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使學生對新技術如何影響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所了解。
教學原理:新技術的應用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反過來又可以促使市場競爭,改善當地的市場供求現狀。適用技術(appropriate technology)的應用有利于充分利用本地資源,開發本地生產的工具和設備。這有助于促進本地企業之間的上下游關系。
新技術總是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改變而不斷出觀。企業通過運用新技術生產出新的產品或提供新的服務。創業者應該認識到,新技術的發展——比如因特網技術、無線通訊技術——極大地促進了信息的交換和傳播。對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巨大影響。當然,創業者井不需要關注所有新技術要求的性能及其影響。他們需要努力去做的是,對那些很可能對他們的企業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的新技術的發展情況做出判斷。
小企業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它們銳意創新,生產新產品。但是,小企業也存在很多弱點:他們可能沒有那么多專家;也沒有那么多時間和資本去開發新產品。并把新產品推廣到市場上去。從實際情況出發,小企業經營者需要做出明確判斷的是:消費者對新產品的需求如何?開發一個新市場需要多大的資金支持?引進一種新技術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產生經濟效益?
經過認真規劃和市場預測,企業可以預見到某些技術變化很可能影響現有產品的銷售和開發新產品的潛力。購買新技術意味著資金上的長期投入,而對大多數小企業來說。資金往往是最短缺的。由于日復一日地忙于應付日常經營事務,許多創業者幾乎沒有時間去考慮企業的長期規劃。然而,新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這很可能會財企業將來的經營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因此,規模較小的企業名必須在它們有機會取得成功并能參與競爭的領域積極開發產品和市場。當然,由于資金短缺,創業者必須對市場變化做出快速反應,并把企業的發展與消費的需求動向緊密地聯系起來。
對于小企業來說,技術的適用性可以通過它所表現出來的許多特征來加以判斷。下面,我們通過一家會計公司的具體案例簡要地介紹一下適用技術的7個主要特征。
這家會計公司為本地60家企業服務,它計劃購買一部手機,以提高工作效率,并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
1.簡單:一項適用技術必須簡單易用。這種技術的使用者不需要通過專家指導就能應用它。
2.有用:適用技術能給企業創造經濟效益,或者說,能使使用者受益。這可以通過這項技術與使用者的目標之間的適應程度或匹配程序來加以到斷。
3.易得:有些技術從某種意義上說可以稱作適用技術,比如信息技術,對企業的某些用途而言,這項技術最適用,但是,這項技術在當地卻無法獲得,這就不能算是適用技術。
4.靈活:隨著時間的改變,技術要求也能相應改變。適用技術必須具有靈活性,以適應未來時間的變化。
5.耐用:適用技術必須耐用,無須花太多功夫去維護或維修。
6.有效:適用技術必須能夠有效地利用當地資源。
7.便宜:購買適用技術的費用不能太高,以使用者從這項技術中所獲得的收益來判斷,購買技術的成本應該是合理的、公道的。而且,使用者從中獲得的總收益應該大于技術成本。
把新技術引進企業——比如使用計算機或手機——將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促進產品創新。在小型企業中,簡單的技術創新就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還可以提高產品質量,改進產品設計。
創業者應該關注新技術的發展。創業者了解新技術信息的途徑非常多,比如出席貿易展銷會、與小企業發展機構建立聯系、到本國的其他地區參觀訪問、出國參觀訪問等等。以上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創業者獲取適合本地條件的新技術信息,而且還可以幫助創業者樹立新的經營理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