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莫偉
糖友易缺水,科學補水有門道
文/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莫偉

莫偉表示,與常人比較,糖友相對來說確實更易出現缺水。雖然有些糖友會出現多飲的情況,這是由于血糖高,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措施所致,但其也會出現多尿的癥狀,因而較常人消耗掉更多的水分。其次,血糖高會引起滲透壓高,導致排尿量增加而出現口干、缺水的癥狀。
糖友不僅易出現缺水的問題,而糖友缺水也會誘發更多的問題。“糖友如果喝水少,就會造成血液濃縮,過多的血糖和血液中的廢物無法排出,還會造成電解質紊亂。”莫偉提醒。
如果在血糖很高的情況下,又遇上體內缺水,是很容易誘發酮癥酸中毒等嚴重并發癥。因此,糖友們應該重視及時補水。
糖友缺水誘發的問題多,因此,糖友要掌握好體內缺水的信號,及時給身體補水。莫偉表示,出現以下這些癥狀時,提示體內可能缺水了。
口干、口渴。但體內缺水程度達到體重的2%時,就會有口渴的感覺,因此,口干、口渴是缺水的最主要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糖友因動脈硬化等因素(尤其是一些高齡的病人),會導致渴感不明顯,因此,不能僅通過口渴來判讀是否要補水。
皮膚干燥。缺水的另一個表現是皮膚干燥,這在冬季更加明顯。
頭暈、乏力。當體內缺水時,血液粘稠度會增高,導致供血不足,因而可能會出現頭暈、乏力的癥狀。
尿黃。身體組織缺水時甚至會濃縮尿液,尿量變少,尿液濃縮隨之增加,顏色也逐漸變黃。
有的糖尿病患者沒有渴感就不喝水,其實,當體內出現缺水癥狀時,已經說明缺水到一定程度了。莫偉表示,等到口渴再喝水這樣的習慣不好,最好養成定時適量喝水的習慣。糖友科學補水,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喝水量: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糖尿病患者如果腎臟、心臟功能好,一天可根據活動量來攝取水分,建議每天在1500~2000毫升左右,如果出汗多時要適當增加水分,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即排出多少水分就補充多少水分。
喝水方法:應采取少量多次的喝水辦法,可每次喝200毫升左右。此外,在早上起床后、進食前半小時、飯后1小時、臨睡前都要喝一小懷水。
水的種類:普通的白開水最適宜。除了白開水外,糖友也可以適當喝些茶飲。從中醫的角度而言,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是氣陰兩虛,因此,糖友喝茶飲可以選擇一些能補氣養陰的品種,例如平時可以用5~10克的枸杞、山楂、西洋參泡茶喝,如果有燥熱的情況,可泡3~5克的綠茶或紅茶。
此外,莫偉提醒,糖友補水的同肘也要注意健脾。因為脾胃虛的人多喝水就會出現腹脹,健脾才能幫助運化水分。因此,糖友平時可用淮山、白術等煲湯飲用,或自行按摩腹部的神闕穴、腿上的足三里穴等,有助于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