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女英

摘 要 目的:分析前列腺電切術后出血等并發癥的有效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接受前列腺電切術治療患者42例,根據隨機分配方案分為對照組(21例)和觀察組(21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包括心理護理、環境護理、管道護理及生活護理等。觀察兩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觀察組術后出現膀胱尿道刺激征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4.76%,對照組中出現下肢靜脈血栓2例,膀胱尿道刺激征2例,繼發性出血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3.33%,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圍術期的優質護理能顯著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尤其是術后出血,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前列腺疾病;術后出血;護理措施;電切術
中圖分類號:R697+.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7)16-0033-03
Effect of high quality care in th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ZHOU Nvying
(Urology Surgery of Fengcheng Peoples Hospital, Fengcheng 331100, Jiang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and effect on bleeding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42 patients treated with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were collected an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allocation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21 cases)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2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igh quality care,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care, environmental care, pipe care and life car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1 case of bladder urethral irritation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4.7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2 cases of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 2 cases of urinary bladder irritation and 3 cases of secondary bleeding,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33.33%,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Perioperative high quality car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risk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specially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bleeding,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prostate disease; postoperative hemorrhage; electrocision
有報道我國男性尤其是老年人群的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腫瘤的發病率日趨增高,而前列腺電切術是干預以上疾病的主要方式[1]。該手術是在內鏡直視下通過高頻電切原理將患者增生的前列腺組織進行切除,具有創口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等優勢,并成為前列腺增生疾病治療的“金標準”[2-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部分患者為老年人,其自身的基礎疾病較多,通常合并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因此對手術的耐受性差,且術后出血已經成為前列腺電切術后的主要并發癥之一,為了保證手術效果,相關護理配合十分重要[4-5]。本文報道對接受前列腺電切術患者采用優質護理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豐城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接受前列腺電切術治療患者42例,根據隨機分配方案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1例。對照組患者年齡56~76歲,平均(68.3±3.6)歲,5例合并尿路感染,2例合并膀胱結石。觀察組患者年齡55~75歲,平均(68.4±3.5)歲,4例合并尿路感染,1例合并膀胱結石。兩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遵循的程序均符合相關倫理學標準,并通過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endprint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包括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注意脈搏、體溫、血壓、呼吸的變化,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告知主治醫生,協助患者進行常規檢查,訓練床上大小便等。觀察組接受優質護理,包括①心理護理:由于手術室中的陌生環境及設備會加劇患者焦慮、緊張心理,使患者機體內分泌系統受到損傷,并降低手術耐受,因此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以溫柔、親切的語言緩解患者的負性心理。為患者簡單介紹手術設備,使其明白前列腺電切術的先進性和微創性,提升患者的安全感。②環境護理:由于大部分患者為老年人,基礎代謝率低,且血管收縮功能差,抵抗力較低,對于冷刺激較為敏感。而在前列腺電切術的操作過程中,會對膀胱進行持續沖洗,因此導致患者機體熱量容易散失,并可能引發心律失常、寒戰等不良現象。所以在手術開始前,護理人員應提前打開空調,使手術室溫度保持在25 ℃左右,濕度在55%左右,并對手術室進行提前清潔和消毒。③手術體位與麻醉配合:患者行腰-硬聯合麻醉,此過程中對其血氧飽和度、心電、血壓、呼吸、血糖等進行嚴密監測。在麻醉成功后,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做到動作平穩、輕柔,使患者臀部與床邊齊平,并將其雙下肢抬高,但高度應低于30 cm。在患者雙腳上套上棉腳套,并在腳架上墊上棉墊,以提高患者舒適度。使患者大腿保持豎直狀態,而小腿與地面平行,從而避免對腓總神經造成壓迫。在手術結束后將患者雙腿逐一緩慢放平,這樣能夠避免循環血量出現急劇改變和血壓的劇烈波動。④術后病情觀察:手術后對患者的神志變化和生命體征進行細致觀察,并給予心電監護和氧氣吸入。由于術中及術后使用了大量沖洗液對患者膀胱進行沖洗,因此容易出現肺、腎水腫和血壓波動等變化。護理人員應對引流液顏色以及患者的尿量變化進行觀察和記錄,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報告醫生行對癥處理。為了確保引流管暢通,可定時進行快速沖洗,并對管腔進行擠壓,確保膀胱中的小血塊能得到及時引流。⑤管道護理:導尿管在患者肢體部分應保持伸直外展約15°,同時囑咐患者不要隨意坐起或活動。在協助患者翻身時應注意引流管是否脫落或受到折疊,對引流管進行定時擠捏,避免血塊堵塞,保持管道通路暢通。管道沖洗液溫度應維持在28~33℃,從而降低冷感對膀胱造成的刺激,避免膀胱痙攣的發生。根據引流液的顏色對沖洗液速度進行調整,在引流時速度應維持在80~100滴/min,且液面高度大約為60 cm。⑥生活護理:由于患者年齡偏大,皮膚彈性較差,護理人員應保持病床干燥、整潔,定時協助患者翻身以避免出現壓瘡,在翻身時做到動作緩慢輕柔,避免創面結痂脫落造成出血。在手術后叮囑患者家屬為其準備營養豐富、易消化、纖維豐富的食物,保證大便通暢。部分患者在手術后由于害怕疼痛而主動減小了活動量,因此容易發生肺部感染。護理人員應主動為患者拍背,并鼓勵其進行有效咳嗽,針對痰液粘稠且不易咳出的患者,應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在手術4 d后,指導患者進行床上自主活動或床邊活動,7 d后進行床下活動。觀察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在數據處理過程中,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 . 0 5,表1)。
3 討論
前列腺增生癥是老年男性的常見良性疾病,有功能的睪丸和老齡是該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患者通常在50歲后出現尿頻、尿潴留、進行性排尿困難等癥狀,對其生活造成極大影響[6-7]。目前,針對重癥或藥物治療干預無法痊愈的患者,手術治療是最佳選擇。前列腺電切術在前列腺增生癥的治療中應用廣泛,但術后出血是常見并發癥之一,一旦發生,不但可能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8]。因此,有效防治和護理對于患者預后十分重要。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7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3.33%(χ2=10.527,P=0.003)。有研究發現,引發前列腺電切術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包括術中因素、膀胱痙攣、尿管因素、術后活動因素、腹壓增高因素、沖洗液速度及溫度因素、泌尿系統感染因素等[9]。此外,老年患者常伴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腎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礙、腦血栓后遺癥等疾病,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術后出血的發生概率[10]。優質護理充分考慮了以上因素,并能幫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生理準備,減輕緊張、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從而順利完成手術,并降低手術風險,減少術后并發癥。這一護理模式充分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使患者的護理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并保證了圍術期護理措施的及時性、針對性及有效性,使患者得到了優質、高效、滿意的護理服務,預后更佳[11]。
綜上所述,在前列腺電切術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圍術期的優質護理能夠顯著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尤其是術后出血的發生率,因此患者能夠更快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曾瓊娥, 袁龍梅, 羅婕, 等.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患者院外出血的因素分析和護理對策[J]. 護理學報, 2007, 14(9): 60-61.
[2] 洪淑婷, 徐素云, 李培芬.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32例出血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的探討[J]. 中國實用醫藥, 2011, 6(33): 224-225.
[3] 劉亞男. 前列腺電切術患者的護理措施[C]//中國中西醫結合泌尿外科專業委員會第11次全國學術年會論文集.北京: 中國中西醫結合泌尿外科專業委員會, 2013: 615-616.
[4] 聶芳, 馮錦芳, 黃桂燕, 等. 個體化自我管理菜單在提高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患者遵醫行為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6, 22(8): 18-20.
[5] 顏麗娟, 朱戀, 王展映, 等.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繼發性出血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 現代醫藥衛生, 2011, 27(24): 3792-3793.
[6] 李杰萍, 王輝, 包益平.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28例并發癥觀察及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 2015, 21(4): 87-89.
[7] 解錫華, 陳坤, 韓璐.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圍術期護理[J]. 中外健康文摘, 2014, (15): 254-255.
[8] 徐嫣, 黃小敏, 柯小燕.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繼發性出血原因分析及護理[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08, 14(17): 138-140.
[9] 梁銀連, 林雪紅, 賴土群, 等.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后出血原因分析及護理[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1, 17(14): 1754-1756.
[10] 楊茜, 楊青, 曹樹斌. 前列腺電切術后常見并發癥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 基層醫學論壇, 2012, 16(33): 4369-4370.
[11] 李賢英, 張立冬, 唐為民.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優質護理[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4, 11(1): 116-1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