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楊
神奇女俠
Wonder Woman
文|楊楊

之所以拯救他人不應該來自一個確切的目的,而是對善的信仰。這部電影會開啟孩子們的“新英雄觀”。


神奇女俠,作為美漫史上第一位女性超級英雄,歷史地位很高,足以比肩DC另外兩位元老——超人和蝙蝠俠,但在國內的知名度卻遠不如其他兩位巨頭。
神奇女俠的漫迷們喜歡她,不只是單純因為她的美貌,更為重要的是,這個角色博愛、善良、堅韌又不失優雅。
值得一看的是,神奇女俠被搬上大熒幕后,與超人和蝙蝠俠等作品相比,在內涵層面突破了超級英雄電影的局限性——摒棄了其他英雄電影對“超人邏輯”的強調。
何謂“超人邏輯”?
指的是特定英雄所獨有的“英雄價值觀”,如蝙蝠俠的打擊犯罪之道,蜘蛛俠的力量和責任觀,源于英雄對自己“英雄性”的“高自覺度”。這縱然能包裝英雄的人格形象,卻也拉開了與觀眾的距離,特別是孩子。
而《神奇女俠》這部電影則是個異類:盡管主角擁有“亞馬遜的戰士公主有責任打敗阿瑞斯拯救人類”的觀念,但不一樣的是,這一次觀眾清楚,它實質上是一個錯誤。她面臨的是戰爭,打敗阿瑞斯也不可能結束戰爭,所以這是一個無效的“超人邏輯”。
當神奇女俠意識到這個現實,發現真正的敵人是創造戰爭的“人性惡”本身時,這部電影的核心命題便完全不再具有“英雄特殊性”,也不再局限于“打敗敵人,解決麻煩”。
人類本性是善惡模糊的,那超級英雄、神明,甚至任何一個有能力去幫助結束戰爭的人,是否還有必要這么做?所以女俠才糾結,但女俠看到史蒂夫犧牲自己,難道史蒂夫作為人類不比她更清楚這些嗎?
最后,電影給出了答案:這不重要,之所以拯救他人不應該來自一個確切的目的,不應該抱著“一定要怎樣”的執念,而是對善的信仰。至此也完成了對神奇女俠形象的塑造。
所以,這也并不是用愛拯救世界,恰恰相反,作為大愛化身的神奇女俠最后終于意識到到,愛是拯救不了人類的,但愛是拯救行為的源動力。
就像人類幫助同伴,是為了得到什么結果嗎?只是他們相信這么做是對的而已。這也是神奇女俠人物最終形象的關鍵立足:散播精神力量,鼓舞正義的人。相信這部電影會開啟孩子們的“新英雄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