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英
愿李文星之死換來網絡招聘堵漏
文/張 英
2017年的夏天,東北大學畢業生李文星死在傳銷魅影之下,亦死在直聘網站的為虎作倀之間。據悉,為李文星提供崗位的是BOSS直聘平臺上的一家“李鬼公司”。從8月3日凌晨開始,BOSS直聘全面進行調整,對于所有招聘者執行事先審核認證的流程。
滿懷改變自己命運和家庭現狀的憧憬,李文星踏上了去應聘公司的路途,卻不料這是一次通往地獄的旅程。在這起事件中,傳銷組織的瘋狂猖獗自不待言,互聯網招聘平臺的亂象也再一次讓人側目。李文星的命運讓人們想起了同樣被互聯網亂象所害的魏則西,只是一個是求職,一個是求醫,卻殊途同歸。
有媒體人將李文星事件概括為“傳統詐騙與新技術交匯的中國式命運”,大意是管理混亂的直聘網站App更受傳銷組織的青睞。事實也確實如此,利用新技術來開展騙局已呈高發態勢,如大型傳銷騙局“所羅門矩陣”就是其一,它利用開發客戶端制定核心的傳銷架構,利用互聯網這個時髦的噱頭吸引中小企業主,極具誘惑性。
網絡新技術與傳統詐騙的巧妙結合,很容易會讓毫無社會經驗的人迅速上套。傳銷這種傳統詐騙如社會的附骨之蛆,令人痛恨憎惡,但一個互聯網招聘平臺竟然能讓違法的犯罪團伙輕而易舉且堂而皇之地以正規公司的旗號發布招聘信息,說明其審核機制名存實亡,也說明其缺乏起碼的社會責任感。
圖/東方IC
BOSS直聘稱:回顧本次李文星事件,我們意識到2015年初以來,平臺執行的“只發一個職位,資料合規,可以先發;不觸發舉報,可以招聘”這一機制存在很大的問題?!安荒芗皶r更新這個策略是我們的問題。教訓很慘痛?!苯逃柎_實足夠慘痛,一名青年以生命為招聘網站亂象買了單,才換來警醒與自責,更令人擔憂的是,還有不少李文星一樣的年輕人在急于求職的路上到處亂撞。
李文星之死,死于新技術與傳統詐騙的合力,對于傳銷這樣的社會毒瘤應徹底清除且刻不容緩,那么對于存在審核漏洞的招聘網站呢?該負怎樣的法律責任?又該如何在管理上進行清理整頓?顯然這更是預防李文星們陷入違法組織魔掌的當務之急。
我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向上網用戶提供良好的服務,并保證所提供的信息內容合法。作為招聘平臺,必須要事先對每條招聘信息進行嚴格審核,并落實“前臺自愿,后臺實名”的制度,防止不法分子在平臺上設置陷阱。同時,對人們舉報或自己發現的虛假信息應及時刪除,主動為應聘者止損,防止悲劇發生。
希望李文星事件不再重演!(據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