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陳海旻
【摘 要】近年來,隨著軍民航飛行量的快速增長,飛機安全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據美國聯邦航空局(FAA)與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飛行事故統計分析,人的因素是影響飛行安全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當前飛行事故中有3/4是與人的因素有關,其中飛行員心理因素造成的飛行事故占了相當大的比例。飛行員作為直接操縱航空器的人員,其安全性對飛行安全起著決定性作用,飛行員的心理素質因素至關重要。
【關鍵詞】飛行員;飛行安全;心理素質
引言
飛行員作為航空器的直接操作者,其心理素質因素對飛行安全至關重要。研究飛行員心理素質的測評方法以便全面、準確地了解飛行員的心理素質水平,為飛行員評估提供數據支持,為航空院校健全科學培養方案提供依據,從而對改善飛行安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飛行員職業的特殊性,在高技術、高風險的環境下,穩定的情緒是安全飛行的前提,因此要時常保持穩定的情緒。
一、飛行員心理素質與飛行安全
事故頻發傾向理論(accident proneness theory)認為個體的人格特征在安全事故中起著重要性作用,事故傾向是指某些個體容易發生事故的、穩定的、個人的內在傾向,事故頻發傾向者會易于導致不安全行為的發生。Mc Cormick&Tiff進而提出了人格特征與事故相聯系的模型,認為人格特征(個性、動機等)是某些行為傾向(如冒險傾向)與不正確態度的基礎。心理學研究也證明,具有理智型人格特質的人,其行為穩重且自我控制能力強,人因差錯率小;情緒型人格特質則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情緒波動大,易發生人因差錯。在風險決策情境中的風險傾向,會受到個體對問題框架與外在參照點的認知的影響,也會受到個體內在的動機、情緒、自我等人格特質因素的影響。嚴謹性人格特質的認知操作準確性高,而非嚴謹性人格特質的認知操作準確性低。
(1)人格特質是飛行員行為安全的風險基線,是飛行員行為安全的基礎。若缺少安全人格特質,則說明風險基線偏低,利于不安全行為的發生。
(2)人格特質奠定了飛行員行為安全的基礎,也會一定程度上改變工作情境因素,同時工作情境因素也會反過來影響人格特質的形成與變化,這既說明了人格特質內在的穩定性,也說明了人格特質會在與環境的交互過程發生一定潛移默化的變化。
(2)人格特質也能促進飛行員風險認知、安全知識的學習、安全能力的培養,并與之共同作用,產生安全行為。這也說明人格特質并非是行為安全的充分必要條件,只能說安全人格特質能有效保證安全行為的產生,不利于不安全行為的產生
二、改善飛行員情緒穩定性以促進飛行安全的對策
1.加強飛行員的自我情緒穩定控制能力
行員的選拔標準是極為嚴格的,飛行員本身具備極高的心理素質,但系統的評測手段總會有一定的缺陷,不能夠直接代表著飛行員的實踐操作。在面對不良情緒控制時,飛行員要積極克服心理壓力,保持穩定的情緒。由于飛行員工作需要保持高度集中,因此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從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由于飛機飛行于平流層,低氣壓工作環境對飛行員身體有一定的損傷,因此飛行員要不斷加強身體素質,從而以健康的體魄參與飛行工作中。
2.提供專業心理訓練及輔導
制定系統的訓練計劃。飛行員心理素質的訓練應當是縱觀整個工作周期的,在培養飛行員前已經做了一系列的訓練,在成為飛行員后,更要加強心理素質訓練,從而為飛行安全打好情緒控制基礎。其次,循序漸進完成訓練。可以根據訓練的結果適當增加飛行員的訓練難度,采取有針對性的訓練。最后,還要制定總結和避免情緒的計劃。
3.構建合理的飛行心理素質監督機制
飛行員所面臨的飛行環境不僅包括浩瀚的天空,還包括機艙內復雜的環境,如儀表及各種數據信息等。安全飛行對飛行員的心理素質及技術水平要求極高,除了飛行員自身條件情緒外,還應對飛行員的素質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從而避免不良情緒飛行員帶來飛行安全的不良因素。
三、實施健康管理掌握心理活動特點
飛行員從高度緊張的飛行環境轉變到療養環境,工作人員應掌握其個性心理特征及群體心理特征,融洽工休關系。加強一日生活制度及安全管理,督促其療養期間生活規律,合理膳食,不暴飲暴食,以維護身心健康。景觀療法。充分利用飛行員健康療養的機會,合理安排景觀活動。自然療養因子對空勤人員因腦力和體力勞動所致過度緊張或心理矛盾而引起的身心疾病,如神經官能癥、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消化系統、循環系統等功能障礙療效更為顯著。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重視飛行人員的健康教育、疾病防治和健康狀況監控,提高人員健康管理水平。
四、飛行員應樹立責任、規章、管理意識確保飛行安全
作為一名飛行員,筆者認為責任意識、規章意識、管理意識是保證飛行安全的核心意識。飛行員應從飛行中各個環節嚴守安全關,在汲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舉一反三,降低人為原因導致的操作失誤概率,提高安全裕度,保證飛行安全。
五、結語
從社會影響角度而言,飛行員不僅僅是作為一個職業群體存在,還肩負著一定的飛行社會意義。雖然在所有的交通運輸方式中飛行事故發生率最低,但由于其事故后果的嚴重性,飛行事故不僅會造成經濟上的巨大損失,還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的影響,這需要飛行員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感等心理素質作為后盾以保證飛機能安全到達目的地。
參考文獻:
[1]鄧麗芳.飛行員心理素質評估與訓練[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晏碧華,楊仕云,游旭群.飛行員心理健康現狀、影響因素及保健措施[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12,23(1):5-10.
[3]劉軍,宋華淼,陳強,等.飛行人員個性及心理健康狀況的量表評價[J].航空軍醫,2002,30(4):139-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