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十萬職工可申請技能提升補貼
近日,云南省人社廳會同云南省財政廳,印發了失業保險支持參保職工提升職業技能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明確,依法參保累計繳納失業保險費36個月(含36個月)以上,并且自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初級(五級)、中級(四級)、高級(三級)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的企業在職職工,可以申請技能提升補貼。據測算,這項政策將使得我省每年有10萬名左右的企業職工受益。
通知明確了補貼標準,即初級工不超過1000元,中級工不超過1500元,高級工不超2000元,原則上可按高限發放。技能提升補貼標準可向地區緊缺急需職業(工種)予以傾斜,符合這項條件的,補貼標準上浮30%。(云南網)
云南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
日前,人社部發布了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地區和定點醫療機構開通情況,截至7月底,全國31省市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其中云南省全省已經開通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共有321家定點醫療機構開通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業務。
在選擇定點醫療機構時,有跨省異地就醫并需要直接結算的參保人員,可以登錄社會保險網上查詢系統(網址http:∥si.12333.gov.cn)實時在線查詢最新地區及定點醫療機構開通情況。開通地區的參保人員按參保地相關規定進行跨省異地就醫登記備案及就醫時,可從以上公布的名單中選擇定點醫療機構,以便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昆明信息港)
云南大力推動“雙創”體系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省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體系建設,2014年至2016年,全省通過“貸免扶補”、創業擔保貸款、兩個十萬元微型企業培育工程共扶持創業41.3萬人,新增發放貸款285.26億元,共帶動吸納就業133.6萬人,為全省就業局勢穩中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通過打造“互聯網+創業創新”新模式,開通“云南人社眾創網”上線,通過“資訊中心、政策文庫、公共人力資源服務、眾創空間、融資平臺、創業商城”六大功能,實施網絡創業幫扶,幫助創業者實現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從零起步”的一站式創業服務,進一步拓展創業扶持渠道。(《云南日報》)
云南將扶持創業主體40萬個
《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貫徹“云嶺全民創業計劃”實施意見》近日出臺,意見提出,2017年至2020年,全省要通過貸免扶補、創業擔保貸款和微型企業培育工程,扶持創業主體40萬個以上,發放創業貸款300億元以上,帶動就業100萬人以上。此外,要組織開展創業培訓15萬人次以上,打造一支1000人以上的創業培訓師資隊伍;積極搭建省級創業園、眾創空間、校園創業平臺眾創聯盟。
根據國家政策調整要求,我省“貸免扶補”、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創業期限,將由2年延長到3年,同時將過剩產能企業職工和失業人員、網絡商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也納入到政策扶持對象范圍,使“貸免扶補”、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扶持人員類別,從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含殘疾人)、復員轉業退役軍人、刑滿釋放人員、高校畢業生(含大學生村官和留學回國學生)、返鄉創業農民工這6類,擴大到9類。(昆明信息港)
云南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年度支付限額提高50%
日前,云南省人社廳、省衛計委省扶貧辦公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云南省醫療保險健康扶貧工作方案》,明確云南省將全面實施健康扶貧工程“三個一批”行動計劃,從參保登記、落實待遇、制度銜接等方面進一步健全完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制度,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
此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還將享有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門診待遇傾斜政策等8項傾斜性保障政策。(云南網)
云南發布2016年企業平均退休工資2340元
日前,省人社廳與省統計局印發《2016年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布云南省2016年的就業、社保等相關情況。目前全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581.80萬人,年末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人均2340元/月,私企員工平均月薪3182元。(云南網)
2019年底云南將完成4類對象危房改造
日前,云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全省脫貧攻堅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到2018年年底,云南要基本完成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4類重點對象C、D級農村危房改造,到2019年年底全面完成的總目標。
《意見》還規定1至3人戶控制在40—60平方米內,3人以上戶人均建筑面積不超過18平方米,不得低于13平方米。兜底解決的特困戶,改造房屋的建筑面積按下限標準控制。改造后的農房應具備人畜分離、廚衛入戶等基本居住衛生條件。(昆明信息港)
云南所有行業都能評正高職稱
來自云南省人社廳的消息顯示,今年職稱評審有較大的改變,針對體制外的人才,例如鄉土人才、民族民間文化人才、中醫藥人才等敞開了職稱評審的渠道,不受體制內外的限制;此外,下放職稱評審權限,解決了“評”、“用”脫節的問題,包括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把職稱評審權交給各用人單位,在降低政府運行成本的同時,突出用人單位的主導性。按照中央的要求,以往工藝美術師等專業人才,職稱設置最高只到副高,今年我省打破了職稱評價“天花板”,讓所有行業都能評到正高職稱。(《春城晚報》)
云南省今年底搭建醫聯體制度框架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實施意見》,到今年底,我省將基本搭建醫聯體制度框架,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試點,所有三級公立醫院都要參與,每個州、市至少建成1個有明顯成效的醫聯體。
建設醫聯體就是要實現區域資源共享,比如醫聯體內可建立醫學影像中心、檢查檢驗中心、病理中心、消毒供應中心、后勤服務中心等,為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提供一體化服務,率先在醫聯體內醫療機構問實現互認檢查檢驗結果。探索建立醫聯體內統一的藥品招標采購、管理平臺,形成醫聯體內處方流動、藥品共享與配送機制。(云南網)
云南累計投入250多億元改善貧困地區辦學條件
近年來,云南省著力夯實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累計投入250多億元,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5年來,新建校舍逾1000萬平方米;全面落實“兩免一補”,助力留守兒童、隨遷子女就學;對貧困地區教師加大補助力度,招聘特崗教師,推進教師職稱制度改革。
此外,云南建立起完善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著力開展幫困、助學,通過出臺《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意見》《做好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云南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實施意見》,堅決落實“兩為主”和“同城同教”政策。截至2016年底,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有38.14萬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的為32.26萬人,占84.60%。(人民網)
上半年云南省小微企業獲信用貸款超150億
今年前6月,全省地稅系統共向銀監部門和商業銀行推送117519戶納稅人信用評價信息,促成貸款1821筆,涉及金額達267.42億元,其中共向小微企業發放1381筆信用貸款,共計150.37億元。
“銀稅互動”由稅務部門向銀行推送納稅信用A、B級納稅人名單,作為銀行貸款的重要參考,協助金融部門對不同信用狀況的客戶采取差別化金融服務、管理措施。同時,可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查詢涉稅數據“綠色通道”,有效化解貸款難題,降低融資成本。目前,省國稅局、省地稅局、銀監局已與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20家銀行達成合作,共同推進“稅銀互動”項目。(云南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