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盈
【摘 要】LTE技術源于3G通信技術,是對傳統3G網絡相關性能的優化和升級,以更好地提升用戶體驗效果。伴隨著LTE關鍵技術的突破以及不斷成熟,內外的運營商紛紛加快了LTE網絡規劃及其商業部署的進程。本文主要對LTE網絡規劃過程中存在的若干難題進行研究,例如LTE與傳統的通信制式的互擾問題、室分解決方案等,這些問題的研究和分析對于優化LTE網絡規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4G無線網;工程項目;規劃
前言
近十年來,LTE技術的發展變化較大。2007年召開的會議提出了移動公司要與其他公司簽署了LTE-TDD合作協議,努力將TD-SCDMA發展為LTE或者更高的體系。而到此為止,很多專家學者也看到了TD-LTE與LTE-FDD保持著同樣的發展速度,所以兩種技術的差距不是很大。很多國內外的企業已經對這些網絡的發展體系進行了測試,預計近幾年,LTE技術的發展會被商業化。而在中國,對LTE系統的研究也從未間斷過,制造商和運營商都投入很多資金進行設計,由此看出LTE的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一、TD-LTE無線網絡的基本介紹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TD-LTE的全稱是Time DivisionLong Term Evolution的簡寫,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分時長期演進,這項新技術是由阿爾卡特朗訊、中國移動、華為科技等業內的權威人士共同開發的4G通信技術。由于人們對于移動通信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TD-LTE技術的設計水平也要得到相應的提升。當前,TD-LTE無線網絡設置的類型比較靈活,能夠支持不同類型的寬帶業務,其中20MHz寬帶的條件下,TD-LTE無線網絡的速度可以超過100Mbit/s,控制延遲時間也得到了提升,這些新的變化,提升了用戶新的滿意程度。
二、TD-LTE無線網絡規劃設計
1.對于網絡模式進行的規劃設計。
TD-LTE無線網絡規劃和拓展結構的步驟與傳統的系統規劃步驟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使用的網絡類型都是蜂窩型。雖然他們所使用的網絡類型相似,但是選擇的網絡構架、調度算法在技術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根據這種情況,就使得TD-LTE無線網絡規劃和傳統的網絡規劃模型存在著不同。除此之外,TD-LTE無線網絡有雙工方式、其它關鍵技術也存在著差異,在對其進行網絡規劃時不能完全的按照傳統的網絡規劃模式。在保證TD-LTE無線網絡的特點基礎上,對TD-LTE無線網絡做出合理的規劃,從而將無線網絡技術的優勢發揮到最大。
2.對于容量進行的規劃設計。
由于TD-LTE無線網絡關于容量方面的規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天線技術的使用、配置方式的選擇、網絡結構的選擇等等很多方面。在對TD-LTE進行容量選擇的時候,一般都會采用系統仿真的辦法,這種方法適用于所有的無線場景,能夠將邊緣數量全部計算進去。因此,TD-LTE無線網絡在規劃時,選擇適合的站距并且無線的接近蜂窩結構的方案,在最大限度內增加網絡容量,為TD-LTE無線網絡發展提供有力的基礎。
3.對于頻率進行的規劃設計。
市面上應用TD-LTE無線網絡頻率進行的組網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同頻方式和異頻方式。同頻方式指的是在某個地區的網絡頻率相同,使用的子信道之間的正交性基本相同,有著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從而提升頻譜的利用效率。異頻方式指的是在相鄰的小區內所使用的頻率不同,但是彼此受到的干擾能力比較弱。雖然異頻組網在速率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在算法上很難實現。由于異頻組網時,所選擇的頻帶資源非常有限,特別容易出現很多問題,因此,在利用這種方式組網時,需要科學的提升其頻率,將網絡干擾降到最低。
三、LTE網絡優化內容
1.PCI優化。
PCI干擾容易出現無線掉話以及下載速率慢等問題。PCI優化需要保證同一個小區的所有鄰區列表中不能有相同的PCI,鄰區導頻位置需要盡量錯開,相鄰小區PCI模3后的余數盡量保持不同。
2.覆蓋優化。
比較常見的無線網絡覆蓋問題是由于弱覆蓋、越區覆蓋或覆蓋不均衡等因素造成的,進而造成接入成功率較低、掉線率較高、切換成功率較低以及上傳下載速率較差。
產生覆蓋問題的原因是各種各樣的,包括天饋系統的工程安裝質量問題、天線選型問題、無線參數設置問題以及設備出現故障等原因。出現弱覆蓋和越區覆蓋問題時,首先需要排查是否存在鄰區漏配現象,通過調整小區導頻的發射功率和調整天饋系統來解決弱覆蓋問題,來解決覆蓋類問題。通常對天線方向角、下傾角以及高度等進行調整,來解決越區覆蓋問題。綜合以上優化手段,主要包括檢查天饋系統的安裝、調整天線的方向角和下傾角、檢修設備故障、檢查鄰區關系、調整參考功率等。
3.干擾優化。
干擾問題主要來自內部及外部干擾,內部干擾主要是設備故障導致內部產生的干擾,外部干擾主要包括阻塞干擾、互調干擾和雜散干擾等。內部干擾優化主要是解決設備故障,消除內部干擾;外部干擾主要是通過掃描儀,確定干擾源和干擾信號特性,以便作對應的干擾抑制或規避方法。
4.鄰區優化。
切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無線資源管理功能,是為了保證移動用戶通信的連續性,將用戶從當前小區轉移到其它小區的過程。切換過程的優化對于任何一個蜂窩系統都是十分重要的,從無線網絡頻譜效率的角度看,當用戶處于服務小區的邊界時,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通信質量,同時也將增大對其他用戶的干擾。鄰區的優化過程,主要是提高覆蓋率、減少掉線率和提高切換成功率,在優化過程中需根據地理位置信息、無線環境質量、網絡KPI指標和路測結果等信息對鄰區進行調整優化。
5.無線參數優化。
目前LTE進行優化調整的無線參數主要包括小區基本參數、PCI參數、功控參數、接入參數、切換參數、干擾規避參數以及天線技術參數等。
四、結語
4G技術的正式商用極大的刺激了LTE網絡的部署,而LTE網絡規劃方案的制定對于提升LTE網絡性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LTE網絡結構規劃與優化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由早期的規劃、設計到最后的建設、維護和優化等環節,相關工作人員務必要重視每一個環節,這樣才能打造一張滿足運營商業務發展需要的精品網絡,才能給用戶帶來良好體驗的精品網絡。LTE網絡結構對未來LTE網絡性能有著決定性作用,筆者希望更多有關人士參與到LTE網絡結構規劃與優化解決方案研究當中來,促進LTE網絡建設工作優質、高效地開展,為提升社會信息化總體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晨鳴,李新.TD-LTE無線網絡規劃關鍵因素研究[J].電信快報,2013,03.
[2]桂福良.淺論TD-LTE網絡的規劃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3,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