勢的變化
國際形勢目前的一個特點就是走向多極化。不管是地區范圍還是全球范圍,不管是經濟領域還是政治領域,多極化的局面都越來越明顯。由大國集團或者是極少數大國對世界事務進行壟斷,對其他國家命運進行支配的年代已經不復存在了。隨著大國之間關系的調整,許多個力量中心在逐漸的形成。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實力不斷的增強、地位也在不斷的上升,已經成為了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各類區域性組織越來越活躍,強勁生命力越來越凸顯。雖然形成世界多極化的格局還很漫長,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深,國與國之間關系越來越緊密,多極化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的歷史趨勢,可以有效的促進國家之間關系的緩和,實現在經濟方面的合作,促進世界的發展、穩定以及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五、結束語
在科技發展以及世界經濟全球化之下,給世界各國都帶了機遇,同時還有風險以及挑戰,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一定要處理好和發達國家之間的關系,對自身的經濟安全進行維護。經濟全球化的這個趨勢的發展與建立是在不合理、不公正、沒有改變的國際經濟舊秩序之,所以會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進行拉大,應該實現新秩序的建立,實現各個國家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秦. 談經濟全球化下的市場經濟與民族國家的關系[J]. 商情, 2016(50).
[2]呂素昌. 經濟全球化下的國際經濟沖突與對策研究[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6, 15(17):25-26.
[3]遲福林. 經濟轉型與結構性改革——經濟全球化新挑戰的中國選擇[J].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 34(2):1-13.
[4]高晶, 侯雪璟.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主權的沖擊與挑戰[J].法制與社會, 2016(16).
[5]林威, 朱聰. 淺析經濟全球化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帶來的挑戰和機遇[J]. 社會科學:文摘版, 2016(8):00302-003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