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訊精選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體內葉黃素水平高的老年人,大腦灰質更多,回憶多年前學到的技能和信息的能力更強,意味著癡呆癥的風險更低。葉黃素又名類胡蘿卜素,常見于綠葉蔬菜中,如菠菜、西蘭花、卷心菜等,蛋黃也富含葉黃素。
研究人員測試了122名65歲~75歲老人的晶體智力、葉黃素水平,并分析他們的大腦結構。研究結果顯示,血液中葉黃素水平高的研究對象,測試成績更佳,關聯晶體智力的顳葉內側海馬回區域灰質更厚。
研究人員認為,“食物中的葉黃素影響大腦結構,可能在抵抗炎癥或者幫助細胞間傳送信號方面發揮著作用……某種特定的營養成分可以通過影響大腦特定區域老化進程而延緩年齡增長帶來的認知水平下降”。
一項新研究顯示,午飯后休息1小時可以使大腦年輕5歲。
這項研究涉及約3000名65歲以上的中國人——其中60%的參與者稱午飯后會午睡30分鐘~90分鐘。對于午睡時間更短、更長或者完全不午睡的人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的下降幅度是午睡1小時的人下降幅度的4倍~6倍。研究者說:“這些人腦力下降的幅度相當于年齡增加了5歲。”
口腔中經常寄生著多種細菌導致口腔疾病,比如牙周炎、齲齒等。但最近紐約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此類細菌的存在會增加胰腺癌的發病風險。
眾所周知,胰腺癌患者口腔衛生差,容易患牙齦疾病和齲齒。研究者考慮,口腔中的細菌及其主導的口腔疾病,是否與胰腺癌的發生有關聯呢?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361位美國胰腺癌患者和371位相仿年齡、性別、人種健康者的漱口水樣細菌含量。所有參與者最初是健康的,并參加由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和美國癌癥協會領導的持續癌癥風險研究。在研究開始獲得漱口水樣后參與者被監測近10年,以確定患癌者。
結果發現,口腔微生物組中包含牙齦卟啉單胞菌的人比那些微生物組不包含細菌者患胰腺癌的風險總體大59%。同樣,含伴放線桿菌微生物者至少有50%可能會患胰腺癌。
雖然口腔細菌與胰腺癌之間的確切關系仍需進一步研究,但仍然給平時不重視口腔健康的人敲響了警鐘,保持口腔的清潔衛生并非小事。
有人認為,喝酒后臉色發白的人酒量更好,這是真的嗎?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陳超剛介紹,喝酒后臉發白,是因為體內沒有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要靠肝臟其他酶類緩慢氧化。由于血液此時需要大量供應肝臟和消化系統繁重的代謝,造成外周血循環暫時性減少,這時表現為面部血液供應不豐富,因而顯得“臉白”。酒后臉白者如果酒喝多了,容易引起酒精中毒。
半夜常醒可不光是第二天讓人睡眼惺忪這么簡單。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它還可能增加房顫風險。
研究發現,半夜常醒的人發生房顫的風險比常人高26%;失眠癥也就是入睡困難或睡眠不足的患者,房顫風險比常人高29%。房顫是十分常見的心律失常,是中風和心力衰竭的主要風險因素。
由此可見,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可能有助于預防房顫。足夠的體育活動、少攝入咖啡因和晚上規律作息,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
不少人都經歷過倒時差的狀況,這是因為身體的生物鐘出現了紊亂,從而出現了一系列疲勞感,如昏昏欲睡、身體疲乏無力等癥狀,倒時差就是調節生物鐘恢復正常的一個過程。但最近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證明,反復倒時差會增加患肝臟疾病和肝癌的風險。
研究人員通過改變每周晚上燈光的開關時間,模擬了慢性時差對健康飲食的正常小鼠的影響。結果發現這些倒時差的小鼠失去了對肝臟代謝的正常控制。這不僅包括脂肪積累,也增加了膽汁酸的產生(膽汁酸水平升高與肝癌有關),導致肝臟出現慢性炎癥和纖維化。研究者推測,類似這種長期倒時差的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破壞人體內穩態并增加患肝癌風險。
如果不可避免地出現倒時差的情況,應注意多曬太陽,適量多吃一些高蛋白食物,避免飲用含酒精和咖啡因的刺激性飲料。多做游泳、跑步等有氧運動,能有效減緩時差帶來的不適感。盡量避免吃安眠藥來調整時差,效果并不好。在倒時差的前幾天,要強制自己按照目的地國家的時間調整作息;同時,配合飲食調理和運動,刻意讓生物鐘規律化,如此可大大減少倒時差所帶來的不適。如果已出現倒時差的不適,應盡量克制自己,如果目的地是白天,不論多么困倦疲憊,都要打起精神,和當地人一樣等到晚上再休息,這樣2天后就會恢復。
荷蘭一項研究發現,更年期早的女性,心臟病發作風險會增大。
研究者將31萬名女性參與者分為兩組:一組女性45歲以前便進入了更年期;另一組45歲以后才進入更年期。結果顯示,總體看來,更年期提前的女性患上冠心病的可能性要高50%;死于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高11%;因任何原因早亡的可能性也要高12%。研究成果推測,雌激素在促進血管放松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日,日本香川大學鈴木桂輔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通過心電圖及腦電波測量結果發現,香味不僅能使人身心放松,還能提高人的注意力。
研究者讓8名大學生在安靜的狀態下聞普通的香氣,同時測量其心電圖等數據。相比不聞香的情況,聞香時,大學生中有6人的緊張感和神經活躍度下降,7人出現了放松時副交感神經活躍度上升的情況;從腦電波數據看,有6人的注意力得到提升;另外,在15分鐘的算術測驗中,聞香的情況下,學生們的完成量增多,平均增加約15%。
這項研究表明,香氣能改善人的認知功能,生活中可以擴大香味的用途,比如在車內放香薰,以提高駕駛員開車時的注意力等。
醋丁洛爾、阿替洛爾、比索洛爾、美托洛爾、奈必洛爾和普萘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常用來治療高血壓、心力衰竭等。近期,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這類降壓藥可能加重老年癡呆患者的病情。
研究人員對1萬余名65歲以上的因心臟病發作而住院的患者進行分析,其中有一半的患者接受了普萘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的治療。結果顯示,服用β受體阻滯劑的中度或重度老癡患者較未服用該藥的患者而言,出現病情加重、無法獨立完成基本日常生活的風險增加了34%。
這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學》雜志上的研究建議,臨床醫生在用上述藥物前應充分評估患者的相關風險。按照個人情況合理使用,可以將相關風險降到最低,大家不用過于擔心。
法國維勒瑞夫保羅布勞斯醫院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腌肉不僅會增加腫瘤風險,還可能加重哮喘。
該研究對971名平均年齡為43歲的受試者進行了數據分析,其中42%的人患有哮喘。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完成一份食物攝入頻率問卷,在118條關于食物問卷的條目中,他們將火腿(兩片)、香腸(一塊)和干香腸(兩片)都歸為腌制肉。問卷結果顯示,所有受試者中,19%的人每周攝入的腌肉少于1份,48%的人每周吃1份至3.9份,33%的人每周至少吃4份腌肉。研究發現,7年后,每周至少吃4份腌肉的人中,22%的患者表示哮喘加重,比每周攝入不到1份的患者,哮喘惡化率高出76%。研究者在調整年齡、性別、教育水平、吸煙史等潛在影響因素后,該結論仍成立。這提醒我們,哮喘患者尤其要少吃火腿、香腸等腌制肉。
芬蘭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身材高大的成年男性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較低,患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風險也較低。
東芬蘭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統計了近9000名芬蘭男子的健康數據,他們沒有糖尿病史,平均年齡57歲,平均體重指數為26.8。在近5年的跟蹤隨訪中,有約700人患上了2型糖尿病,還有350人被診斷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研究發現,身高與2型糖尿病和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成反比,隨著身高的增加,胰島素分泌和作用效率會顯著上升。但身高和空腹血糖之間沒有明顯聯系。研究提示,身高矮小者可能更需要關注餐后血糖。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患有白內障的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出現抑郁的風險更高。
研究人員招募了4600名60歲以上老年人,給他們做了眼部檢測,以確定其是否患有白內障以及嚴重程度;同時,通過問卷了解了參與者抑郁癥的情況。結果發現,參與者中至少一只眼睛有白內障的占總人數的49%,8%的人有抑郁癥狀。排除其他干擾因素后,研究發現,有白內障的老年人患抑郁癥的風險上升了33%;一只眼有白內障同兩只眼都有白內障的,出現抑郁癥的風險一樣;未受過正規教育的老年人,患白內障與出現抑郁癥狀的關聯性更強,其風險會升高50%。研究還發現,人到老年,女性比男性更易患抑郁癥,且年紀越大發病率越高。
研究人員表示,患白內障的老年人出現抑郁癥狀,可能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視力下降會導致老年人與外界封閉隔絕,與人交流減少,導致抑郁;另一種是白內障的治療過程對老人產生了消極影響。研究人員建議,患白內障的老人一定要積極進行手術治療。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