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乃航 劉文洲
喜看車站新變化
許乃航 劉文洲
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暑運期間,沈陽鐵路局金州站關工委從車站現實入手,組織五老參觀車站,了解鐵路發展的歷史,展望鐵路發展的美好前景。

五老對車站快速發展感到自豪(圖/趙敬國)
參觀開始后,常務副主任王萬鳳和7位老同志來到車站運輸生產指揮中心,乘車參觀車站運轉綜合樓。幾年前,這里還是荒山、土嶺,現在現代化大樓拔地而起,構成運輸生產的“中樞”。回憶過去的運轉車間,職工不過幾十人,現在已發展到300多人,由一個車間發展成三個車間,即運轉、設備、調度,分工更加細致,各自承擔不同任務,現代化水平高,由人工手動操作變成自動化控制,安全生產更加可靠,效率成倍增長,發展的速度令人贊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經過領導批準,五老終于可以一睹安全監控室和調度指揮大廳的“尊容”。當“老鐵路人”走進室內,立即被寬敞大廳墻壁上懸掛的十六塊監控器驚呆了,畫面上的調車場、編發場、駝峰等全站現場狀況盡收眼底。調度員坐在屋里就能看到現場全貌,有效掌控和指揮運輸生產。現在的車站煥然一新,先進的設備,現代化的管理,讓行家出身的“老鐵路人”驚嘆不已。過去金州站無論在人員、設備、承擔任務上都是個二等站的規模,現在已發展成高科技管理、具有多個站點、多條專用線的遼南最大的現代化編發到達編組站,成為沈陽鐵路局的直屬站。這些在鐵路工作幾十年的老同志,在耄耋之年,來站參觀感到十分親切,邊參觀邊回憶當年的工作確是變化巨大,用日新月異來形容發展變化毫不為過。89歲高齡的原金州中心站老領導于洪謨說:“我們工作時代是手動化,現在是電氣化,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發展真是不得 了。” 84歲 的老軍人,原車站黨委副書記呂源灝說:“車站的發展真是翻天覆地,完全看不出車站原來的樣子,黨的十八大以來車站發展變化之大、之快、之好是歷史上沒有過的。”原車站工會主席、83歲的滕世忠說:“由漂亮的玻璃門裝飾的點名室、舒適的職工休息室,大氣的辦公設施成了職工的標配,職工從良好的工作環境中享受著美好的幸福生活。”參觀的老同志們當得知今年運轉車間黨總支被路局授予“先進黨支部”、車站黨委被沈陽鐵路局授予“先進黨委暨好班子”的光榮稱號時,不由得伸出雙手為車站取得的好成績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