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利
摘 要:電能已經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無可或缺的能量之一,而電能的提供依賴電網基礎設施的建設。但是在輸變電工程逐漸朝著群眾聚居地靠攏的同時,有關環境問題的糾紛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眾視野。其中,輸變電工程究竟會不會對人體健康存有潛在隱患已然成為群眾最關注的問題,因而造成了一系列的居民過度維權事件,嚴重影響到了電網公司系統的發展,此時唯有積極采取相應措施才能有效管理和應對相關問題。
關鍵詞:高壓輸變電工程;環境問題;管理
中圖分類號:TM73;X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6-0166-02
1 輸變電工程產生的環境問題
1.1 給民眾帶來的心理恐慌
變電站運行與輸電線路造成的工頻電場和磁場、連續可聽噪聲、無線電干擾以及建設施工期間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都是輸變電工程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太多由于各種因素相互影響造成的環境問題,比如說,已經讓人們形成定向思維的“電磁輻射污染”,只要輸變電工程周圍有人畜損害,人們就會認為是“電磁輻射污染”導致的,他們甚至會覺得輸電線路和變電站產生的電磁場對于人體的健康和公眾的安全存有潛在隱患,所以輸變電工程的施工存有一定困難,到現在仍然沒有一個權威組織或委員會已經分析得出結論說明低水平的電磁場確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而且包含美國國立環境衛生研究所(NIEHS)、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腫瘤研究機構(IARC)在內的機構都認為,現在不存在證明低頻電磁場會對人類健康造成有害影響的證據[1]。并且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特意在宣傳手冊上,說明了輸變電設施無法對周圍環境產生有害的電磁輻射,還解釋了輸變電設施的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和電磁輻射之間的本質區別。現在,工頻電磁和工頻磁場已經完全替換了之前電磁輻射的用詞,這在《輸變電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表)》中能夠供人查閱了解。
1.2 由經濟糾紛導致的過度維權
因為工程建設施工經常會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到居民的財產利用,并且輸變電工程不會給周邊區域帶來直接的利益,當工程建設時妨礙到居民銷售房屋或者是工程建設給他們造成了心理上的壓力時,群眾就很容易會對輸變電工程產生很強的抵觸情緒。另一方面來說,有些人為了達到不合理拆遷獲得額外補償的目的,然而相關單位很難依法合理賠償,很可能會導致工程施工工期延后;由于建設輸電線路不屬于土地征用的范圍,一旦出現輸電線路施工占用了農民土地的情況,相關建設單位對群眾的經濟補償難以達到其預期標準,就很可能會再次加劇群眾對工程建筑的反感。隨著群眾的生活質量逐漸提高,其法律意識也漸漸增強,在不正確的輿論引導和對電力行業的誤解下,有關輸變電工程的過度維權案例越來越多。根據相關報道,近兩年因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問題引發的糾紛和信訪在以同比每年15%的速度增加,可見過度維權事件已愈演愈烈[2]。
1.3 因資源缺乏導致的用地困難
一個是因為建設輸電線走廊需要占用很多土地,但是較快的城市化腳步導致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直接造成了輸變電工程用地困難的現狀;另一個原因是輸變電工程發展和規劃土地并不環保,存在輸電線走廊土地浪費的情況,又因為兩個單同線路電場之間相互影響,拆遷一個另一個同樣需要拆遷,這兩個單網線路的土地就變得不太容易重新利用,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
1.4 噪聲和電磁環境污染
目前我國還沒有關于輸變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的法律形式的標準,不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定了相關適用標準的文件——《500kV超高壓送電工程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HJ/T 24-1998)。在生活實際中,大部分的高壓輸變電的標準還是符合這個技術規范的,但是剩下來的一部分在輸變電工程運行時,有時會有超標現象。一是500kV的交流輸變電線路在周邊區域和走廊下面經常會檢測出標準值超過的事實[3]。二是線路需要跨越樓層較高的房子時,在比較高樓層的房子里面,檢測的工頻磁場和電場也許會超標。
2 加強管理與應對措施
2.1 加強政策方面的管理
第一,為了更好處理輸變電工程的政策問題,需要專業人員積累相關法律、法規知識。一旦涉及到工程拆遷,對于群眾的經濟補償需要依法處理,確保人民群眾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失尊重拆遷居民的意愿,征詢居民拆遷意見。第二,處理拆遷問題時需要以“先安置,后拆遷”為原則安排拆遷安置工作。第三,減少有關工程建設帶來的影響問題,需要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和基礎工作,并且增加對日常管理的強度。第四,必須落實好各項目階段的檔案資料管理,萬一有電磁環境的糾紛事件發生,及時根據需要提供相關資料,達到解決糾紛的目的。第五,要嚴格按照執行環境的影響評價制度來評價每一個建設項目,并且保證評價過程的透明度,讓公眾和各相關機關發表意見,適當采納。第六,落實每項環保措施,需要嚴格管理重建隊伍,督促其文明施工,從而降低施工對環境的影響,保證政策工作處理的實時性等。
2.2 有效利用每一寸土地
根據城鄉規劃不同的政策,考慮好每一條變電站出線的條件,規劃好每一條線路走廊,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角度出發,設計和規劃好輸變電工程的用地需求的同時,要合理規避架空線路相互交叉跨越的情況。要增加單位用地面積的變電容量,就可以采用小戶型內室、地下室、HGIS布置方式等來盡量節約土地[4]。對于占用土地類型的選擇,盡量避開農田、耕地、養殖水面等,減少群眾損失。在創新技術和改造技術方面不斷努力的同時,推廣直流輸電、大截面導線和同塔雙回路和回路,減少高壓電線走廊的用地空間,從而增加土地的有效利用效率。
2.3 保護環境
雖然目前并不存在低頻磁場會威脅到人類健康的證據,但是一方面為了保障高壓電力設備,另一方面節省高桿塔搭建費用,輸電線路走廊類沒有居民樓的存在最好,這也是從“以人為本”和長遠發展的角度思考,以確保居民人身安全為第一位。輸電線路工程周邊拆遷范圍要參考國家標準執行,施工中一旦有因方案設計而發生的砍伐林木占用林地情況,必須按國家標準補償。為了減少源頭上的環境影響,可以通過全球定位系統(GPS)及相關技術盡量避開環境敏感目標,選取合理科學的線路,規避村鎮和其他群眾聚居地。
2.4 合理選擇輸變電設備
選擇合適的輸變電設備,是除了避開環境敏感目標外,又一個從源頭上減少環境影響的重要方法。在選擇輸變電設備之前,需要先根據工程周邊的環境標準、特點以及敏感點特征來做出相關環境影響評價,從而合理選擇設備型號。噪聲污染主要以傳播距離遠且連續不斷的低頻為主,如在對環境有較高要求的區域,變電站可選擇采取通過控制聲源的噪音水平的辦法,來降低變壓器噪聲污染的低噪聲變壓器,還可以選擇改變輸電線路的導線截面、絕緣子類型和相導線結構等方式來減少噪聲污染。
3 結語
想要解決輸變電工程的環境問題,供電企業需要加強對整個施工過程的管理力度,通過增加環境保護管理的水平和能力,盡量滿足新形勢下電網的發展的需求;另外只有增加和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促進政府部門制定輸變電工程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為輸變電工程電磁創建一個客觀、公正、友好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劉立宏.高壓輸電線路工程電磁環境分析及改善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26):1570-1572.
[2]沈明.針對變電站的電磁環境相關問題的研究綜述[J].電子世界,2014,12(16):151-151,152.
[3]馬林.高壓輸變電工程中環境問題及管理應對方法[J].河南科技,2013,2(16):158.
[4]王旭航.高壓輸變電工程中的環境問題及管理和應對措施[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8(8):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