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明
摘要:在《標準》提出目標中,把解決問題作為課程目標,這里的“解決問題”不是以往的解答數學習題,特別不是通過“識別題型,模仿例題,套用解題”的解題,而是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時,應著眼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踐經驗,開啟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從而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決問題
過近幾年的課改實踐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
一、引導學生感受數學價值
一個知識點的掌握并不是只為了解決幾道題目,更多的是要利用這個知識點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也就是學習數學的真正價值所在。因此,我們除了教學生知識,更重要是讓他們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而在教學中,我們如何去做呢?
1、使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生活性。“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新課標中說到。確實,生活與數學密切聯系。不僅生活與數學聯系,有許多學科也離不開數學。馬克思曾指出:“一門學科只有成功地應用了數學時,才真正達到了完善的地步”。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更要善于從學生的生活中入手,使學生感到數學與自己相關,認清數學知識的生活性,進而去到生活中應用。比如教第一冊“解決問題”一課,我就從學生生活中人手,自己制作了精美的課件,給學生展示生活中與他們有關的需要他們解決的一些問題。如“媽媽早上花了5元錢,下午花了7元錢。一共花了幾元錢?”頓時,學生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而且也解決得很好。他們紛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最后,我也讓他們自己來提提問題。當然我也是接著上面的問題。“對于媽媽花錢這一題,你還能提什么問題嗎?”許多學生就提出來下午比上午多花幾元?還有的小朋友還提出了“原來媽媽有20元錢,早上花了5元,下午花了7元,還剩下幾元?”真是思維的火花得到了徹底的進發。接下來,許多學生就提了好多其他的生活問題,并解決。可見,學生是明白了數學對于生活的重要性。
2、使學生感受數學的廣泛性。時代在進步,數學的學習也應該緊跟時代的腳步。如今,數字化的家電系列,宇航工程、臨床醫學、市場的調查與預測、氣象學??無處不體現數學的廣泛應用。讓學生搜集這些信息,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體會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勇氣,更可以幫助學生領悟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例如:在一年級統計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搜集了自己班零用錢的情況,通過收集、描述、分析數據的過程,繪制了一個統計圖。讓學生得出了零用錢的珍貴,怎么花才合理,并探討今后對零用錢怎么運用才最好的問題。廣大學生踴躍發言,這樣既滲透了節約的意識,又培養了學生樂于助人的思想,更使學生感受到學數學知識的樂趣。
二、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
曾經有學者說過:學生會解題,他不一定會解釋給同學聽。同樣,學生會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他不一定會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所以,引導學生尋找數學問題,是學生探索數學價值、培養數學應用意識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條件。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學會尋找數學問題呢?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數學問題,結合數學內容選擇一些簡單的問題加以分析、解決,這對從小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數學觀念尤為重要,同時也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所學的內容。如教學在學習《千克和克的認識》之前,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利用雙休日時間調查家里洗衣粉、味精、大包小包零食的重量。上課時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調查表,然后通過體驗老師所準備的不同克數的實物再次體驗100克、1000克等不同物體的重量。指導學生從數學內部發現數學問題。
三、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
(1)嘗試解決、主動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允許學生交流意見,以達到全體參與的目的。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采用獨立嘗試、動手操作、畫線段圖、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2)交流算法,歸納整理。請學生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在學生完成后,適時組織交流。特別注意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3)確定算法,解決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確定解決問題的步驟方法,切實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而列式算出結果。(4)自我評價,檢驗成果。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對自己的全部思維成果進行檢驗,讓檢驗過程真正成為學生系統反思和自我評價的過程。這是形成策略非常關鍵的一步,也是傳統教學疏忽的一環。如果說前面所講的尚是指向問題的解決與答案,那么現在的反思評價則是學習者自身內涵的充實。
四、引導學生實踐運用
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就是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充分認識生活離不開數學,從而產生對數學學習的需要。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很多,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房屋裝修粉刷面積,鋪地用多少塊磚,種植面積與棵數,車輪為什么制成圓形等。凡是有助于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都要讓學生去實踐、去探索,使學生覺得身邊處處有數學,懂得知識來源于日常生活,并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應處理好數學的學與用的關系,注重學用結合,進一步認識和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五、結語
通過以上教學策略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有效地激發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的積極性,加大學生體驗成功的頻率,提高他們利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促進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