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也美麗
——安吉縣發布全國首個《美麗黨建工作規范》

◎本刊記者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浙江省安吉縣是習近平總書記“兩山”重要思想誕生地,也是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全國第一個生態縣。
10年來,安吉縣歷屆縣委在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等各項工作中,堅持以強有力的黨建為根本保障,以“美麗黨建”為總抓手,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美麗鄉村建設,推動美麗經濟發展,共建“綠水青山”美麗環境。
實踐出經驗。美麗黨建,衍生出《美麗黨建工作規范》。
6月27日,安吉縣《美麗黨建工作規范》在杭州發布,成為全國首個基層黨建地方標準,此舉旨在推動美麗黨建規范化建設,全力鍛造安吉山清水秀美麗黨建新樣板,引領安吉生態品牌優勢再提升。
竹林、茶園、甘泉、山巒……綠色在安吉不僅是一種顏色,更是一種理念。為了守住了這份難能可貴的綠,安吉縣穩扎穩打,一張“綠”圖繪到底。
2001年,安吉正式確立了生態立縣發展戰略,開啟了具有安吉特色的生態文明探索實踐。2006年,安吉主導制定了首個浙江省地方標準《生態村建設規范》,為全省新農村建設提供了示范借鑒,這也是《美麗鄉村建設指南》的早期雛形。2008年,安吉按照黨的十七大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戰略部署,在全省率先啟動“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注重將標準化作為工作推進的重要載體,把多年來農村工作“粗放型”“號召性”的工作方式轉化為黨委政府可抓可管可考核、定性定量定目標的工作模式,以建設“中國美麗鄉村國家標準化示范區”試點為契機,創新開展了以“中國美麗鄉村”一個標準,“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四個方面以及三十六項具體考核指標為主要內容的美麗鄉村標準化創建。經過2年多努力,2010年成功創建為“中國美麗鄉村標準化創建示范縣”。
在實現由“試點”轉化為“示范”后,安吉又充分發揮標準化在建設美麗鄉村中的基礎性作用,相繼制定了《美麗鄉村標準體系》《美麗鄉村考核指標與驗收規則》等近20個美麗鄉村建設地方標準,基本覆蓋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全過程、各方面。2014年以安吉縣為第一起草單位的《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國家標準通過國標委立項。
同年,安吉縣委提出了“基層黨建要引領美麗鄉村建設,要推動美麗經濟發展,要服務‘綠水青山’美麗環境,要著力形成具有安吉特色的‘美麗黨建’品牌”,全面掀開了“以美麗黨建引領安吉生態品牌優勢再提升”的新篇章。
從2015年起,安吉縣15個鄉鎮(街道)、208個村(社區)啟動“百村示范、千村晉位”專項行動,花三年的時間,分類建設、分片治理、分步實施,實現所有鄉鎮(街道)整鄉推進,所有村(社區)晉位提升。近兩年來,安吉先后打造余村村、魯家村等黨建先鋒示范村40個,山川鄉、靈峰街道等整鄉推進先行示范鄉鎮(街道)4個,構建形成4個示范帶、6個示范群、9條精品線的全域美麗黨建示范陣地。
有了扎實的積淀,美麗黨建工作規范呼之欲出。
6月27日,安吉縣《美麗黨建工作規范》在杭州發布,成為全國首個基層黨建地方標準。
《規范》以“黨建強、鄉村美”為目標,為安吉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了標準和具體操作內容,具體包括美麗黨建工作的術語定義、思想建設、組織建設、隊伍建設、服務群眾工作、作用發揮等板塊。
《美麗黨建工作規范》的出臺具有重要意義。它是一面鏡子、一把尺子、一個梯子、一個錘子,能夠反映、衡量基層黨建工作出現的不足,進而督促并幫助基層黨建工作提升和完善——浙江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姚志文如是評論。
記者了解到,“個個提升、處處示范、時時比拼、人人先進”是安吉縣“美麗黨建”的深刻內涵。
《美麗黨建工作規范》的發布有什么作用?
“工作規范的出臺,目的就在于通過標準化,來助推美麗黨建規范化建設。有了標準和引領,就有了目標,使得標準化與黨建工作達到同頻共振的效果。”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說。
過去,在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中,安吉嘗到了標準化的甜頭,而在抓基層黨建過程中,同樣積累了一批成果。比如,針對農村黨員居住分散、組織學習難、日常管理難、梯隊培養難等問題,溪龍鄉、章村鎮建立的“黨小組之家”,如今示范引領作用日益顯現:有的黨小組成立夜巡隊,在汛期、重大節慶時協助巡邏;有的黨小組成立護源隊,巡查轄區的河流和道路等。
因此,《規范》的出臺,總結提煉了安吉縣美麗黨建工作成功經驗,對硬件建設要求、考核指標、黨員管理等進行統一規范和量化,使基層黨建工作更具可操作性,以便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確保基層黨建建有要求、評有指標、管有辦法。
就拿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來說,《規范》提出了具體的標準要求,比如,農村基層黨組織應建有60平方米以上的黨群服務大廳,30平方米以上的黨員活動室,20平方米以上的群眾說事室,12米以上的黨建宣傳櫥窗;黨組織先鋒示范村,村集體經濟經常性年收入不低于50萬元;每年舉辦黨員政治生日、黨性體檢等活動。
有了《規范》的對照,鄣吳鎮黨委以“兩學一做”為抓手,以主題黨日為載體,開展以微心愿、微服務、微關愛、微黨課、微承諾、定崗位為主要內容的“五微一崗”行動,規范黨員日常行為,引導黨員在剿滅劣V類水、“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這也標志著安吉黨建工作已進入到細化黨規引領黨員言行的新階段。
“美麗黨建”在安吉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是落腳點最終還是要服務美麗經濟,引領各級組織健康發展、創新發展。
“縣委堅持把加強美麗黨建作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在黨建體制、內容、形式、載體等方面積極實踐,點燃了安吉生態發展的紅色引擎,不斷提升了黨建促發展的驅動力。”安吉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呂立介紹說。
農家樂作為安吉生態旅游一個特色項目和一大亮點,經過幾年的培育,目前已發展到近700家,同時出現了30家民宿、11個農家樂村。如何引導農家樂產業健康有序發展?2014年,縣委通過強化農家樂協會黨支部堡壘作用,大力發展專業型黨員人才,著力創新“互聯網+”營銷模式,進一步發揮產業服務經濟作用,破解農家樂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形成抱團發展、聚力發展的良好態勢。
溪龍鄉白茶產業青創聯盟黨支部書記賈偉多次帶領支部黨員學習討論新常態下白茶產業轉型發展方向,形成了“黨員骨干+白茶民宿+個性服務”的經營模式,一開始,很多年輕一代的茶企都不愿意去嘗試新的經營模式,認為白茶的發展就應該延續炒茶賣茶葉的模式。作為支部書記的賈偉,帶領黨員業主帶頭轉型發展,打造了白茶產業升級版,如今溪龍的白茶民宿成為眾多旅游愛好者的首選之地,為當地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把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水平作為先鋒示范村創建的硬杠杠,抓住了農村基層黨建的‘牛鼻子’,是美麗黨建引領農村發展的催化劑。”孝源街道黨委書記胡可立說,2015年,孝源街道實現了整鄉提升,班子建設、干部隊伍、基層基礎、服務群眾、幫扶企業等方面工作都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街道經濟總量首次破億,達到1.1億元,同比增長31.5%。
一直以來,安吉縣委始終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生態經濟創新發展最優先的位置,逐步形成了“人才資源集聚、人才平臺提升、人才服務優化、人才作用發揮、人才體制創新”“五位一體”人才發展體系,進一步深化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才創業創新的生動局面。目前,全縣已有國千人才17名,省千人才22名,南太湖人才130名,帶動和也科技、云界生物等一批科技型企業集聚,為“兩聚一美”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縣域經濟改革發展的縮影。2014年以來,安吉縣國稅局黨組以“我服務、爭一流”主題實踐活動為抓手,積極帶領機關黨員干部創新破難,優化審批服務環節,縮短審批時間,大大提振了企業主投資興業的信心。目前,清理全文失效文件142件、部分失效文件3件,行政審批事項從87項精簡為6項;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目前143項涉稅事項中108項實現“最多跑一次”,35項“零次跑”。
“建設中國最美縣域,成就‘美麗事業’,關鍵在黨,關鍵在各級黨組織,關鍵在各級干部。安吉將以《美麗黨建工作規范》地方標準的發布為新起點,將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貫穿于黨的建設各個方面,充分發揮黨在全縣各項事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趕超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營造政治生態上的綠水青山。”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說。

溪龍鄉機關支部黨員干部在主題黨日開展護美爭靚母親河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