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林然
光伏:裝機超預期與政策利好共振
本刊記者林然
在新能源汽車被推上風口浪尖,持續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的時候,或許少有人發現,同樣有“新能源”概念加持的A股兩大光伏產業龍頭:隆基股份和通威股份正在持續刷新股價新高。而在美股上市的晶科能源,兩個月內漲幅超過50%,曾經堆滿投資者累累白骨的光伏產業,如今進入了爆發黃金期?
2017年1-7月新增光伏裝機36GW,比去年同期增加13.66GW,遠超全年35GW的預期,這主要原因是中國補貼630之后下調幅度較大,項目搶裝影響明顯,同時成本下降導致分布式增長明顯。美國市場由于201法案的調查,導致不少項目提前備貨,從而出現了三季度,淡季不淡的情況,預計單三季度美國市場組件需求達到7-10GW。歐洲、日本市場整體穩定,而以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增長明顯。全球今年裝機量有望超過85GW。
8月底中電聯發布了7月份光伏并網數據,10.5GW的單月并網量再次大超市場預期,但是市場對此關注度明顯不夠??紤]到下半年領跑者計劃、扶貧項目以及分布式項目的規模,保守估計17年全年,中國光伏裝機容量預計達到45-50GW,較今年5月市場的預期25-30GW劇增60%以上,較7月的市場預期35-40GW上調約30%。
市場對行業未來的裝機量能否維持表示擔憂,今年可能是歷史高點舊調重彈。但業內人士表示大可不必擔憂:“經驗上來看,每年對于光伏行業未來需求的過分擔憂事后都證明是多慮,行業一直在超預期增長。另一方面,與以往不同,今年分布式的爆發具有可持續性,為未來的超預期提供了無限可能,尤其是7月10GW裝機中6GW的分布式進一步強化了信心。18年裝機仍將達到50GW以上,由之前擔心的下降上調到有增長,預測的中樞上調超過30%?!?/p>
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光伏組件價格持續堅挺,一線組件企業訂單量飽滿,產品供不應求。有人甚至認為,即使到年底組件價格仍會保持在目前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行業新增裝機24.4GW,超市場預期。結構上來看,首先地面電站17.3GW,較去年同期20.6GW有所下滑,仍維持高位。但考慮到16年年底國家能源局增補的11GW的指標,則上半年地面電站的裝機容量亦在情理之中。其次,分布式7.11GW,同比增長2.9倍是主要影響因素。除了一部分630未上車的遺留項目(也有部分項目存在驗收鎖定電價與并網送電兩部分開的情況),增長主要貢獻來自分布式。而行業專業媒體的統計亦能佐證:7月份的新增并網容量分布式超過6GW!其中國家電網范圍內11.2GW(分布式5.8GW),南方電網1.03GW(分布式120MW)。7月份新增并網數據中分布式占比到50%。
分布式的爆發具備持續性,核心在于不限指標、微觀動力強勁、經濟效應好。雖然國家能源局并未完全給出分布式中地面大分布、工商業屋頂分布以及戶用分布的詳細劃分數據。但根據彭博新能源的統計,2016年國內分布式裝機中地面大分布占比約42%,住宅分布式占比14%、工商業屋頂分布式占比44%。
屋頂分布式的爆發具有持續性:首先,全額上網部分與集中式電站一樣,每年都要面臨調電價的影響,具備主動和被動的需求,且規模不受限制;其次,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部分的0.42的度電補貼,明年大概率會調整(已經連續三年沒有調整)將會帶來搶裝潮;最后,戶用分布式具備的類家電的消費屬性和類固收產品的投資屬性將被逐步的放大和認同,產業鏈各家企業紛紛布局、快速拓展也是戶用光伏爆發的微觀動力。綜合來看,18年工商業屋頂+戶用住宅分布式按同比增速100%來算,規模將會達到24GW,再加上22GW的集中式電站指標,以及同樣不限規模的村級扶貧電站(17年4.8GW扶貧項目,1.8GW村級電站,18年預計扶貧項目超8GW,村級電站優先發展不限指標,18年預計4GW以上),18年全年裝機將會超過50GW!
除行業本身需求旺盛外,政府的對光伏行業的引導和支持也在逐步回暖。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近期下發了關于征求對《關于減輕可再生能源領域涉企稅費負擔的通知》意見的函,明確了可再生能源企業的稅費減免政策。具體條件之一是光伏發電產品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政策,從2018年底延長到2020年底。
申萬宏源研究員表示:“新能源光伏產業鏈在規模效應和技術進步的雙重推動下,距離平價上網指日可待,看好整個行業的復蘇和產業鏈的估值修復?!?/p>
光伏平價上網分為分布式和集中式兩種境況。目前商業全國平均的用電價格都在7-8毛錢,而屋頂分布式光伏的度電成本已經降到5-6毛錢,平價已經來臨。地面電站平均度電成本0.45-0.60元/kWh,距離0.25-0.45元/kWh的火電標桿電價仍有0.15-0.2元/kWh的差距,但業內人士表示,2019年實現平價不是問題。
分布式為平價帶來了層次感和次序性!僅考慮到每年新增裝機部分,不考慮存量的替換:每年中國新增裝機都在110-140GW左右,考慮到風電、光伏利用小時數明顯低于火電,每年實際新增裝機折合成火電容量約為100GW。假設平價后,風電光伏成本可以穩步降低,風光度電成本低于火電,新增裝機中風光占比各50%,那么對應的光伏年新增裝機量在200GW左右。
過去的兩年,由于棄光限電、補貼拖欠,以及搶裝帶來的價格的劇烈波動和裝機需求的波動,市場普遍存在對行業的過分擔憂。板塊內估值普遍較低,龍頭公司17年估值普遍低于18倍,考慮到業績的持續高增長,18年將低于14倍??陀^上來講,市場的普遍低估,也造成了超預期的不斷出現。光伏作為未來能源的重要形式,具備重要的戰略意義,空間巨大。而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國內的光伏產業鏈異常強大,可能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具備全球影響力與主導權的行業。而從國家推動領跑者計劃、16年底指標增補以及17-20年新增86.5GW的集中式指標、分布式不限指標等一系列動作來看,國家對能源變革以及產業扶持的決心和毅力不容懷疑。在國內分布式爆發,以及平價上網漸行漸近,國外新興市場光伏裝機快速啟動的大背景下,行業需求迎來拐點。板塊估值將迎來重估。

光伏產業鏈個股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