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娥
摘 要:在當前的形勢下,煤炭銷售市場處在買方市場,產品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煤炭銷售的狀況。而在洗選加工的過程中,煤質檢查的及時準確能為產品的質量提供保障。因此,利用現在的互聯網+技術,在洗選加工的過程中建立煤質管理信息系統,能為洗選加工的過程中參數的調節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能針對選煤廠的實際狀況實現煤質的管理和調度,實現選煤效率最大化,從而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煤質管理;信息系統;選煤生產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7.064
1 概況
目前,大部分煤礦的煤質信息管理基本處于半手工管理階段,雖然在洗選加工的過程中使用了一些煤質管理信息系統,但已不能適應現代化選煤廠的需要,功能簡單,數據之間不能交換和傳輸是其最大的缺點。洗選加工的過程是比較復雜的,在取制樣和化驗工作中、操作控制環節較多。而且有大量的煤質數據,現在的煤質管理信息系統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生產的需要。
2 煤質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性
要實現選煤生產中煤質管理信息系統的管理,就是要運用當前的互聯網+技術系統的理論和方法,以計算機為主要的操縱工具,建立有效完整的信息系統,從而來對煤質數據進行管理,煤質管理信息系統完整的建立,要從最初的煤質的信息的收集,到煤質數據的整理、存儲,到最后煤質質量的分析都要傳輸給相關部門,充分發揮信息化管理系統準確、高效的優勢。因此,要為現代化的選煤廠設計一個實用簡潔的系統,能充分發揮數據互通功能,能及時、準確的對煤質的原始數據,洗選加工過程和產品的發運形成統計報表、圖形等,使相關的各個部門之間都能共享這個資源。為選煤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 各環節的信息管理
3.1 原煤入選前的檢查
洗選加工的是煤是原煤,在加工的過程中首先要了解原煤煤質情況,因此要對要加工原煤煤質信息進行檢查和記錄,對原煤按煤層分類入倉、原煤噸數、原煤灰分和可選性曲線進行記錄,并生成報表,為洗煤提供指導。通過分采、分運、分裝,結合數據信息,實現配煤入洗,內部優化生產過程,科學調配入洗原煤結構;外部加強協調溝通,實現了最大限度的優化配置,提高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效益的最大化。
3.2 生產過程中的快速檢查
生產過程中的快速檢查在洗煤過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沒有準確的數據,將會導致洗煤生產的盲目和混亂。可利用測灰儀對各個產品進行小時灰分測定,較為快速的反映生產情況,選煤機司機根據反饋數據及時調整相關參數,以保證均衡穩定的選煤生產,最大限度的提高商品煤回收率。此外,生產檢查的大量快灰數據,經預先設計好的程序加工整理后,可生成用來評定操作水平的指標,也可作為分析設備性能的參考資料。
3.3 月份篩分浮沉綜合實驗檢查
月份篩分浮沉綜合實驗檢查中的資料內容主要有:全月原煤入洗信息,產品數據、質量平衡表。新工作面原煤的篩分浮沉數據,煤泥小篩分、小浮沉試驗的主要技術參數指標及分析意見等。通過對全月綜合累積的原煤、精煤、中煤、矸石等煤樣進行篩分浮沉試驗結果,錄入各類相關信息,除了能解產品質量情況外,還可對比分析各產品理論產率和實際產率,用以評定當月生產情況。
3.4 商品煤
為了保證商品煤發運的合格率,保證產品質量,必須加強商品煤的檢查。可根據在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數據為商品煤放倉提供依據。同時,建立商品煤檢測與銷售數據共享信息化網絡平臺,其目的是及時掌握商品的產品質量與煤銷售情況,根據商品煤產品的參數,包括灰分、水分、硫分、發熱量等,作為與用戶結算的依據。此外,還可實現月,季,年主要產品合格率的自動統計。
3.5 外購煤配洗
外購煤配洗在公司“大精煤”戰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優化檢驗手段和提高檢驗質量,對進一步提升利潤具有深遠的意義。要規范外購煤進場管理、采樣流程和摻配管理。通過提高外購煤檢驗質量,以準確詳實的數據指導和控制與公司自產精煤的摻配量,以保證產品指標滿足客戶要求。
4 煤質管理信息系統應實現以下功能
(1)保證洗選加工過程中建立起有效、快速、準確、完整的煤質管理信息系統平臺,洗選加工過程中的洗選、儲運、銷售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
(2)利用互聯網+技術加強數據管理鏈,能將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洗選、儲運、銷售信息共享,保證各管理部門及時得到產品信息。
(3)建立信息群發布系統,煤質信息能夠及時的發布到管理部門和相關用戶的手機群里。
(4)建立可視化信息。能方便用戶查詢各種數據,并根據用戶輸入的查詢數據繪制出報表、圖形。
(5)建立后臺管理系統,制定系統權限用于維護系統和保養,制定系統結構用于基礎數據管理等。
(6)能利用各種產品的原始煤質化驗數據,自動生成煤質報表,使相關人員方便查詢。
(7)實現煤質信息的關聯和調用。使產品質量、洗選加工、儲運銷售的相關信息的統一結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