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
【摘 要】速度目標值是鐵路主要技術標準之一,是鐵路行車技術的核心指標,因此如何科學、合理、經濟的確定速度目標值,是鐵路項目設計的重點。本文以時間目標值選擇為基礎,提出200km/h、250km/h、300km/h 3種速度目標值方案,通過綜合比選,推薦連鎮鐵路宜采用250km/h的速度目標值。
【關鍵詞】時間目標值;速度目標值;方案比選
1.概述
連鎮鐵路北起連云港市,沿寧連高速公路引入淮安市,與京滬高速公路并行,向南經蘇中揚州市,跨長江后止于鎮江市,正線全長305km。作為國家快速鐵路網的組成部分,對加強沿線地市與南京、上海的聯系,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拉動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時間目標值選擇、不同速度目標值方案比選等方面進行系統分析,選擇合理經濟的速度目標值。
2.時間目標值的確定
2.1相關規劃要求
通過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經濟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修建線路將使連云港、淮安、揚州、鎮江等城市更快捷的融入長三角經濟核心區,社會經濟將持續快速發展,形成區域經濟一體化。按照長三角交通規劃,長三角經濟區主要城市間和相鄰城市間實現“1~2小時交通圈”,各都市圈內部形成“1小時交通圈”。
2.2不同運輸方式旅行時間分析
連云港至淮安東(含)段主要客流節點連云港至上海間公路運輸里程為593km,鐵路徑路為連云港~淮安~丹陽~上海,566km;連云港至南京間公路運輸里程為343km,鐵路徑路為連云港~淮安~揚州~南京,393km;淮安至上海間公路運輸里程為460km,鐵路徑路為淮安~丹陽~上海,蘇433km。鐵路動車組按250km/h計算不同運輸方式旅行時間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公路旅行時間不能滿足長三角交通規劃中對主要城市間和相鄰城市間時間目標值要求,鐵路縮短時空距離的效果明顯。結合公路出行時間和城市規劃目標,若將連云港至上海、連云港至南京、淮安至上海的總旅行時間分別選擇在4~4.5h、4~4.5h、4~4.5h,將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而且時間目標值越短,優勢越明顯。
3.速度目標值方案比選
連鎮鐵路為客運專線,相鄰及銜接線路行車速度京滬高鐵、滬寧城際、寧杭城際為300km/h及以上,寧啟線、連鹽、滬通線均為200km/h。根據本線的功能定位,考慮與相鄰線路的匹配,結合時間目標值的要求、沿線自然條件、城市規劃布局,本文研究了200km/h、250km/h、300km/h三個速度目標值方案。
3.1技術經濟比選
不同速度目標值方案下技術經濟比選如表2所示。
不同速度目標值方案的投資差異主要體現在隨著速度目標值的提高,對線下基礎及線上配套工程的技術要求相應提高。具體從線路選線、路基工程、橋梁工程、軌道及其他工程四方面展開分析。
線路選線:本線經過地區位于蘇北平原,長江以南為二級階地平原,局部散布丘陵、低山。淮安至揚州段地形平坦,河網密布,不同速度目標值方案線位基本相同,跨越航道、道路基本一致,對橋梁工程數量影響不大。
路基工程:速度目標值的提高相應路基面寬度增加,土石方數量相應有所增大。
橋梁工程:不同速度目標值的橋梁動力參數不同,橋梁結構尺寸隨速度提高有所增加,同時兩線間距加大。200km/h采用T梁,250km/h以上采用箱梁。速度增加對橋梁結構變形、變位和自振頻率的要求都相應提高,工程投資略增加。
軌道及其他工程:當速度達到200km/h及以上時,軌道工程、運行控制系統、無線通信設備、變壓器容量、接觸網線材等方面隨速度目標值的變化工程投資相差較小。
3.2不同速度目標值對客流、旅客時間價值的影響分析
研究年度區域內客流主要由本線、京滬高速公路、寧連高速公路及國道承擔,本線與公路將形成競爭與互補的關系。公路具有門到門運輸、出行隨機性強及提供多點服務的優勢,快速鐵路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正點及提供全天候服務等特點。不同運輸方式旅行時間如表3所示。
從表3可知,采用250km/h方案大站停列車總旅行時間較小汽車和大巴車分別節省36min、102min,節時效果顯著,與公路相比在旅行時間上具備較大優勢。本線250km/h方案雖然投資增加7.15%,但較200km/h方案相比節省約19min,性價比較高。
4.結論
連鎮鐵路是京滬線徐州至鎮江段的輔助客運通道,對完善區域快速客運網絡、促進沿線城鎮化具有重要意義。采用速度目標值方案250km/h符合功能定位的要求,與客車構成特點及時間目標值相適應,與銜接路網速度目標值相匹配,符合我國高速鐵路發展趨勢,有利于實現項目效益最大化。因此,推薦連鎮鐵路速度目標值為250km/h。
參考文獻:
[1] 國家鐵路局.TB 10621-2014 高速鐵路設計規范[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5
[2] 陳小全. 京九鐵路客運專線速度目標值研究[J]. 鐵道標準設計, 2015, 59(10): 33-37.
[3] 趙永紅. 西安至寶雞鐵路客運專線速度目標值方案研究[J]. 鐵道標準設計, 2013, 8(9): 1-7.
[4] 侯 悅. 徐宿淮鹽通鐵路速度目標值研究[J]. 高速鐵路技術, 2016, 2(6): 65-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