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家外國專家局出國培訓管理司
嚴格監管 提質增效出國(境)培訓助力“學習大國”戰略
文/國家外國專家局出國培訓管理司
2012年12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同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親切座談時強調:我們的事業是得到世界人民支持的事業,是向世界開放學習的事業,是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事業。我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注重學習吸收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國相互借鑒、取長補短。
2014年5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召開的外國專家座談會上強調,中國要永遠做一個學習大國,不論發展到什么水平都虛心向世界各國人民學習,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加強同世界各國的互容、互鑒、互通,不斷把對外開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永做學習大國”的戰略思想賦予了出國(境)培訓工作新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加強和規范因公臨時出國和外事工作的政策規定,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對因公臨時出國和出國(境)培訓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013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要求外專等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出國培訓總體規劃和監督管理,嚴格控制出國培訓規模,科學設置培訓項目,擇優選派培訓對象,提高出國培訓的質量和實效”。2014年中央將“加強對出國培訓的監督管理,壓縮規模,提高質量”作為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的一項重點工作任務,要求相關部門共同抓好落實。201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印發《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中發〔2015〕29號),要求:嚴格規范和改進境外培訓工作。干部教育培訓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工作需要,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擇優選派培訓對象,合理確定培訓機構,嚴格培訓過程管理和效果評價。

“高性能服務器關鍵技術及認知計算前沿培訓班”赴美國IBM公司進行培訓
作為全國出國(境)培訓工作歸口管理部門,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外國專家局按照中央新精神新要求,切實轉變思想,改進工作作風,認真梳理問題,厘清工作思路,堅持“從嚴控制、為我所用、突出重點、少而精”原則,以加強和規范出國(境)培訓管理為重點,大力推進制度建設,不斷創新管理方式,出國(境)培訓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在認真總結“十二五”期間工作、全面分析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和存在不足、研究改進措施的基礎上,國家外國專家局制定了關于“十三五”期間全國出國(境)培訓工作的指導意見,緊密圍繞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優先發展戰略, 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確定優先支持領域,優化培訓結構,加強分類指導,推動實施重點項目。
國家外國專家局緊密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需求和深化改革發展的急需,堅持問題導向,因事立項、因事定人,突出培訓主題,著力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依托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重點工程、重大科技專項,進一步加大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專業技術人才培訓,特別是中長期培訓項目的支持力度,并與人社部、科技部、工業信息化部、農業部等行業主管部門共同推進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青年領軍人才境外研修項目、軟件和集成電路人才培養計劃、高端裝備人才培養計劃、農業科研杰出人才等方面的重點培訓項目,切實加大對科技領軍人才、企業家、高技能人才等創新創業人才培訓支持力度。2017年初啟動了“新材料人才境外培訓計劃”,重點選派中青年技術骨干赴境外參加培訓。
最近我們正在與科技部、教育部相關司室探討建立“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青年拔尖人才境外培訓計劃”實施方案。繼續推動利用中美、中以等政府間雙邊交流機制,支持教育部、衛計委等部門開展相關培訓。近年來,專業技術人才類項目人數占計劃總量的60%左右,占比進一步提高;中長期項目穩步增長,即使黨政干部類培訓也要求具體到專題開展培訓,項目結構明顯優化。在社會保障、法律、信息網絡安全、新材料研制、先進制造(大飛機)等領域一批培訓項目成果已發揮重要作用。
在優化結構的基礎上,出國(境)培訓規模大幅壓縮。按中央部署對全國出國(境)培訓項目和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和清理,要求各地各部門堅決停止組織實施計劃外出國(境)培訓項目;從嚴控制境外資助和“雙跨”培訓項目。針對一些項目存在培訓主題空泛、日程安排不符規定、參訓人員照顧搭車等問題,國家外國專家局在審批中堅持原則、從嚴把關,嚴格人員選派標準,堅決取消因人找事、安排照顧、無實質性內容、無實際需要及參觀考察性質等一般性培訓項目。
出國(境)培訓管理進一步規范。國家外國專家局重點圍繞立項審批、執行審批、境外監管、結項總結這四個關鍵環節,推行“內在邏輯關聯、要素互為因果、量化裁量合理”的精細化管理,建立健全“事前可預防、事中可監控、事后可追溯”的監督管理體系。
在創新管理方面,首先是修訂完善《出國(境)培訓項目審批細則》,強化分級審核流程管理,擬訂了申報材料及留存材料清單,明確了申報材料審查標準,對每個審批環節都規定了時限要求,減少自由裁量權,保證審批工作公開公正。全面推行量化審批,實行“二上二下”項目計劃申報審批制度。合理確定執行率、日常管理等多個參考因素的分值比例及加減分標準,通過量化測算,確定各地方各部門項目計劃“指標控制數”,從嚴控制培訓總量。通過“二上二下”,在計劃審批過程中增加國家外國專家局與各單位的溝通指導,使批準的項目計劃更好契合地方和部門發展實際需求,進一步提升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
國家外國專家局通過開發“因公出國(境)培訓項目管理系統”,從2015年開始,全面實現了網上申報、網上受理、網上審批,項目計劃和執行材料申報、審批、問題反饋和補充材料、下達計劃和批準文件等環節全部通過系統在線實現,取消紙質文件,對審批中發現的問題在經過所有工作流程后一次性告知,材料齊備并符合要求的項目最快幾個小時就能辦理完畢,極大提高了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同時,我們將一些可以量化的標準固化到審批流程中,如由計算機系統通過身份證信息來校驗參訓人員年齡,超過55歲的人員一律不能錄入系統,不留后門,杜絕了超齡人員參團。
2016年底開發完成“因公出國(境)培訓項目對接洽談系統”,該系統公開了培訓團組對培訓機構的綜合評分,下一步還將展示精品課程,使項目單位與境外培訓機構可以隨時實現網上項目洽談對接,培訓內容、課程安排、師資及翻譯、生活接待和費用預算等洽談過程全部網上留痕,最大限度減少培訓機構選用過程中不確定因素和中間環節,推動實現公開公正,防范廉政風險。
而在監管追責方面,按照“誰組團,誰負責”“誰派出,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原則,建立完善項目組織實施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責任追究機制;完善培訓項目計劃審批與執行的工作標準和工作流程,堅持問題導向、因事立項原則,強化預算約束,嚴格審核把關。

“金融風險防范高級培訓班”在美國VISA公司進行培訓
凡屬國內培訓能解決問題的,一律不得出國(境)培訓;堅決取消一般性出國培訓項目;從嚴審批黨政干部類培訓項目,防止規模反彈;堅決制止和堵住組織實施計劃外出國(境)培訓項目的漏洞;通過培訓團組和境外培訓機構在線填寫工作日志、培訓質量雙向評估表等手段,進一步強化境外培訓活動動態監管;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建立境外培訓工作年度統計報告制度。
針對近年來發生的幾起典型違規違紀案例, 2015年國家外國專家局制定了《關于對因公出國(境)培訓相關違規違紀行為處理的意見》,先后通報處理了編造虛假境外培訓日程、擅自更改境外培訓日程、違規拼團、擅自延長境外停留時間、觀看淫穢表演、違規赴第三國旅游等典型的違規違紀問題,根據情節輕重分別給予組團單位暫停或取消其當年部分或全部出國(境)培訓項目的執行、暫停審批其下一年度出國(境)培訓項目計劃、責令退賠用公款支付的各項費用等處理,并會同相關地區和部門出國(境)培訓歸口管理部門、組團單位及相關部門,對當事人和相關責任人進行了嚴肅處理。
總體上看,通過專項工作和加強管理,黨的十八大以來,出國(境)培訓項目的針對性、實效性在不斷增強,培訓質量以及管理水平都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對戰略需求調研不夠深入、精細化管理有差距、優質境外培訓資源開發不足等問題。

工業與信息化部學員在德國弗勞恩霍夫物流研究院(Fraunhofer IML)實驗室學習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外國專家局積極開發利用境外優質教育培訓資源,根據《境外培訓合作機構管理辦法》,管理重點從以前事前資格認可轉移到事中、事后監管上來,轉移到搭建合作平臺和公共服務上來,加強對境外培訓機構培訓質量的評估,嚴肅查處境外機構違規行為,建立境外培訓機構禁入名單。開發境外優質教育培訓資源,加強與國際組織、境外知名大學、科研院所、專業培訓機構的合作,探索建立境外精品培訓課程資源庫,搭建國內需求與境外培訓資源信息交流平臺。
在成果共享方面,“十三五”期間,我們將開發完善培訓成果共享信息系統,建立完善培訓成果發現、總結、評估、宣傳和共享機制。把培訓成果作為檢驗出國(境)培訓工作成效的重要標準,加強培訓成果跟蹤、總結、評估和推廣應用。進一步強化出國(境)培訓效果和質量評估,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有選擇性、創造性地消化吸收、轉化應用培訓成果。
展望下一個五年,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切實改進工作作風,以改革創新精神和實際行動把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出國(境)培訓各項工作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資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