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市關工委
幫扶重點群體青少年
宿遷市關工委
江蘇省宿遷市是農業大市,總人口580萬,農村人口約占60%,其中留守兒童10.09萬人、孤棄兒3213人。
多年來,全市各地關工委扎實推進留守兒童寄宿制發展,創新舉措對孤棄兒實施“八免一卡通”,不斷促進了全市重點群體青少年健康成長。
調查研究,建言獻策。十多年來,市關工委聯合民政、教育等部門針對全市留守兒童情況,開展了三次較大規模的調查研究。目前,全市農村初中、中心小學寄宿制學校分別達100%、95.3%,寄宿率從2005年前不足10%提高到2015年的73.3%,基本滿足留守兒童寄宿需求。全市留守兒童從2005年12.48萬人降到10.09萬人,下降19.1%,數量逐步減少,而城區寄宿留守兒童達1.88萬人,數量大幅攀升。
推廣典型,主動作為。2008年,市關工委調查總結宿豫區關廟鎮關工委對未成年孤棄兒實施“八免一卡通”的經驗。“八免”是校內免簿本、住宿、伙食費,校外免看病、理發、洗澡費,鎮內免乘車、借書費等8項費用。“一卡通”是建檔制卡,憑卡可享受8項免費服務。市關工委將此做法,向市委作了報告。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要求將關廟鎮的做法向各縣(區)、各鄉鎮(街道)推廣。各縣(區)黨委政府迅速部署安排。宿城區陳集鎮86名孤棄兒分散居住在各村,鎮關工委五老頂著烈日,騎著自行車跑遍全鎮16個村部、15個村衛生室、6家浴室、9家理發店,請他們為孤棄兒奉獻愛心。經過不懈努力,全市有4015個社會志愿單位參與。目前,全市實施“八免一卡通”的鄉鎮(街道)由2008年的67個提高到108個,占比達89.2%,3009名孤棄兒受益。今年,全市“八免一卡通”做法被團省委、省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辦公室評為“江蘇省未成年人保護十大事件”之一。

社會志愿者為孤棄兒免費理發
健全機制,發揮作用。一是結對關愛機制。市關工委組織動員2449名五老結對關愛孤棄兒、1.9萬名五老結對留守兒童,并和機關干部、老師一起形成“三幫一”結對關愛制度。分別從經濟幫助和精神撫慰、校外教育引導、學習習慣養成等方面幫扶,使關愛活動個性化、具體化、經常化。同時,建立臺賬,制定半年檢查、年終評比總結等制度,保證活動取得實效。在全市各學校中普遍推行“代理家長”制。在組織五老結對關愛過程中,有3208名五老與留守兒童、孤棄兒等結成對子當“代理家長”。二是聯席會議制度。市委辦、市政府辦印發《全市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各縣(區)也都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許多鄉鎮(街道)確定專題會辦制度。三是健全組織領導機構。市里成立全市農村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形成4級聯動的組織領導體系。市、縣(區)教育部門和關工委成立“關心留守兒童工作委員會”,中小學校成立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形成政府、部門、學校協同推進的組織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