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
【摘 要】伴隨著鐵路運輸的快速進步與發展,其中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尤其是運輸生產效率,這就需要相關部門積極優化鐵路運輸組織,提高運輸生產效率,從而實現鐵路運輸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關鍵詞】優化;鐵路運輸組織;提高;運輸生產效率
1.鐵路運輸的影響因素及其事故隱患
1.1鐵路運輸概述
鐵路運輸是其中一種最有效的已知陸上交通方式。鐵軌能提供極光滑及堅硬的媒介讓火車的車輪在上面以最小的摩擦力磙動。這樣,在火車上面的人會感到更舒適,而且節省能量。如果配置得當,鐵路運輸可以比路面運輸運載同一重量客貨物時節省五至七成能量。而且,鐵軌能平均分散火車的重量,令火車的載重力大大提高。鐵路貨物運輸是現代運輸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構成陸上貨物運輸的兩個基本運輸方式之一。它在整個運輸領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鐵路運輸由于受氣候和自然條件影響較小,且運輸能力及單車裝載量大大,在運輸的經常性和低成本性占據了優勢,再加上有多種類型的車輛,使它幾乎能承運任何商品,幾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積的限制,而這些都是公路和航空運輸方式所不能比擬的。
1.2鐵路運輸的影響因素
1.2.1人員因素。
由于人在運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運輸安全中起關鍵作用。影響鐵路運輸安全的人員包括運輸系統內人員和運輸系統外人員。運輸系統內人員主要指車務、機務、工務、電務、車輛、安監、客運、貨運等部門的各級領導人員、專職管理人員和基層工作人員,他們是保證運輸安全的最關鍵因素,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技術水平及心理素質。運輸系統外人員主要指旅客、貨主以及鐵路沿線居民、機動車駕駛人員等。他們對運輸安全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旅客攜帶“三品”上車而釀成事故;貨主托運危險品而不如實申報導致事故;在鐵路一公路平交道口,車輛行人強行過道導致事故;鐵路沿線人員拆卸鐵路設備以及在線路上放置障礙物威脅鐵路運輸安全。
1.2.2設備因素。
鐵路運輸設備是影響運輸安全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影響運輸安全的鐵路運輸設備包括運輸基礎設備和運輸安全技術設備兩類。運輸基礎設備有線路、車站、信號設備、機車、車輛、通信設備等。運輸安全技術設備包括安全監控設備、檢測設備、自然災害預報與防治設備、事故救援設備等。鐵路運輸事故按性質及所造成的損失,可分為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險性事故和一般事故等5個級別。典型的鐵路運輸事故有機車車輛沖突脫軌事故、機車車輛傷害事故、電氣化鐵路觸電傷害事故,以及營業線施工事故等。
1.3鐵路運輸的事故隱患
1.3.1機車車輛沖突事故。
車務方面主要是作業人員向占用線接人列車,向占用區間發出列車,停留車輛未采取防溜措施導致車輛溜逸,違章調車作業等。機務方面主要是機車乘務員運行中擅自關閉“三項設備”盲目行車,作業中不認真確認信號盲目行車,區間非正常停車后再開時不按規定行車,停留機車不采取防溜措施。
1.3.2機車車輛脫軌事故。
機車車輛配件脫落,機車車輛走行部構件、輪對等限度超標,線路及道岔限度超標,線路斷軌脹軌,車輛裝載貨物超限或墜落,線路上有異物侵限等。
1.3.3機車車輛傷害事故。
作業人員安全思想不牢,違章搶道,走道心、鉆車底。自我保護意識不強,違章跳車、爬車,以車代步,盲目圖快,避讓不及,下道不及時。作業防護不到位,作業中不加保護措施,線路上作業不設防護或防護不到位等。
1.3.4營業線施工事故。
施工組織缺乏安全意識和防范措施,施工安全責任制不落實,施工人員缺乏資質。施工前準備工作滯后,施工中安全防護不到位,施工后線路開通條件不具備,盲目放行列車。施工監理不嚴格,施工質量把關不嚴,施工監護不落實等。
1.3.5電氣化鐵路接觸網觸電傷害事故。
電化區段作業安全意識不牢,作業中違章上車頂或超出安全距離接近帶電部位。接觸網網下作業帶電違章作業。接觸網檢修作業中安全防護不到位,不按規定加裝地線,或作業防護、絕緣工具失效。電力機車錯誤進入停電檢修作業區等。
2.優化鐵路運輸組織提高運輸生產效率的有效對策
2.1提高鐵路分界口機車利用率
切實根據我國鐵路網的總體布局,為了有效避免地區分界口機車的不必要浪費,必須積極配合列調和機調。與此同時,還要依據各大分界口對車流的需求,進行機車合理安排,盡量減少列車等線、等排情況的發生,有效提高機車的運行速度。在正常情況下,禁止保留列車的產生,并嚴格控制分界口欠軸列車的接入,充分利用調車機的綜合能力,在中間站給欠軸列車補軸,以此有效提高機車的利用率,壓縮機車在外段的停留時間,從而有效緩解機車乘務員的超勞情況。
2.2加強組織協調,加強調度統一指揮
加強對調度日班計劃的審核,嚴格落實班計劃兌現分析考核制度,重點分析計劃兌現情況,并將計劃兌現情況與每月運輸組織獎罰掛鉤,提高計劃兌現率,從而提高班計劃質量。調度之間要加強聯系,落實貨車交口時分,落實股道接車,確保貨車按計劃運行及車流預告制度,從而減少機車乘務員待班時間及貨車途停時間,確保鐵路各分界口暢通。鐵路相關部門還需定期組織當地的各個管理部門,加強對分界口機車運行組織工作的有效管理,車務和機務之間要密切配合,盡量解決各地區鐵路分界口運輸所遇到的難題,營造良好的運輸生產條件。
2.3深挖運輸潛力,提高綜合競爭力
鐵路部門還需要積極構建和非運輸業合作辦公機制,實時掌控各地區管內的重點企業產量、庫存、去向等等,從而為適當調整運輸組織提供相對健全的決策依據。協調解決各大樞紐重點站裝卸作業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車流集中到達各站之間的勞動力配置,合理壓縮裝卸作業時間。另外,積極推進裝車的規模化、作業的流程化,協調非運輸業裝卸部門、發貨企業購置旋轉叉車、托盤、輸送帶等,在裝車條件相對較好的區域,實現集裝化裝車,并加大推廣力度,以此提高裝車的綜合效率。推進貨運生產組織職能由生產管理型向管理與營銷服務型轉變,由過去的單一貨場辦理向貨場辦理與駐廠服務相結合方式轉變,主動向客戶提供服務,主動組織貨源,主動開發市場,實現鐵路與用戶的零距離對接,運輸業與非運輸業高度融合,以此全面增強鐵路企業的綜合市場競爭力。
2.4優化裝卸車組織,壓縮中停時間
車務系統還需要加強裝卸車組織工作,構建卸車預警機制,及時組織分卸和裝車工作,針對空車集中接入的情況,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做到集中裝車與分散裝車的有機結合,以此減少不必要的等待時間。對貨運班車的開行,貨運部門應加強與貨主之間的溝通、聯系,全面了解市場,掌握企業的生產、銷售和裝卸勞動等綜合情況,嚴格按照指定時間,組織完成裝車工作。但是,在班列裝車不充足的時候,則需按照技術直達要求,組織補流開車,最大程度上增運補欠,以此達到壓縮中停時間的目的。
3.結語
總之,鐵路運輸組織是一項十分系統的、復雜的綜合性問題,特別是鐵路運輸中比較常見的問題都需要深入探究,以此優化鐵路運輸組織,并切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詳細分析,提高鐵路運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雖然目前我國鐵路運輸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但是相信通過不斷采取措施,實現鐵路運輸組織優化,并有效提高鐵路運輸生產效率,就一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鐵路運輸的和諧、安全、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澤.淺談提高鐵路運輸組織效率[J].東方企業文化,2014(7).
[2]路遙.淺議優化鐵路運輸組織提高運輸生產效率[J].科技信息,2013(19):462-462.
[3]張偉潔.淺議優化鐵路運輸組織提高運輸生產效率[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