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貝敏
[摘 要]本文采用CDC、ETL等技術,在數據中心的基礎上建立醫院精細化管理系統,從不同的維度對醫療大數據進行挖掘、利用和分析。通過建立基于數據中心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系統,充分挖掘醫療大數據在醫院運營管理中的價值,從而提高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實踐結果表明,該系統建設過程無需進行接口改造,即可充分整合利用醫療大數據,使管理指標統計口徑一致并可對指標進行層層下鉆分析,滿足醫院精細化管理需求,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醫院;數據中心;精細化管理系統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4.020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4-00-02
0 引 言
隨著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和深入,醫療大數據在醫院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主要體現在臨床診療、科研和醫院管理等方面。從現代醫院管理戰略出發,醫院的管理逐漸趨向于科學化、精細化,而這種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主要體現在醫院借助信息系統對醫療大數據的整合、利用,使醫療大數據中的信息在醫院人、財、物等管理方面發揮其價值。但是,目前大多數醫院信息化建設并未達到這樣的效果,存在全院數據統計口徑不一致、數據分散、數據利用率低等各種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建立一個使醫療大數據可以得到充分整合、挖掘和利用的精細化管理系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诖?,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聯合上??铝植既鹦畔⒓夹g有限公司,通過嘗試建立基于數據中心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系統,探索更加科學化、精細化的信息管理模式。
1 基于數據中心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系統建設
基于數據中心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系統(見圖1)主要是參照HL7(Health Level Seven)和衛計委的相關標準,利用信息資源規劃和面向對象的統一建模方法來建設的。系統采用變化數據捕獲CDC(Change Data Capture)、ETL(Extract-Transform-Load)等技術,由業務復制庫及操作數據存儲ODS(Operational Data Store)、運營數據中心ODR(Operation Data Repository)、主數據管理MDM(Master Data Management)、數據集市等功能單元構成。其建設過程是將醫院已有的各個分散的業務系統(HIS、LIS、RIS等)與醫院運營相關的數據進行組織、整合形成ODR,然后將ODR中的數據從不同的維度進行挖掘和利用,從而建成精細化管理系統,并對指標數據進行展示和分析。
系統架構主要分為三層,依次為:業務層、數據層和展示層。業務層包括醫院近30年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不斷建設的各類業務系統,主要為HIS、LIS、RIS、EMR等數據生產型業務系統;數據層主要包括業務復制庫及操作數據存儲ODS、ODR、MDM、數據集市;展示層分為以運營指標為元素的17個主題,每個主題都有相對應的指標和各種可視化圖表等。
2 基于數據中心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系統的特點
2.1 無需進行接口改造
基于數據中心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系統數據整合的整個過程,不需要對業務系統進行接口改造,而是利用CDC+ETL技術,避免了從業務系統抽取數據過程中制作接口的風險和費用,縮短了抽取數據的時間。隨著醫院業務系統的不斷增多,現在醫院每天凌晨有很多需要進行數據處理的定時服務,這些服務無形中增加了服務器的負擔。而采用CDC技術不但可以減輕服務器的負擔,還可以減少業務系統在抽取數據時的壓力,使數據中心的數據達到與業務系統間的間隔時間平均在1小時以內,改變過去每天凌晨進行數據抽取的方式,從而更合理地利用服務器資源,提高醫院的服務效率,降低系統風險。
2.2 指標可層層下鉆
與傳統的醫院管理系統相比,基于數據中心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系統的最大的特點是,使用者不僅可以看到相應指標數據的同環比的變化情況,還可以對相應指標進行層層下鉆,對指標數據進行挖掘,從指標表面的數據可以層層下鉆,挖掘到指標對應的時間、科室、醫療單元和醫生,可以找到導致該指標升高或下降的具體原因和具體對應人,從而管理者可以從根源上解決指標反映出的問題。例如,為了破除“以藥補醫”機制,醫院重點監測藥占比、材占比等指標,對這些指標進行監測并不是簡單查看這些指標值,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導致這些指標升高的具體原因,從而更科學、合理地對指標進行控制,使藥占比、材占比等指標逐漸降低,達到新醫改的要求。
2.3 預測模型功能
預測模型功能是在醫院以往積累的大數據基礎上建立的,其不僅可以預測全院未來的門診掛號人數、門診等待時間、入院人數、手術人數,以及門急診的排隊情況、資源利用情況等,也可以預測具體某個科室、醫療單元的門診人次量、手術量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從時間的維度預測明天、下周、下個月、下個季度或明年的具體指標數據趨勢,可以為醫院制訂工作計劃和統籌安排醫護人員提供決策依據,進而可以減少患者候診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3 基于數據中心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系統的應用實效
筆者所在醫院的基于數據中心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系統,主要是從實時監測、院領導首頁等17個主題進行分類建設的。每一個主題都有相應的指標,這些指標是根據主管部門和醫院的要求進行配置的,旨在及時把握、了解醫院總體運行情況和各個科室的具體情況,以及對醫院醫療質量、財務等宏觀數據的掌控,對醫院運營決策起支撐作用。
實時監測主題可以實時查看門急診業務量、掛號人次、接診人次、患者平均等待時間、手術動態等實時指標數據,可以讓管理者實時了解本院的總體運營情況和各個科室的工作效率,為突發性事件提供決策支持;財務主題可以查看醫院財務的總體狀況,在控制藥占比、材占比的情況下,保持收益不斷增長;治療質量主題是從住院死亡類、重返類、醫院感染類、手術并發癥類等進行監測和數據展示,可以讓管理者及時掌握醫院的醫療質量情況,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醫藥主題、醫保主題是響應“三醫聯動”新醫改號召,重點監測基本藥物使用情況、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醫保門急診費用、醫保住院費用、醫保藥占比等指標,響應新醫改的政策要求,將醫院醫療、醫藥、醫保指標進行關聯,從政策上保證醫院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跀祿行牡尼t院精細化管理系統應用實效如圖2所示。endprint
基于數據中心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系統自2016年在筆者所在醫院開始建設,經過1年多的探索嘗試,取得了較好的建設效益。通過對醫院人、財、物等運營管理類數據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分析,醫院的決策者及時掌握了醫院的運行情況和發展趨勢,并對了解醫院的運營情況和長遠規劃提供理論指導,提高了醫院的管理水平和競爭優勢。
基于數據中心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系統建設的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數據的質量。數據質量的好壞將影響到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將直接決定醫院管理的效率和決策是否科學。因此,在進行基于數據中心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系統建設時,要按照科學的質量管理流程和數據評估監測系統,對數據進行及時反饋,但在實際應用中,有部分人工錄入的數據不能完全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因為工作人員會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可能對部分必填字段輸入不準確的數值,如,為生日選擇默認值1月1日,這需要醫院對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認識到數據的重要性,或者完善醫院的業務系統,減少人工錄入的工作量,使醫院各業務系統得到完善。
4 結 語
基于數據中心的醫院精細化管理系統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實現零浪費,高效率,做到人盡其責,物盡其用,設備、系統高效率運轉,員工快節奏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人、財、物在醫院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目前該系統在筆者所在醫院已解決了統計口徑不一致、數據不完整、數據利用率低等問題,使管理趨近于科學化、精細化。但系統在功能上還有巨大的擴展空間,后期經過相關人員的不斷努力和完善,最終會使醫院的管理在該系統的輔助下逐漸趨向于以規范化為前提、系統化為保證、數據化為標準、信息化為手段的精細化管理。
主要參考文獻
[1]范啟勇.上海市醫院信息集成平臺建設與實踐應用指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2]劉雅田,玉兔,于曉榮.時間序列預測模型在門診量預測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13(1).
[3]吳飛,付俐.在大數據背景下如何提升醫院管理能力[J].醫學信息,2015(44).
[4][美]Jiawei Han,Micheline Kamber,Jian Pei.數據挖掘概念與技術[M].第3版.范明,孟小峰,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5]謝蓉蓉.醫院的現代管理方式:精細化管理[J].管理觀察,2009(5).
[6]李萍,劉鵬.加強醫院精細化管理的思考[J].現代醫院管理,20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