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孝斌
【摘 要】現階段低破技術發展迅速,將祈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成功的運用到綠色建筑當中,可以節約能源、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改善當地和建筑環境質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有著重要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就對綠色生態城市研究以及低碳建筑技術應用研究等方面對我國綠色低碳建筑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展進行了梳理分析及總結。最后,展望了綠色建筑低碳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綠色建筑;綠色低碳建筑技術;市政工程
1. 低碳技術在中國綠色建筑中的應用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場,全國建筑總面積已經超過400億平方米,我國單位面積建筑能耗相對比較高,而且今后我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將達到16~20億平方米,到2020年將新增建筑面積近200億平方米。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國建筑能耗還將持續增加,并將成為未來20年能源消費的主要增長點。
2 .低碳技術在市政施工中的構想
朝向選擇與自然通風。樓宇設計采用空間對流方案,大多數樓宇均可南北對流,樓距加寬,單元中窗戶的對流情況,要考慮在自然通風條件下建筑熱濕過程的雙向傳遞,達到流通的效果。東南朝向最佳,能夠達到南北對流的更為上乘。朝向選擇的原則是,冬季能獲得足夠的日照并避開主導風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風并防止太陽輻射。為提高室內空氣質素,避免采用有毒物質材料及維修方法。遮陽及間熱。樓宇整體建筑規劃中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研究住宅的遮陽措施,頂層住宅,要進一步做好隔熱,如首層及樓頂,盡可能考慮綠化,提高居住區的綠化面積及居民的活動空間。避免因窗體的面積過大或全落地窗,使夏季的太陽輻射對建筑能耗影響極大,太陽輻射通過窗進人室內的熱量是造成夏季室內過熱的主要原因。外墻采用節能型墻體、加氣混凝土砌塊;窗玻璃采用LOW-E玻璃,減少室內空調的能耗,層面采用保溫材料擠塑板和綠化種植防水屋面。太陽光及遮陽板的使用。利用太陽能集熱器吸收太陽輻射能,將冷水加熱并儲存于帶有保溫結構的水箱中,控制溫差循環,實現24小時熱水供應.設置太陽能庭院燈,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并儲存起來,在光線暗到一定程度時自動發光,照亮小區街道。住宅建筑中為充分利用太陽光,設計中要對遮陽板進行研究,要保證室內具有充足的陽光,要控制室內的溫度和氣流,在遮陽板上安裝先進的感光器材,自動控制電源開關,保證空氣質量。低能耗和可循環物抖。使用高性能、低材耗的建筑材料,如采用輕鋼結構,空間形體靈活,壓縮了建筑周期,重量僅為傳統鋼筋混凝土結構的1/4。每個地區的氣候環境有所差異,要因地制宜,盡量采用本土成產的低能耗建筑材料。通過實驗表明,本土的建筑材料與非本土的建筑材料,在整個的生命周期中,本土的建筑材料從建筑物開始修建到建筑物整個生命周期結束,耗散出的能量最少。反之,非本土的建筑材料從建筑物開始修建,所耗的能量比本土建筑物耗能高出4~5倍。隔聲及路風控制。隔聲在建筑物設計當中十分重要,不僅要考慮所用的建筑材料的隔音效果,同時考慮該建筑物距離交通要道的距離,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對該區域的交通情況進行調研,同時采用先進設備模擬聲量測試噪音的大小,以及建筑物的隔音能力,距離交通要道所受到的實際抗干擾能力,選擇好建筑材料,并設置隔聲屏障,使室內與噪音有所分離。
3 .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與低碳技術不相符的問題及其表現
3.1 受傳統觀念影響,低碳經濟理念未落實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當前,低碳經濟的理念在市政工程施工領域人員中的認識存在著不同的高度,施工企業主管、高層、施工工人及監督部門等人員對低碳工程的意義還未得到全面認識與理解,同時,加上傳統的先浪費后節約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經濟發展理念的在我國大眾心中具有根深蒂固的影響,使低碳經濟理念在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未落到實處和產生一定的效果。此外,監理部門和主管單位未能對低碳理念的重視,不能對市政工程在施工過程中起到實時和全方位的指導作用,影響低碳經濟理念在市政工程中的推廣與應用。
3.2 成本因素制約,材料選擇未低碳化
低碳經濟條件下,要求采用節能、綠色、低環境污染的建筑材料,而當前,一些市政工程在對建筑材料的選擇時,經常會陷入一個誤區,認為處于資金成本因素的限制,選擇比低碳材料價格便宜,質量較次的材料較為合理與合算,實則不然。在短期看來,似乎較合算,但從長遠的角度出發,該種材料需要的后期投入大,且不符合城市環境改善的要求,而低碳材料能耗低、污染小,可以減少后期的能源投入和污染物處理的費用,獲得長遠的發展。
3.3 低碳技術未普及,能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未減
當前,由于受科學技術發展因素和技術人才缺失的影響,再加上有些市政工程公司對低碳技術的不重視,導致了低碳技術未能得到全面的普及并參與使用,從而仍舊使用一些過時的技術與施工設備和工具,使資源的利用效率未能提高,造成了大部分資源的浪費,廢棄物及污染物未能達到排放要求,增加了排污成本,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4 .市政工程施工低碳化的解決對策
4.1 堅持低碳的施工理念
項目的施工建設是市政工程的主要環節之一,所以,在市政工程施工時,要按照低碳經濟理念實行項目的設計與策劃。在企業內部,高層及主管部分要重視低碳理念,營造良好的企業低碳文化,從而增強企業員工的低碳節能意識,推進低碳理念的實行。
4.2 樹立能耗成本觀念,加強施工制度建設
在施工的過程中,要樹立能耗成本觀念,即控制油類、電能、水能等物質消耗,以降低能源成本,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市政工程企業可采用對低碳材料和技術的使用實行獎懲制度,積極鼓勵倡導施工部分應用低碳技術和低碳材料,加強對低碳資源利用的監管力度。同時,企業應從長遠利益的角度出發,走出選擇建筑材料的誤區,選擇高能效、低能耗的低碳材料而不是高能耗、低能效的低值材料。
4.3 推廣低碳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想要達到低能耗、高效能的目標,在市政工程施工的過程中,低碳化的施工技術是必不可少的。雖然目前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的低碳經濟理念及其技術還未能全面落實到市政工程的行業,但市政工程的各大企業應充分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加大對低碳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的投資力度,以提升市政工程行業的低碳技術的全面應用,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走與現代城市建設相符的道路。
5. 結語
將低碳技術運用到市政工程當中,是現階段建筑中面臨的主要難題,可能涉及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同時逐漸被大多數人接受,還要經過一段時間。近年來,在建筑方面,政府和企業在堅持環保理念的前提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在采用新的建筑節能施工技術,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率,研發新的節能材料和節能新技術方面,還要繼續努力,才能實現以最少的能源消耗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薛志強,梁書磊.低碳經濟視域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08(76):64~65.
[2]李啟明,歐曉星.低碳建筑概念及其發展分析[J].建筑經濟,2010,(2),4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