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副秘書長:中國城市化的例子是獨一無二的

聯合國副秘書長、人類住區規劃署執行主任華安·克洛斯(Joan Clos)在論壇上發言
7月21日,首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在成都舉辦。論壇發布了城市可持續發展《成都宣言》,宣言指出:2016年,全世界人口達到74.42億,城鎮化率達到54.3%。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8億,城鎮化率將達66%。城鎮化和信息革命是21世紀的兩大趨勢,將對城市治理、人居、就業以及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帶來巨大挑戰。因此,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將是確保今后實現全球城市永續發展、提升全世界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
本次論壇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及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聯合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承辦。論壇是中國政府和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共同簽署的“一帶一路”建設合作文件中首個務實合作項目。論壇以“‘一帶一路’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就城市動力與金融創新、城市設施聯通與空間區域發展、城市韌性與繁榮宜居、城市創新與共享經濟、城市文化與特色發展、城市治理與智慧城市等內容進行討論。
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執行主任華安·克洛斯(Joan Clos)表示,中國城市化的例子是獨一無二的,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這樣快速的城鎮化規模,所以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經驗,“我們應該不斷地利用中國的這些經驗,分析中國的成功例子,以及怎樣不斷地改進改善。”克洛斯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展示中國經驗的重要機遇。談到成都如何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華安·克洛斯說:“成都的發展經歷很有意思,在很短時間內就實現了農業化到工業化的轉變。我確信成都在未來會成為后工業時代、后制造業時代的經濟體。人們對城市生活質量的更高需求和城市高質量、有附加值服務的結合,會使得成都更具有活力,更可持續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指出,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050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城市人口還將增長12億,年均增加3500萬左右。“所以我們說‘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城市化未來的潛力巨大,前景廣闊,意義深遠。正是由于城市是‘一帶一路’國家承載人口和人類活動最主要的空間,因此我們也可以說‘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城市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也是全世界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徐林說。
論壇還發布了五個國際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包括四川省成都市、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四川省閬中市、貴州省荔波縣、吉林省長白山池北區。徐林表示,五個試點城市將踐行最先進的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做法、理念,期待這幾個城市未來能夠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樹立新的樣板。(文/徐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