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根+張金龍+李紹海
摘 要:越夏辣椒栽培可填補市場空缺,產量較高,并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該文介紹了越夏辣椒高產栽培技術,主要包括:根據采收時間選擇適宜的品種;嚴格掌握播種期,培育壯苗;適時定植,做好田間肥水管理;科學防治病蟲害,并及時采收。以供廣大菜農等參考借鑒。
關鍵詞:和縣;辣椒;越夏;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7-0056-02
和縣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等特點,氣候條件優越,資源豐富,適宜農作物生長。隨著和縣蔬菜產業鏈的延伸,辣椒加工企業的快速發展,越夏辣椒需求量逐漸加大,從而越夏辣椒經濟效益得到提高。為此近年來和縣越夏辣椒種植面積呈增長態勢。越夏辣椒從播種到采收,不但受到春季倒春寒襲擾、梅雨季節連續陰雨、夏季高溫等不良氣候影響,且病蟲害較為嚴重。因此,為做好越夏辣椒栽培,生產管理技術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品種選擇
選擇耐高溫、耐澇、抗病、產量高、果型好的品種為宜,如中華新秀、好農78、秋艷等。
2 培育壯苗
2.1 苗床準備 苗床應選擇2~3a未種過茄果類、瓜類、棉花等作物,同時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排灌方便的田塊為宜。為了達到培育壯苗的要求,越夏辣椒育苗時一定要稀播,一般大田用種量約450~525g/hm2,苗床面積16m2左右。在育苗前10~15d苗床施腐熟土雜肥200~250kg、人畜糞150~200kg、三元復合肥(N-P-K為15-15-15)2~2.5kg,肥料撒施后進行多次翻耕,使土肥充分融合,一般深度達20cm以上,同時準備好過篩營養土。有條件者可選用基質穴盤育苗法。
2.2 種子消毒催芽 浸種前將種子放置陽光下曬4~6h,放置清水中浸泡2h,然后用10%磷酸三鈉水溶液浸泡15min[1],撈起后用清水反復漂洗干凈,晾至微干待播。
2.3 播種育苗 (1)播種期。和縣越夏辣椒一般接油菜或小麥茬口,油菜茬在4月18~23日播種,小麥茬在4月24~5月3日播種,苗齡掌握在30~35d之間較好。(2)播種。播種前苗床要澆透水,用種子量的10~15倍干細土拌勻播種,再覆蓋濕度較大的過篩營養土,厚度0.8~1cm為宜,緊接著覆蓋地膜與拱棚膜。
2.4 苗期管理 播種后要注意溫度變化,出苗前拱棚內溫度超過36℃以上時要及時揭小拱棚膜通風降溫,達不到25℃時要密封小拱棚與地膜,確保出苗。出苗后棚內溫度維持在22~28℃,以利正常生長,移栽前要適當實行低溫煉苗。播種后4d要勤查看苗床出苗情況,當出苗率達50%時,要揭掉地膜,采用拱棚覆蓋管理,齊苗后保持苗床濕潤,切忌澆水過多或過于干旱。澆水應在中午進行,避免水溫與苗床土壤溫差過大影響幼苗正常生長,澆水時不可大水潑澆。大雨來臨前要蓋嚴棚膜,防止雨水沖刷引起倒苗死苗和水份過大而出現徒長。當苗長到3~4片真葉時根據苗情酌情追肥,健壯苗一般不追肥,瘦弱苗用0.2%氨基酸溶液噴施2~3次,或澆施優質三元復合肥液2次,隔4~5d澆1次。當幼苗達3片真葉時要煉苗至紅綠莖比為1/3~1/2。移栽前5~7d要控制肥水,做到壯苗移栽。壯苗的標準為辣椒幼苗6~7片綠葉,子葉完整,苗高17~20cm、高矮一致[2]。
3 大田選擇與整地施肥
3.1 大田選擇 越夏辣椒要選擇旱能灌澇能排、土壤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的田塊,如黃白土、灰沙泥土等。
3.2 施足基肥 結合整地,1hm2施充分腐熟的畜禽糞15000~22500kg或菜餅2250~3000kg、優質三元復合肥(N-P-K為15-15-15)750~60kg、硼砂22.5kg,少施或不施純氮素化肥。
3.3 整地做畦 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時滅茬耕整地,并實行2耕2耙。做畦時改傳統的大畦為深溝窄畦,畦寬一般為1.0m、溝寬0.4m、畦溝深0.2m,大田四周溝深0.3m。并做到土碎、畦平、溝直、溝溝相通、雨過田干的要求。
4 移栽
選擇晴天移栽,提高成活率,縮短緩苗期,促進早發穩長。移栽時每畦栽2行,密度以既定的畦子寬度確定行距,一般株距為0.35m,1hm2移栽39000~42000株。移栽時選壯苗,淘汰病蟲弱苗、雜苗。因辣椒根系弱,覆土不要過深[3],并做到邊起苗、邊移栽、邊澆定根肥(稀畜禽糞水)或定根水。
5 田間管理
5.1 中耕松土 辣椒移栽后至封行前要多次中耕、松土、除草及壅根培土,每次大雨或抗旱澆水以后,適宜耕鋤時應及時耕鋤,始終保持土壤疏松透氣,田塊無雜草。當辣椒株高達0.4m左右時要進行壅根培土,防止暴雨大風刮歪植株,影響中后期正常生長發育。如受到暴風雨影響,植株歪倒時應及時扶正與壅根培土。
5.2 適時追肥 活棵后1hm2追施尿素60~75kg作提苗肥,坐果前應準備搭好豐產架子,適時適度追肥,長勢好的不追肥,長勢差的施好追肥。坐果盛期至采摘末期一般追肥4~6次,每次追施優質三元復合肥(N-P-K為15-15-15)225~300kg/hm2。進入采收期要經常噴施0.2%氨基酸與0.5%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以此增強抗逆性,提高產量與品質。
5.3 做好排澇與抗旱工作 梅雨季節要提前做好清溝瀝水準備,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澇漬害。干旱時要澆好豐產水,不澆救命水,澆水時不可大水漫灌,水不可上畦面,提高土壤通透性。夏季抗旱要在早晨進行,晚秋在上午9:00-10:00或下午2:00-3:00進行,增強辣椒抗逆性。
5.4 及時整枝打叉 進入蕾期,要抹除門椒以下的全部分枝,促穩坐果。植株長勢強,有旺長趨勢難坐果的應摘除部分長勢強的頂心,并結合化控促坐果,若辣椒中后期生長茂密,要及時剪除空枝,增加通風透光度。endprint
5.5 適時化學調控 當辣椒出現瘋長不結果時,應及時進行化控,具體方法為:1hm2用10%助壯素45mL兌水187.5kg快速均勻噴霧或者用奈乙酸22.5mL兌水450kg蓋頂噴霧,雖然有傷苗現象,但可有效提高坐果率。6月下旬至7月中旬遇到連續陰雨天氣可根據長勢搶晴天噴施30~50mg/kg的水溶性辣椒防落素,也可有效保花促坐果。
5.6 病蟲害防治 越夏辣椒主要病害有疫病、青枯病、日灼病等;蟲害有蚜蟲、煙粉虱和斜紋夜蛾等。
(1)病害防治。應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疫病可用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劑6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克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青枯病可用27.12%堿式硫酸銅(銅高尚)懸浮劑500倍液防治;灰霉病用40%嘧霉胺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黑霉病用60%噁霜·錳鋅(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噴霧防治。
(2)蟲害防治??刹捎棉r業、物理與化學藥劑防治相結合。常見小型害蟲主要是煙粉虱,可用3%啶蟲脒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常見的大型害蟲主要是斜紋夜蛾,可用5.7%甲維鹽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或10%蟲螨腈懸浮劑3000倍液,或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3000倍液等,于卵至二齡幼蟲期、選傍晚或凌晨時噴霧防治[4]。為避免抗藥性,可選幾種主用藥劑輪換使用,或兩兩復配使用,同時使用黃板、性誘劑、殺蟲燈等綠色防控措施配合防治。
6 適時采收
8月上中旬進入采收期,門椒要及時采收,以免吸收養分、影響植株掛果而減產。辣椒在果實深綠、質硬有光時應及時采收,紅果市場行情高時也可采收部分紅果。冬貯保鮮的,則必須采摘青果,以延長保鮮期,霜降前應一次采收結束[5]。
參考文獻
[1]張艷玲,李洪梅,馮定超,等.加工型辣椒露地栽培技術[J].天津農林科技,2015(2):15-16.
[2]張賢江.和縣沿江地區秋延后辣椒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11):86-88.
[3]秦留紅.辣椒壯苗的培育及露地栽培技術要點[J].種業導刊,2011(4):23-23.
[4]李紹海,張太保,蔣衛杰,等.和縣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鮮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14(12):75-78.
[5]杜海濤,朱雪冰.淺談辣椒露地高產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0(19):16-16.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