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Joy
探索跨界永久空間
Jeff Koons & LOUIS VUITTON
文| Joy
近日,LOUIS VUITTON與紐約知名藝術家Jeff Koons推出的全新“MASTERS 大師系列”隆重上市。他將達·芬奇、提香、魯本斯、弗拉戈納爾與梵高的杰作重現在Speedy、Keepall、Neverfull等多款LOUIS VUITTON標志性包款上,邀請人們重新審視這些經典藝術杰作。
從這點來看,藝術與時尚的關系淵源匪淺。藝術家和時裝大牌情投意合的合作能帶來大幅度的效益和品牌升級嗎?或許品牌在尋找新一輪突破創新,在這種趨勢下的童裝時尚又有怎樣的新態勢呢?值得探究!



如今的時尚潮流已被喻為“行動的藝術品”,而藝術和時尚也幾乎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重要元素,最經典也最原始的取材方式莫過于向各幅世界名作致敬。從1930年代意大利時裝設計師Elsa Schiaparelli與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Salvador Dail的首次跨界聯名起,從此衍生出不少時尚潮流“文藝復興”的經典范例。
再追溯到將藝術融合在時裝上的成功典范,就不得不提到Yves Saint Laurent了,這個為法國奠定時尚根基的高端品牌,早在1965年就將荷蘭畫家Piet Cornelies Mondrian的畫作《紅黃藍構圖》在裙子上完美演繹,又在1988年以現代三大先驅的傳奇畫家Van Gogh的《星空》《向日葵》等畫作經典重現,也掀起了時尚界的一陣藝術狂風。
就連經典英國鞋履品牌Dr.Martens也曾以其聞名世界的型號1461為藍本,揉合荷蘭中世紀畫家Hieronymus Bosch廣為人知的畫作《享樂花園》,把鞋面作為畫布,將圖騰烙在鞋上十足地浪漫逼人。也與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Giovanni Di Paolo 、英國著名畫家William Hogarth連袂蹦出時尚新滋味,低頭欣賞美鞋之余,還能欣賞名畫陶冶性情,真是一舉兩得!
種種事件證明,時尚和藝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了。如今,LOUIS VUITTON與紐約知名藝術家Jeff Koons又推出了“MASTERS 大師系列”。在大師系列中,Jeff Koons特地選擇了五位藝術大師的名畫作為圖案進行創作,包含了40款單品,這在 Louis Vuitton與藝術家的聯名合作中也是相當罕見。
就在今年一月,LOUIS VUITTON為非洲手繪系列開了限時快閃店,不少限量單品迅速售罄,更有買手們把它們炒到了天價。而編輯認為,這次大師系列地推出,更會引發一輪搶購熱潮!雖然有不少人士表示售價小貴,但對比起Jeff Koons的作品來說,價格真的是親民多了!
不得不說,LOUIS VUITTON是玩轉聯名的一把好手。如村上隆、Richard Prince、Christian Louboutin都買回家當做寶貝,更不用說今年大熱的Louis Vuitton x Supreme和LouisVuitton x fragment design,是不是有種錢包還沒有捂熱,現在又要被搶錢的感覺?
從收藏、投資、膜拜、潮流等角度,LOUIS VUITTON與Jeff Koons推出的“MASTERS 大師系列”絕對是聯名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每個品牌發燒友最值得張狂的系列。不禁要問,這個系列時髦點在哪?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LOUIS VUITTON下一次的合作對象又會是誰?






對此次跨界,眾多社會人士發出各種聲音,甚至有人質疑此次系列的美觀度,更有人大膽預測此系列的推出或許是LOUIS VUITTON創新路上的敗筆。當然,也有人認為此系列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不乏LOUIS VUITTON忠實粉兒的擁戴,粉絲經濟一如既往地讓“誰來買單?”的聲音不攻自破。
所以,無論Jeff Koons口碑如何,只要有人愿意高價買單,不就行了嗎?
但我們不能否認品牌尋求新生機的活力,“MASTERS大師系列”對于大多數人來講,它缺乏真實感和視覺可信度,世界名畫被用一種強硬的“手段”拉到包款上,這種創作方法難道不生硬嗎?編輯認為,時尚是隨著歷史和社會的發展而進展,它處于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就會表現不同的面貌,若將名畫用在當下時尚中,必先了解古典藝術和現代時尚之間的關系,認清古典藝術和當下時尚的使命、突破口是什么?
而在這一系列問題的轟隆聲下,兒童時尚的走向令人堪憂?興奮?
回顧代表性童裝品牌Baby Dior、Dolce&Gabbana歷年款式,它們圖案設計上均有一個共性:色彩繽紛、自然清新、圖案抽象化。拿Dolce&Gabbana來講,圖案主要取決于卡通和大自然植物紋樣,孩子仿佛生活在童話故事里,給人一種貼近大自然的感受,大人們更樂意為孩子購買此類童裝。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親民設計”更博廣大消費者眼球,而國內親子裝品牌Fiona Chen更將一直以來推崇的藝術圖案做到“幾何式趣味”,這也成為它的品牌精髓。
我想,這些品牌足夠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解讀當下時尚與藝術的關系,無不走相同的路線“賞析——解讀——做減——再加工”。這或許是當下品牌處理時尚與藝術、尋求新生機的基本規律。
可以說,設計師把時尚當做一種潮流,同時把時尚當做一種藝術,把一款服裝做到完美時,這件衣服就不只是產品,而是藝術品。很多時候,設計師無力達到理想的境界,至少,我們相信他能把每件產品像塑造藝術品一樣,一點點地把時尚的元素融進去,一點點地去完美它。
或者時尚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只是被商業繁華包裹未被人了解,但總有人開始發現并漸漸明白,時尚不是物質的,而是一件與精神相關的事情。
從繪畫與時尚接軌等經典先例,再到Jeff Koons與LOUIS VUITTON的“MASTERS大師系列”可窺見一斑,或許他們正在追溯時尚與繪畫的淵源,尋找時尚品牌存在的本質意義,還原到生活當中,成就真正的奢華藝術。
我想,這才是跨界合作的永久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