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歌
初次養鳥者選養什么鳥比較好?
文/淺歌

鳥類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的朋友,是天空中的精靈。很多鳥類羽毛艷麗、鳴聲清脆悅耳,不僅可以美化人的生活而且能夠讓人心情舒暢,尤其對于生活孤獨的老年人,養鳥更加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好處。
選養什么鳥要根據養鳥者自己的興趣、情況及愛好來決定。觀賞鳥的種類很多,有善于鳴唱的,有會學人語的,有通過馴教能表演小節目的,還有些鷹科、鸕鶿科的鳥調教后能狩獵。在所有的鳥類中,有些鳥較容易飼養,而有些鳥就比較難養。
初養鳥者應選一些容易飼養的鳥類,如虎皮鸚鵡(俗名姣鳳),它的羽色艷麗多樣,很容易飼養,管理也方便。還有白腰(俗名十姐妹)、黃雀、金翅、蠟嘴、燕雀、鸚鵡等。這些鳥的姿態優美,有的鳴聲婉轉動聽。
有些雜食性的鳥也比較容易飼養。代表性的有百靈、畫眉、相思、八哥、鷯哥、烏鶇、松鴉、紅嘴藍雀等。百靈、畫眉、烏鶇鳴聲清晰悠揚,激昂流暢;八哥、鷯哥智商較高,能學人語,深受養鳥老人們的喜愛。
籠養鳥中最難飼養的要算食蟲鳥類,因為這些鳥在野外生活,基本上是以昆蟲為主食,剛捕獲的鳥會表現驚恐不安,不停地撞籠、拒食,死亡率很高。但是這類鳥羽色艷麗,鳴聲悅耳。如紅點頦、藍點頦、藍歌鴝、藍鸝、繡眼、鶯等。點頦鳥鳴唱“紅叫天,藍叫地”(即紅點頦學天上飛的鳥禽聲,藍點頦學地上的昆蟲鳴聲),也是很受人們歡迎的。
食肉鳥類,包括食肉的鷹和食魚類的翠鳥、鸕鶿等,主要是調教狩獵和觀賞。
有些老人退休后想養鳥,就問我,什么鳥好看,好養?我以為,初養鳥者應選一些容易飼養的鳥類,如虎皮鸚鵡,它的羽毛色彩艷麗,又容易飼養,管理也較方便。還有白腰文鳥、珍珠鳥、芙蓉鳥、交嘴雀、黃雀、金翅、蠟嘴、鸚鵡等。這些鳥姿態優美,鳴聲動聽,飼養方便。
虎皮鸚鵡 色彩艷而不俗,生性溫柔,不怕人,可用手擎著玩。耐粗飼,容易飼養繁殖。虎皮鸚鵡還因為它很會作秀,有豐富的表現能力,走起來,有點像人,腳爪左右交替著一前一后地向前邁步,腳爪靈活得如同人手一般,會用一只腳爪抓起東西往嘴里塞,能用結實的嘴做許多事,會玩各種玩具和游戲,一下一下地登梯子和在鳥籠上打晃,顯示出它高超靈活的技藝。
白腰文鳥 也叫白腰文雀,它的上體以栗褐色為主,腰部前段為白色,因此得名。它是食谷性鳥,所以又叫“禾谷鳥”。由于它喜歡小群活動,常十余只在一起活動取食,共入一巢過夜,鳥之間像兄弟姐妹一樣,因而得名“十姐妹”。又因為過去算命先生訓練白腰文鳥銜牌算命,故又稱“算命鳥”。
珍珠鳥 嘴呈圓錐形,原體羽灰色散綴許多小白斑點,形似“珍珠”而得名。經過人工選育雜交的體羽純正潔白,嘴腳橘紅鮮亮的珍珠鳥,行動敏捷活潑,鳴聲輕柔多變。
芙蓉鳥 是十分出色的“歌唱家”,雄性芙蓉鳥的鳴聲清脆婉轉,悠揚高亮,它那夢幻般的叫聲讓人飄飄欲仙。
要注意的是,買鳥時要選健康的好鳥:一要羽色光亮,雙眼炯炯有神,反應靈敏、食欲旺盛;二是腳和嘴沒有腫塊和其他毛病;三是泄殖腔周圍沒有粘糞和污穢。
放飛鳥兒,讓鳥兒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是很多養鳥的人夢寐以求的。如何把自己的愛鳥訓練成一只聽話的可以放心放飛的鳥呢?
1. 上架飼養的訓練法
將飼料置于訓練者的手心,給鳥啄食。每次喂料都用這種方法,經多次訓練后,鳥見手便不感害怕,反而會形成“手——有食物”的條件反射。然后在鳥啄食了幾粒飼料后,將手握成拳,使鳥啄食不到,多次后便形成“握拳——無食物”的第二個條件反射。以后,手稍離開鳥,使鳥能見飼料而啄食不到,饑餓時就會飛到手上來啄食。這樣啄食幾粒后再握拳,使鳥啄食不到,就會飛回鳥架。這樣重復訓練多次后,再加長距離。訓練到距離超過1米時,可解開頸線,任其自由來去。
2. 籠養訓練法
籠內食缸開始不放飼料,使鳥稍饑餓,然后將飼料置于竹片上,從鳥籠縫中伸入給鳥啄食。這飼料應是鳥喜愛吃的,如麻子、蘇子等。鳥在習慣于啄食竹片上飼料后,可逐漸把竹片移到籠門口喂食。以后,可打開籠門,讓鳥站立在籠門上啄食,并把竹片從籠前面伸入,讓鳥轉身,頭向里、尾朝外地站立在籠門上啄食。這樣重復后,再使鳥在關閉的室內自由飛翔。待它停止飛翔后,將鳥籠移近它,打開籠門,再將竹片從籠面伸入、引誘鳥站立在籠門啄食,并使竹片逐漸后退,誘使它跳回籠內。這樣反復地訓練1~2天后,鳥籠就可不移近它,鳥會自己飛入籠內啄食,形成飛入鳥籠內就有飼料吃的條件反射。在這基礎上,才可訓練其他技藝,但要注意鳥籠不能任意調換,它對不熟悉的籠,是不會飛入的。
經過訓練后的鳥。若將它握在手中,扔向天空或遠方,它便會飛翔一圈后回到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