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銀
母親退休后,便成了我們家的“專職保姆”——洗衣、做飯、拖地板,她還主動承擔起了帶領小孫子的重擔。每當我“責備”母親太勞累的時候,她總是會慈祥地笑著說:“做點家務活,活動活動筋骨,對身體好!再說,每天能夠逗著小孫子玩,我高興著呢!”
一天,郵遞員送來我的稿費和樣報,母親戴上老花鏡,將報紙平平整整地鋪在桌上,找到我的文章后反反復復地品讀了好幾遍,臉上滿是欣慰和喜悅:“我兒真棒!”聽完母親的話,我忽然想起:母親退休前是位語文教師,文筆極好。只是后來母親忙于家庭,便把寫作這樁愛好丟下了。
我把幫助母親學習寫作的想法和她說了,母親非常高興,但卻擔心自己學不好。我拍著胸脯打包票:“媽,您就放心寫吧,修改、潤色、投稿這些活兒我全包了!”
母親“言必信,行必果”。自從答應學習寫作后,她立刻投入到一個新的生活狀態之中:每天認認真真地閱讀我向她推薦的文章,并把學習心得與我交流;為了提高學習效果,母親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遇到好詞好句就抄寫下來。她還從一個陳舊的箱子里翻出一本多年未讀的書——《散文寫作三要素》,規定自己一天“啃”三章!有好幾次,母親突然抱起我那未滿周歲的兒子說:“孫兒,來聽奶奶給你朗讀一段美文!”
有一次,母親捧著那本《散文寫作三要素》睡著了,我慢慢走過去,輕輕地抽掉母親手中的書,想讓母親好好休息一會兒。就在我轉身剛要離開時,背后傳來了母親的聲音:“散文寫作不僅要語言優美,還要注意結構的合理性。”我回頭一看,母親居然是在說夢話呢!
為了能夠隨時進行寫作,母親讓我幫她在手機上安裝了一個文檔編輯軟件。
半個月后,母親拿著她的手機走到我面前:“兒子,這是我新寫的一篇文章,你看看怎樣?”我接過一看,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母親的文章不光語言優美,而且結構合理,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我當即表示:“此文交給我吧,保發!”母親臨走時說:“此文最好能在下個月18號前發表?!?/p>
時光飛逝,一轉眼我兒子的生日到了。妻子忙著籌備宴席、款待賓客。正當大家開懷暢飲的時候,母親氣喘吁吁地跑到我的面前,遞給我一份報紙。我拿過報紙一看,哎呀,母親寫的散文《為孫子寫一首詩》發表了!再一看報紙的日期:18號。今天不就是18號嗎?我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母親送給她孫子的生日禮物??!
我趕忙扶著母親坐下,滿滿地為她斟了一杯酒。很少喝酒的我,那天痛痛快快地陪著母親多飲了兩杯!
醉眼蒙朧中,我看著母親臉上的笑容。我暗下決心:以后,一定要幫助母親寫出更多的文章,讓她擁有一個充實而又有意義的晚年。endprint