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3—5年改革探索,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鞏固提升對人才、資本等要素的吸引力,努力建成高端產業集聚、投資貿易便利、金融服務完善、監管高效便捷、法治環境規范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引領東北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
(一)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1.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2.打造更加公平便利的營商環境
(二)深化投資領域改革
3.提升利用外資水平
4.構筑對外投資服務促進體系
(三)推進貿易轉型升級
5.實施貿易便利化措施
6.完善國際貿易服務體系
(四)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
7.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發展
8.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
9.增強金融服務功能
10.建立健全金融風險防控體系
(五)加快老工業基地結構調整
11.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12.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13.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14.構筑科技創新和人才高地
15.推進東北一體化協同發展
(六)加強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
16.推進與東北亞全方位經濟合作
17.加快構建雙向投資促進合作新機制
18.構建連接亞歐的海陸空大通道
19.建設現代物流體系和國際航運
中心
按區域布局劃分:大連片區重點發展港航物流、金融商貿、先進裝備制造、高新技術、循環經濟、航運服務等產業,推動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建設進程,形成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沈陽片區重點發展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航空裝備等先進制造業和金融、科技、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提高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城市、東北地區科技創新中心發展水平,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營口片區重點發展商貿物流、跨境電商、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和高端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構建國際海鐵聯運大通道的重要樞紐。
按海關監管方式劃分:自貿試驗區內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重點探索以貿易便利化為主要內容的制度創新,開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服務等業務;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重點探索投資體制改革,推進制造業轉型、金融創新和服務業開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