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峰
甘當傻倉官
◎吳長峰

1963年,我的家鄉(邯鄲館陶縣柴堡鎮齊堡村)發大水,房屋倒塌,糧食顆粒不收,全靠政府運來糧食、蔬菜,供給災民,維持生活。
洪水過后,我在院子里挖了一個地窨子作為臨時住處。父親患有多年的氣管炎,天冷,又吃不飽,一動就上氣不接下氣,愁得母親偷偷掉眼淚。
我在糧站工作。為了災民能就近購糧,縣糧食局在多村設站,我們四名同志分包的是淺口糧站,糧倉設在附近的10戶社員家里。三年困難時期剛過不久,又遭遇特大洪災,社員們把糧食看作無價之寶,管我們糧站的工作人員叫“倉官”。
一個親戚找到我,勸我說:“你父親帶著一身病,還吃不飽飯,怪可憐的。眼下你掌管著糧食,大小是個‘倉官’,趁沒人的時候,鼓搗出一袋谷子、一袋白面,我偷偷給你送到家里,全家人有吃有喝,也能讓你父親養養身體。最后清倉盤庫時,上級領導也弄不清問題出在哪兒。”我深思片刻,說:“因為咱們是親戚,我就說實話吧。父親經常囑咐我,不管干哪一行,千萬記住,餓死不吃黑心飯,窮死不花臟心錢,我不能忘記老人的囑托。再說,我是一個共產黨員,更不能敗壞黨的聲譽和威望。用賊心當孝心,我不干。”聽了我的話,那位親戚先是不說話。過了一會兒,他沮喪地說:“唉,我嘮叨了半天,你好像是一竅不通。真沒想到,你是個傻‘倉官’。”
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我嚴格要求自己,始終沒有私自動用國庫的一粒糧食和一兩面粉。
為了讓父親能吃上白面饅頭,我從自己每天的伙食中省下二兩細糧,周末在糧站食堂里買了饅頭,給父親送去。父親邊吃邊說:“兒啊,吃著你省下來的饅頭,我心里踏實。”我對父親說:“您老人家放心吧,我一定按照您的囑托,走好人生路。”父親點了點頭,露出了笑容。
摘自《燕趙老年報》圖/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