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正風
淺說中國的剪紙藝術
文/劉正風
中國剪紙藝術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一種民間手工藝術,它反映了我國古老的歷史文化,是我國最具特色的手工藝術代表之一。
據說剪紙藝術的前身是在戰國時期,但那時候紙還并沒有出現,所以那時候的剪紙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剪紙。那么中國剪紙藝術的來歷究竟是什么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探尋剪紙的來歷吧!

清代剪紙 鴨子戲蓮

山西綿山剪紙 太原雙塔寺
剪紙,又稱剪花、刻紙、窗花。漢代司馬遷《史記》中記載有“剪桐封弟”故事,記述周成王用梧桐葉剪玉圭圖像,贈給他的弟弟姬虞。漢晉時,民間婦女就有用金銀箔和彩帛剪成方形花鳥貼在鬢角為飾的風尚。后來演變成民間美術形式,有了專業藝人和專門的剪紙手工業。
剪紙在民間廣泛用作窗花、門箋、團花,除象征吉祥喜慶外,還用作鞋花、枕花、梳妝鏡上的喜花,陶瓷器具上的邊飾等。民間剪紙來源于生活之中,出自勞動人民之手,常采用寓意象征手法和變形夸張手法,結構簡潔、風格明快,表現人民對生活的體驗和感受。

現代剪紙 抗日小英雄——雨來

福建漳浦剪紙 國色天香
現在剪紙的種類很多,黑白剪紙、套色剪紙、分色剪紙、刻金彩襯等。內容也很豐富,花鳥蟲魚、瓜果飛禽、民間故事、歷史人物、戲劇臉譜等。近幾年來,剪紙的發展變化更大。
現代剪紙不光具有觀賞性,還有時代性、裝飾性,受到現代家庭包括年輕人的喜愛?,F在,陜北已辦起剪紙博物館,剪紙還向聯合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剪紙已在不少國家辦過展覽,剪紙不光承載著歡樂與理想,還走向世界一展風姿。壽

陜西關中剪紙 關中八大怪

浙江剪紙 設茗知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