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
自從上初中以來,敢問各位兄臺:哪天的作業不是如山似海?尤其是面臨期末考這樣的大考,想要早早做完作業上床睡覺?做夢去吧!這段時間,我們的作業比起往常,那是“更上一層樓”啊,若不想在午夜時分挑燈大戰,那就得挽起袖子掐著表計算時間,甚至走個路也要計算最佳路徑。
就在這讓人神經緊繃、草木皆兵的備戰狀態下,班主任竟然破天荒地宣布:“今天沒有作業!”此言一出,全班嘩然!但亦有不信者追問:此話當真?先生豪氣沖天: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下面的學生一起狂撇嘴:切——!待老師一走,諸位大俠皆是極為麻利地收拾好書包,更有甚者,書包都不帶,“兩袖清風”就回去了。
走出校門,沒有語、數、英像山一樣壓在我等身上,真是痛快至極,我的腳步也不覺輕盈起來。再環顧四周,眾同學也都是談笑風生,身輕如燕,估計都想要早早投入大床的懷抱,與周公約會去。此情此景,倒真叫人想吟詩一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回到家中,我一臉興奮地走到老媽跟前,清了清嗓子,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鑒于本班前段時間表現優良……”不料,話還沒說完,母親大人就毫不客氣地打斷了我:“吾兒還有許多未完成之事,若不想明早起床有熊貓眼,那便長話短說,言畢快走。”眼看老媽要發飆,無奈,我只好氣沉丹田,石破天驚一聲大吼:“今天沒有作業——”老媽聽了,看我一眼,臉色一變,隨即又笑道:“那——你有何打算?”
我本想先炫耀一番,順帶蒙混過關,今晚好輕松輕松,未料老媽竟如此問我,看來她已有后招,此番我已經在劫難逃了!倒不如我變被動為主動,自攬活兒干,也好討個閑差。心念電轉之間,我一臉殷勤地笑道:“母親大人,您看,我是想利用這個時間看幾頁書的。”老媽聽了,贊許地點了點頭,隨即又似想到了什么,臉色微沉。我一看不妙,牙一咬,心一橫,趕緊道:“還想著查漏補缺,做套英語綜合卷。”唉!這下老媽滿意了吧?誰料老媽竟又開口道:“上星期不是還留了幾道奧數題嗎?一并做了吧。”“啊?”我正欲辯駁,但觀老媽臉色不對,立馬改口道:“保證完成任務!”言畢,落荒而逃,回房間一頭扎進書海!言多必失啊,我真不敢再張嘴了,怕還有啥意想不到的“收獲”。
唉!今天沒有作業?天下絕無此等好事!
(指導老師 宋東輝)
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寫自己親歷的事,往往最鮮活、最能打動人心。這一組文章就特別貼合真實的生活,《我跟爸爸安空調》是從“我”的角度來感受爸爸的辛苦,用“我”的舒適來對比烘托爸爸在烈日炎炎下的辛苦忙碌,效果特別明顯。《我的鑰匙哪兒去了》一文最出彩的地方是丟鑰匙之后及鑰匙失而復得時的心理活動描寫。另外,尋找鑰匙的情態描寫得極為生動形象,也很出彩。最后的感悟也是重要的一筆,使文章的立意提高了一個層次。《那一次,我真驕傲》一文,寫出了難得的體驗,畢竟,和名人同臺演出不是誰都能遇到的,從中,我們看到了小作者全力以赴,努力把握這次珍貴機會的奮發向上的少年風采。《今天沒有作業》把身在作業重壓下的學生的心態描寫得惟妙惟肖,這其中透著小作者的機靈,也透著無奈,個中滋味,作為同齡人的中學生最有共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