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張曉丹+張英晗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類分數階的金融風險模型。首先,研究了風險模型對初始值的敏感依賴性;然后,研究了風險模型對風險傳遞效率及分數階次的敏感性;最后,采用增加反饋增益矩陣的方法,構造了風險模型的受控系統,數值模擬結果表明該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混沌。
[關鍵詞]一類分數階;金融風險模型;混沌動力學行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4.069
[中圖分類號]F832.5;O41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4-0-02
0 引 言
混沌是由確定性系統產生的隨機現象,對初始條件的高度敏感性是其主要特征。混沌經濟學也叫非線性經濟學,它是基于非線性動力學方法來解釋真實的經濟現象的。因為金融風險總是存在于金融活動中,而且金融風險的存在會擾亂正常的金融秩序。所以,金融風險管理成為了一個熱門的研究課題。
近年來,已經發表了不少關于金融風險管理的文章。然而,這些模型較少地考慮金融變量的長期記憶性,所以不能更好地反映風險管理過程的真實情況。與整數階微積分相比,分數階微積分最大的優勢在于具有記憶效應。受此啟發,本文提出了一類分數階的金融風險傳染模型。
1 分數階金融風險模型的提出
其中,狀態變量R,U,V,W分別表示風險發生值,分析值,控制值和傳染值。而且R,U,V,W均是非負的。參數a>0表示風險分析效率,b>0表示風險傳遞效率,c∈R表示風險控制的失真系數,d>0表示風險強度和k∈R表示風險傳染系數。
2 風險模型對初值的敏感依賴性
現在討論模型(1)的初值敏感性。取分數階次為α1=α2=α3=α4=0.95及參數為(a,b,c,d,k)=(10,28,8/3,36,0.5),當初始值分別取(10,10,10,10)和(10,10,10,10.001)時,模型(1)的時域圖(見圖1)。
由圖1可知,從兩個極其相近的初始值(10,10,10,10)和(10,10,10,10.001)出發而產生的兩條軌道,一開始基本是重合的,但隨著時間的不斷推進,兩條軌道之間的差異便顯現出來并迅速分開。這說明風險模型(1)的動力學行為會隨著初始值的微小變化而產生巨大變化,因此該系統對初始值具有高度的敏感依賴性。
3 數值研究風險系統對參數及分數階次的敏感性
3.1 風險系統對參數b的敏感性分析
由圖2a和圖2b可知,當參數b<20時,模型(1)處于穩定狀態;在2025時,模型(1)處于混沌狀態,此時,無法對風險進行長期預測,市場風險處于一種失控的狀態,因而需要及時給予宏觀調控,以此來防止風險系統長期劇烈波動。
3.2 風險系統對分數階次的敏感性
由圖3可知,當α2<0.85時,風險模型(1)處于穩定狀態;模型(1)在0.85<α2<0.9內的分岔點處發生Hopf分岔;當α2>0.9時,模型(1)處于混沌狀態。
4 分數階金融風險系統的控制
4.1 受控系統的構造
5 結 語
本文重點研究了金融風險隨著風險傳遞效率b以及分數階次的變化規律。數值模擬結果表明,風險系統會隨著參數變化從穩定狀態,通過Hopf分岔逐漸發生結構性改變,最終進入混沌狀態。本文還運用增加反饋增益矩陣的方法,構造了金融風險受控系統,并通過數值模擬證明了該受控系統的漸進穩定性,同時分析了增加控制器后的受控系統產生的變化,觀察混沌控制效果。
主要參考文獻
[1]溫紅梅,姚鳳閣.金融風險系統混沌效應的分析與控制[J].中國管理科學,2007(z1).
[2]徐玉華,謝承蓉,王玉玲.金融系統風險的演化機理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6(1).
[3]楊凌,邱劍.金融市場的長期記憶性[J].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3(3).
[4]張曉丹,王啟立.一類分數階超混沌系統及其在擴頻通信中的應用[J].工程科學學報,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