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瓦爾·赫拉利
觀 點IN
人工智能時代,40億年未有之變局?
文/尤瓦爾·赫拉利

編者按:
尤瓦爾·赫拉利,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現象級暢銷書《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作者。本文整理自尤瓦爾·赫拉利2017年7月6日在中信出版社、百分點主辦的首屆Xworld大會上的演講。
人工智能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甚至整個21世紀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演變。
我們的生命是有機化合物組成的,不管是巨大的恐龍還是一只阿米巴蟲,一枚土豆,還是一個人,都是按照有機化學和物競天擇的規則演變的,在生命誕生以來的40億年中始終如此。
這樣一個延續了40億年的規則將會隨著人工智能的出現而發生根本變化,人工智能將替代物競天擇的自然選擇。我們的生命將根據計算機的智能設計,脫離有機化學的限制,進入一個無機的世界。
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有可能會看到有機生命和無機生命并存,甚至有機生命逐步被無機生命所替代。原先我們是碳基的,未來硅基會成為主要的生命形式。這是自生命誕生以來的40億年中第一次出現如此重大的變局。
上萬年以來,人類在演變過程當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力量,在21世紀人類也許將會逐漸失去這些力量,將其讓渡給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可以了解人類的喜好。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以前很多人會依賴自己的感覺、喜好,或者依賴朋友、家人的推薦來選擇讀什么樣的書。但是進入21世紀以后,我們逐漸把閱讀什么書、購買什么書這樣的權力讓渡給了電腦、計算機算法,讓渡給了網站。
當你進入到未來的書店時,有一個算法告訴你:我一直在跟蹤你,一直在收集你的數據,你喜歡什么書、不喜歡什么書,我都知道。它會根據對你的了解,以及它對于上千萬讀者的了解向你推薦書籍。
這只是人工智能的初級階段,進入到下一個階段時,算法將越來越了解你。今天越來越多的人不看紙版書,而是用手機或者電子閱讀器看書。當你在這些設備上讀書的時候,這些設備也在“讀”你。你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在跟蹤你、監測你,搜集你的數據,它們了解到哪一頁你會很快地翻過去,哪一頁你是慢慢閱讀的。這些數據會給出一些結果:哪些對你來說是無趣的章節,哪些是你喜歡的章節。以前當我購買了別人推薦的書,讀后雖然不喜歡了,但我還是會告訴每一個人這本書非常好。為什么?因為我不想丟臉,別人都說這本書很好。而計算機算法是不會被你欺騙的,它知道你讀到第5頁不讀了,或者讀到第42頁的時候不喜歡了。
人工智能還可以體會人類的情緒。下一步人工智能還可以連接面部識別的軟件。今天面部識別的算法還很初級,但是慢慢地,它會學會通過觀察臉部的表情判斷喜好。這就跟我們看別人一樣,我知道一個人表情背后隱藏著什么樣的感情。通過觀察面部表情,肌肉的變化,人工智能就會知道你是在笑還是在生氣,或者只是無聊了。
這是人類用來認知情緒的方式,今天計算機也在學習,甚至比人類做得更好。它們能夠找到面部活動的規律,并且用這種規律來分析和評判一個人目前的情緒狀態。我們把這樣的軟件和電子閱讀器結合在一起,就能夠判斷書對人產生的情緒影響。
你在看書的時候笑了,它知道你笑了;你看到某一章時生氣了,它知道你生氣了。作為一個作者,我經常會想象,書中的哪一章哪一節,會使讀者發笑?他們理不理解我埋在文中的笑點?能不能看出我寫這段文字是表達諷刺?我不知道,但是人工智能會知道。如果87.3%的讀者在讀到某一段的時候沒有笑,說明這不是一個有趣的笑話。
人工智能發展的最后一步是把設備和生物識別傳感器結合在一起,并植入人體內,這不是科幻小說,已經實實在在在用了。生物特征傳感器能夠持續不斷地監控身體的各項數據。我現在給大家作講演的同時,計算機能夠知道我每一刻血壓的變化。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你正在讀一本非常厚的書,比如《戰爭與和平》,你讀完后可能大部分情節都忘了,但是電子閱讀器通過生物識別傳感器記錄了你閱讀這本書的狀況。在我讀完《戰爭與和平》之后,這個設備就知道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性格特點是什么,于是就可以向我推薦適合的書籍。
人工智將對于你個人、和你相處的人非常了解,因為迄今為止所有的郵件、微信、手機通話它都在追蹤。當你看書、看電影時,它在監控你血壓心率的變化;你每次約會的時候,它也在監控你約會情況的變化。根據這樣的了解,智能設備能夠圍繞生活中重要的決策給出建議。比方你應該學什么,該生活在哪兒,應該在哪兒上班,甚至和誰結婚。舉個例子,基于你個人、你的伴侶的信息,以及對幾百萬成功或不成功的伴侶關系的理解,人工智能可以告訴你:現在你和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結婚的概率是90%。雖然你心里可能會想,我有能力找到一個更漂亮的伴侶,但人工智能會告訴你,根據它的統計數據,在一個成功的婚姻關系當中,只有10%的因素是取決于外表的。它會給出結論:從長遠來看,你和現在這個人在一起會是最幸福的,你應該和他或她結婚。
在這樣的一種設想當中,決策的權力已經從人類手中移交給了算法。特別需要理解的是:作出決定的能力就像肌肉一樣,不用的話就會退化。對計算機信任越多,依靠人工智能來作決定越多,人們就會失去自己作決定的能力。
隨著人工智能變得越來越好,人類有可能會被擠出就業市場,這將對整個社會的經濟和政治都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比如說人工智能取代司機。十年前,如果說計算機駕駛的技術比人更好,大家會覺得這是一部科幻小說。但是今天所有專家都達成了共識。可能再過一兩年時間,計算機就能夠比人類駕駛員的平均水平好得多。屆時數以百萬計的出租車、卡車、公交車司機會失業,讓位于自動駕駛汽車。今天世界上汽車事故每年造成130萬人死亡,比戰爭暴力還要多一倍。大部分汽車事故都是人為造成的,比如酒駕,開車的時候打電話、發信息,等等。人工智能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自動駕駛的汽車永遠不會喝酒,也不可能在開車的時候接打電話,這樣自動駕駛系統就能替代人駕駛汽車。
人工智能也能解決道德倫理上的難題。
理論哲學上的行為和人類實際行為是有巨大差距的,但是有了計算機人工智能,我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把世界上最優秀的哲學家集合在一起,讓他們坐在一個房間,給他們一年時間討論道德上的難題,不管最終拿出了什么方案,就把這個方案寫到自動駕駛汽車的程序當中。在倫理道德決策方面,人工智能有可能在平均意義上比人類更好,因為這意味著每一輛自動駕駛的汽車里面的駕駛員都是孔子,這樣會帶來很多優勢:更加安全、更加便利。
人工智能還可以做更優秀的醫生,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人工智能在疾病診斷方面能夠做得更好,提出治療方案的平均水平比醫生更高。普通醫生的知識和能力是有限的,一個醫生不可能知道全世界所有的疾病、藥物,不可能每天都在更新知識,而對人工智能來說,這些信息都是無限,它可以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熟知全世界所有疾病,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跟蹤一個患者。
在以色列,我的私人醫生每年給我做一次體檢,報告我的健康狀況。有了人工智能之后,相當于你身邊跟著一個醫生,隨時追蹤你的血壓。即使我現在在中國,我的人工智能醫生也能隨時了解我的健康狀況,每0.5秒更新一下我的血液指標。即使不是每年做一次體檢,對于癌癥這樣的疾病在剛剛出現癌細胞的時候也能夠發現,并且人工智能會發現癌癥早期的癥狀,并提出診療方案。
一個好醫生不僅僅了解病情,還需要了解病人的情感。有人認為人工智能做不到,事實上人工智能比人類醫生還能夠撫慰病人心靈。人工智能可以更加精準地分析病人的面部表情,說話的語調變化。它比人類醫生更加精確地了解病人情緒的變化。有時候病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狀態,但是人工智能可以,因為它在不斷監控病人的心跳血壓狀況等等。
當然想要創造出這樣一個人工智能醫生,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很多技術難題需要突破。人類醫生可能需要八年大學碩博連讀,臨床實習之后才能出師,但人工智能只需在技術上實現一次突破,人類得到的不是一個機器醫生而是無窮多的人工智能醫生,它可以被復制,這個比培訓人類醫生效率要高得多。
人工智能究竟意味著什么,目前還有很多的迷惑和疑問。
智能和意識之間究竟有什么區別?智能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診斷一個疾病,或者找到某一個疾病的治療方法,這是智能。但是人類的意識是感受外界的能力,包括情緒、感情、痛苦、愉悅、愛等等。人類和其他的哺乳動物,比如大猩猩、猴子等一樣,意識和感情是合二為一的。
但是計算機不一樣。在很多科幻小說或者科幻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人工智能逐步產生了意識,機器人、計算機變得非常智能,同時獲得了意識和情感,它們會變得非常憤怒,想殺掉所有的人類。但這些不是科學只是科幻。科學告訴我們智能和意識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計算機或者人工智能發展到今天,智能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人工智能的意識還是零。
換句話說:現在沒有任何指標證明或者任何跡象表明,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在未來能獲得意識。計算機只是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在工作,和人類以及其他的哺乳動物完全不一樣。
計算機會比我們智能得多,比人類水平高好多,但是它們仍然沒有意識。我們也許會有一個充滿智能機器的宇宙,但它們卻沒有意識和情感。
上億年的生命通過我們的意識不斷摸索,慢慢演變到今天的智能狀況,速度是非常慢的,需要數百萬年的時間。人工智能突然殺出來,它們用完全不同的路徑、方式,完全不同的發展模式,趕超有機的生命體。它們智能的進化和演變速度比我們快得多,但是它們沒有意識。
沒有人知道未來是什么樣,一切還懸而未決,同樣一個技術可以創造出完全不同的社會和世界。我們在21世紀曾經看到過這一幕,汽車、廣播、電視、計算機,相同的技術卻創造出社會主義的國家、資本主義的國家,甚至法西斯國家。
同樣,毫無疑問人工智能的技術會改變我們的世界,但是我們未來的社會究竟怎么樣?這會有很多選擇,而不是完全由技術來決定的。如果大家不喜歡我剛才描述的這個世界,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決定未來世界的因素,去消除風險,發揮技術好的那一面。
最后我想講的就是: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政府,在發展人工智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人工智能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問題,還要密切關注人工智能的發展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可能產生的影響。因此,我們在投資技術發展的同時,還要投入于其社會影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