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靈巖寺羅漢像里的秘密
“登泰山不到靈巖,不成其游也。”的說法一直有。然而,我詢問一些外地的朋友,登過泰山的不少,知道“靈巖寺”的卻并不多。
雖為“四大名剎”之首,靈巖寺的人流量卻一直不高。你看:靈巖寺的建筑樸實無華,沒有高大的山門,一間青磚瓦舍充當寺門,既無紅墻,也不覆蓋琉璃,使人很難想象這座寺廟曾經的興盛,以及在佛教歷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但在我的心目中,這座古剎仿佛一部封面平淡無奇,內容卻讓人越讀卻想深入的大書……
高聳入云的辟支塔,傳說奇特的鐵袈裟,隋唐時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羅漢像……凡此種種都讓我入迷。
讓我入迷的還有靈巖寺的院子里那兩棵長的特別美的銀杏樹,伴著幾縷升騰的青煙,美的相當有意境。
還記得有一次去寺內拜訪住持弘恩法師,小雨淅瀝,黃葉滿地,回頭看到法師一身海青,撐傘站在遠處高大的銀杏樹下,佛音裊裊,香霧繚繞,那畫面要有多美好就有多美好。
靈巖寺有“三絕”:辟支塔、墓塔林、宋明羅漢像。三絕”之中,40尊宋明時期的羅漢像尤其令人叫絕:羅漢像由普通黃泥塑成,并以天然礦物質著彩。“他們”最大特點是逼真,不僅其比例尺寸與真人相仿,而且所有細節,均比照真人仿制,仿制之精細傳神,會讓你走進千佛殿,就像走進了真實的人群當中!
迎著他們投來的目光,你會感覺到那是一種真實的對視。稍加留意還會發現,羅漢的手背、腦穴和脖頸等處,隱隱青筋暴露。而且,這些青筋還根據羅漢的表情動作而發生變化,似乎能讓人感覺到他們血液在流動,脈搏在起伏。羅漢的形態、表情也極為豐富。他們或端坐,或拄杖,或合掌,或口講手指,或側耳傾聽。有的和善,有的慍怒,有的勇猛……有的閉目沉思,有的俯首低吟。袈裟衣飾也處理得自然流暢,線條虛實曲折,隨著不同的姿態而起伏飄動。梁啟超曾贊之為“海內第一名塑”。
更令人稱奇的是:1982年維修時發現,每尊羅漢還有像人體一樣,用絲綢仿制的五臟六腑,經醫學家鑒定,基本符合人體解剖學原理!這種由表及里的精致,堪稱獨一無二,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不過,這,究竟是一種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還是另有別的深意?時至今日,早已說不清答案,這樁撲朔迷離案也同這座古老而神秘的古寺里其他的傳說和秘密一樣,凝固成這里的每一寸土地。
資訊站
票價:60元
開放時間:8:00-17:00
電話:0531-87468097
地址: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
景區亮點:
1.參觀千佛殿中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40尊泥塑羅漢。
2.欣賞九層辟支塔塔基上的浮雕;寺后山上可訪卓錫泉、袈裟泉及甘露泉。
特別提醒:
1.因靈巖寺在山上,相對位置較高,拾級而上會消耗不少體力,建議夏天來的游客多帶一些水,以防脫水。
2.寺廟后山的山路夏天多蚊蟲,建議穿舒適的長袖長褲,或者自帶風油精。
交通指南:
1.長清區至靈巖寺的直達巴士,每天只有一班,早上6:50在長清區靈巖寺旅游區管委會發車,抵達靈巖寺停車場。返程車17:00從靈巖寺開出。
2.還有在濟南火車站坐去泰安的大巴,在靈巖寺廣場下車,然后打車抵達靈巖寺,打車路程約10分鐘。
3.自駕路線:京福高速-萬德出口下-沿104國道北行約200米-靈巖廣場處沿景區指示牌東行約9公里-靈巖寺,下高速后約10分鐘車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