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公安部公布了18種不在公安機關辦理范圍內的證明,其中諸如“個人身份證明”“違法犯罪記錄證明”“實際居住地證明”“生存與死亡證明”等等。但是這些證明又是大家經常會用到的,那么應該怎么開呢?該找誰開呢?本期欄目用相關案例來為您解答生活中經常碰到的四種證明的開具方法。
一、身份信息證明
居民身份證和戶口簿是公安機關為公民發放的法定身份證件,派出所無須再出具身份信息證明。
案例:
某天傍晚,一位中年婦女一手拿著戶口簿,一手牽著一個三歲的小男孩來到南京夫子廟派出所,要求值班民警給其開具身份證明。原來,中年婦女姓王,安徽人,獨自一人帶著小孫子到南京找打工的兒子。結果,兒子沒找到,眼看著天色漸晚,便準備找間賓館先住下。但她只帶了戶口簿沒帶身份證,跑了好幾家賓館,工作人員都告訴她沒有身份證不能人住。
民警告訴王女士,不能用戶口簿人住賓館只是因為上面沒有照片,而派出所無法開具個人身份證明,只能開具《旅客住宿登記臨時證明》。
辦法:
對于丟失或損壞身份證的,可到公安機關身份證辦證中心補辦,同時可辦理臨時身份證(兩個工作日即可領取)。公安機關在補辦身份證上沒有附加條件,因此,派出所不予出具個人身份證明。對于像王女士遇到的情況,人在外地,沒帶身份證,又無法及時補辦,在需要人住旅館時,其實只要到旅館轄區派出所核實身份,并由派出所出具《旅客住宿登記臨時證明》就可以了。
二、健在、死亡證明
確定公民健在、死亡是衛生防疫部門的責任,應由衛生防疫部門負責確定。派出所不予出具證明。
案例:
2016年6月初,75歲的楊大爺到派出所要求民警幫其開具健在證明。經了解,已經退休很久的楊大爺接到工作單位的電話,原工作單位表示這些年發展不錯,現在每季度要給退休員工發放400~1000元不等的補助。但是,原單位要求楊大爺必須出具健在證明,防止有人冒領。
民警一開始聽到楊大爺的要求真的是哭笑不得,最好的健在證明不就是人活生生站在面前么?可是楊大爺原工作單位現在在外地,單位也不可能派人每季度對退休員工一一走訪核實是否健在,非得讓楊大爺開具健在證明并郵寄到原單位。民警告訴楊大爺,現在公安部出臺了相關規定,派出所不予開具公民健在、死亡證明。
辦法:
根據公安部的規定,確定公民健在、死亡是衛生防疫部門的責任,應由衛生防疫部門負責確定。
民警在實踐中總結了多種辦理健在證明的方式。比如,買一份當天新出版的報紙和本人合影、直接通過QQ視頻核實等等。
三、實際居住地證明
派出所雖負責戶口登記,但戶口登記人的戶口登記地與實際居住地是否統一,派出所屬于不知情,因此,派出所不予出具證明。
案例:
2016年7月,南京光華路派出所前臺戶籍接待大廳來了一位薛先生,其稱自己需要貸款,但是因為身份證上登記的地址和現住址不符,需要民警開具實際居住地證明。
不過,民警告訴薛先生,派出所的戶籍部門只是負責戶口登記,對于其戶籍登記地與實際居住地是否相符無從進行實時查證。因此,派出所不予出具該類證明。
辦法:
辦理實際居住證明,可到社區(村)委會辦理,辦理時需要提供房產證、租房證明、身份證等個人資料。
四、違法犯罪記錄證明
違法犯罪記錄是屬于公安機關內部掌握情況用的。對個人不予出具證明。
案例:
最近,南京市民小方希望瑞金路派出所能夠為自己出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原來,小方在南京某公司實習,準備跟公司簽訂正式合同,但公司要求小方出具“無犯罪記錄證明”。民警告訴小方,派出所不對個人出具無犯罪記錄證明。
辦法:
根據公安部的最新規定,公安機關不對個人出具違法犯罪記錄證明,并解釋,國家行政部門與司法機關政審、調查或企事業單位重要崗位人員任用需要調查了解的,應由需要單位派人持有效證件及單位介紹信,到公安部門申請給予出具證明。
(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